北京青年报
“冬奥绿”铺垫美丽中国新起点
中国青年报 2022-02-25 12:38

人们关注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里一些意料之外的时刻。

1月31日,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赛场,一只野生豹猫闲庭信步,在众人注目下,穿过颁奖仪式排练现场。4天后的开幕式上,燃烧在巨型雪花中央的冬奥会火炬,是一束由清洁氢能源燃起的微火。

当然,还有北京的蓝天来给奥运赛场上的“雪舞冰飞”做幕布。

在“美丽中国”的指挥棒下,“北京冬奥会将成为‘最绿色’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评价。

在北京冬奥会上全世界看到的绿色细节说明,美丽中国的样子逐渐清晰,背后则是一场生态兴带来的文明兴。在学界,把1972年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看作是中国开启现代化环境保护的元年,至今正好50年。

冬奥细节传递中国低碳环保理念

全球“双奥之城”北京早就因奥运和绿色结下不解之缘。

2001年,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时提出“绿色奥运”理念,2008年成功举办绿色奥运盛会,2009年又转化为“绿色北京”战略并一直实施。冬奥会中,“绿色办奥”的理念更是贯穿了奥运会筹办全过程。

世界瞩目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释放了这一坚定的信号。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91名引导员将写有国家和地区名字的雪花构建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外沿是橄榄的枝叶,一捧微火被放入璀璨的雪花中央。

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空中飞人”点起熊熊燃烧的主火炬, 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鸟巢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日夜不停地为它输送动力,而冬奥会的这团微火,产生的碳排放量大概是前者的五千分之一。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传达的低碳环保的理念是如此清晰。”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此后的奥运会,如果想做一次低碳环保的实验,请参照北京冬奥会。

支撑火炬燃烧的燃料也发生改变。不再是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的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氢作为唯一燃料,保证火炬接力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而且更加环保。

这支“绿色”的火炬不仅完成冬奥历史上第一次机器人水下传递,也来到鸟巢中心,作为人类奥运精神的体现。

“北京两届奥运会都与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结下深厚‘氢’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交通处副处长吴志全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运行,我国首座车用加氢站就在那时建成,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从0到1”的示范。

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加氢站建设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完善,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从1到100”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突破。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中只排放水,被称为“终极环保车”。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为运动员及相关人员提供运输服务的212辆零排放氢燃料客车,每百公里可少排放约57.86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22升柴油的排放量。而氢气的来源,则通过光伏、风能等所产生的“绿电”制取,实现“绿电制绿氢”。

“美丽中国”梦留下绿色奥运遗产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冬奥会的灯、北京延庆赛区树木由二维码管理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北京冬奥会践行“绿色办奥”的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这让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十分欣慰。

2017年,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王金南提出,“让北京冬奥会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绿色低碳遗产”的建议。

可以看到,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及其他现有场馆和设施,所有新建场馆均采用高标准的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延庆和张家口的场馆建设以“山林场馆、绿色冬奥”为目标,采取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保护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许多低碳领域的科学研究源于冬奥的契机而启动。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含氟雪蜡性能更出色,但高温融蜡时产生的烟雾直接危害打蜡师的健康,因此,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国产雪蜡在保持良好性能下,不含氟及有害重金属。

北京冬奥会的这些绿色低碳实践,正是美丽中国亮丽底色的典范,也得益于我国几十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扎实铺垫:从早期的“三废”治理,到重点污染城市治理,到“三河三湖二区一市一海”,到污染物总量削减,环境质量改善,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美国NASA观测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约25%来自中国,生态系统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稳定,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环境的成功实践。

王金南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正在进入一个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0年,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北京冬奥会正通过低碳减排、林业碳汇和企业捐赠等方式,做一场碳中和的大实验。

过去4年多来,北京用国际公认的科学方法进行碳汇计量和实地监测,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5万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表示,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160个监测样地产生了50余万吨的碳汇量,这些碳汇将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支持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同一片蓝天下,一起向未来

就在冬奥会开幕前夕,两只豹猫分别出现在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赛场区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述金注意到,豹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并不怎么怕人,这实在太令人开心了。”

在罗述金看来,它们是隐秘的奥运观众。北京冬奥会的现场观众受到限制,而郊野赛场的野生动物邻居,在山谷一隅观望着奥运盛会。“这样人和野生动物共存的场景,又何尝不是奥运精神的一种体现呢?”

2021年10月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在北京这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包括黑鹳、褐马鸡等3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鸳鸯等9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外,记录在册的维管植物也超过2000种。

越来越多的珍稀花草和动物“安家”京城。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纪建伟表示,北京市分布的鸟类种类占中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1/3,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这些数据可以证明,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城市在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来没有掉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说,自1998年,北京大规模治理大气污染拉开序幕,20多年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能源消耗都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各项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

赫赫有名的首钢,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进行了整体搬迁,打造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和自由式滑雪项目的大跳台比赛场地,实现了从“炼钢之火”到“雪舞冰飞”的华丽蜕变。

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蓝天白云渐成常态,为冬奥会铺垫下“北京蓝”的底色。

在这片蓝天下,奥林匹克精神不只体现在赛场,也体现在那束闪烁的微火,那只豹猫安然自若的步子里。

文/张艺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科学|太魔幻了!这种车吃进去“它”,排出来的竟是纯净水?有人还直接喝了…
科普中国 2022-03-27
精彩冬奥各方好评如潮,汽车赛道北汽焕新出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5
车里的冬奥:运输行业以科技手段助力绿色冬奥、安全冬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6
氢能助力绿色冬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5
氢能:北京冬奥的“能源野心”?
凤凰汽车 2022-02-12
外媒点赞北京冬奥低碳举措
科技日报 2022-02-07
北京冬奥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 揭秘“火炬”和“绿氢”背后的“高科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7
全球首次大规模投入!当超1000辆氢能汽车在冬奥村穿梭时,氢能社会还有多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2-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