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八旬“土”画家奉上“土”画展 “湘情·乡韵——傅真忻绘画艺术展”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0 18:31

2022年2月20日至3月2日,京城还沉浸在虎年新春和冬奥盛会的欢庆氛围中,一个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静静登场。没有热闹的开幕式,没有热烈的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一层6号展厅,观众能够感受到的却是一位年近八旬、长年扎根湖南民间基层的“土”画家对艺术的执着与赤诚。这是傅真忻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湘情·乡韵——傅真忻绘画艺术展”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2月19日下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以及中国美术馆领导专家一行来到即将开展的“湘情•乡韵——傅真忻绘画艺术展”现场,看望老艺术家傅真忻,参观展览中的作品。吴为山馆长与傅真忻亲切交谈,并邀请他合影留念。吴为山馆长称赞傅真忻先生多年扎根基层,很不容易,可以说是“从民间来,到民间去,艺术为人民服务”。

傅真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滩头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原顾问、湖南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北京湘乡企业商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顾问。作品入选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美展和等十一届亚运会美展。曾获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美展金奖并选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全国展、第三届全国藏书票展金奖、全国“鲁迅版画奖”、1993年荷兰首届国际版画双年展大奖。代表作《打泥坨》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此次画展以“湘情·乡韵”为主题,将展出傅真忻吸收湖南滩头年画、湘楚艺术精华,反映湖湘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具有浓郁民族民间艺术个性的绘画精品50余幅,以及相关创作工具、文献资料等。傅真忻的恩师、著名版画家、西安美术学院90高龄的老教授李习勤先生欣然为展览题写展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代大权担任展览学术主持。

1943年,傅真忻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后在邵阳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和美术创作工作。“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雪峰山隆回的花瑶山寨劳动,接受再教育。自此,他与湖南乡土民间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深受滩头木版年画感染,数十年来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八十年代以后,他有幸被选拔到湖南师范大学和西安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师从著名画家李习勤、刘文西教授,艺术创作开始进入新的境界。他探索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创新性的融合与转换,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鲜明的艺术语言和创作风格。

傅真忻对湖湘文化特别是滩头民间木版年画、花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情有独钟。其作品融民族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造型意识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版画与重彩,追求色调艳丽热辣,形象稚拙朴实,既赋予新时代的生活情趣,又赋予泥土气息和民族民间美术纯真质朴的韵味,广受业内和大众所喜爱。在他的作品中,浓郁质朴的乡情乡风扑面而来,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激荡人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曾撰文评价道:“我是很欣赏他的版画和工笔重彩的。这些作品艺术语言独特,有来自民间艺术的纯朴、稚拙与诙谐幽默,表现的感情健康、明朗,艺术品味和格调高。傅真忻除了从民间艺术中发掘传统题材赋予新的表现内容外,还在不断开掘新题材,表现新的沸腾的生活。他的创作路子愈来愈宽,艺术语言也愈来愈丰富。”王鲁湘、代大权等业界专家也对其艺术创作高度赞赏。

傅真忻表示:“我生而有幸,滋养于博大厚重的湖湘文化,结缘于隆回滩头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秀美山水,成了我的生命之根;这里的传统版画,成了我的艺术之魂;这里勤劳质朴的人民,成了我创作生涯的源头活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在这里扎根,纵情丹青,呕心沥血,执着于民间绘画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版画和工笔重彩画画风,为发扬光大湖湘文化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晚年定居北京,颐养天年之余,仍然创作不辍,也时常回乡采风写生,汲取艺术灵感。此次有幸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个人多年来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希望能为首都嘉节增添年味,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略尽绵力,为新时代新风貌添色添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岩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夏湘平书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4-06-16
看展 | 匈牙利抽象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京城再吹长安风 “黄河新篇 来自长安”美术作品晋京展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7
著名画家孙宗慰绘画展亮相央美美术馆,他为中国绘画留下一缕馨香
北京日报 2023-03-02
任梦龙绘画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