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冰丝带”冬奥会完美收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0 17:22

2月19日下午,随着速度滑冰男子、女子集体出发决赛的结束,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的全部服务保障工作,交出完美答卷。在12个比赛日中,速滑运动健儿在“冰丝带”不断刷新纪录、屡创佳绩,“最快的冰”实至名归。作为国家速滑馆的业主单位,6年来,北京国资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圆满完成国家速滑馆的场馆建设和赛时服务保障任务,谱写了“双奥之城”的“双奥国企”新篇章。

国企担当 “中国方案”成就最美“冰丝带”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进行了14个小项的比赛,共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66名运动员参赛,13次刷新奥运会纪录,其中1次打破世界纪录。至此,北京冬奥会追平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产生10项奥运会纪录),并列成为史上诞生速度滑冰奥运会纪录最多的一届冬奥会。

作为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速滑运动。22条盘旋飞舞的“丝带”,宛若速滑运动员高速滑行时冰刀留下的痕迹。中外运动员对“冰丝带”的场馆设计和冰面质量赞不绝口。意大利选手和随队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场馆非常漂亮、很震撼。荷兰速度滑冰运动员伍斯特表示:“这里绝对是世界上最美的场馆之一”。男子速度滑冰500米冠军高亭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冰丝带’的冰非常好,不破纪录都拿不了冠军。”在本届冬奥会中打破女子速度滑冰3000米和5000米奥运纪录、并获得女子集体出发决赛冠军的荷兰选手伊蕾妮·斯豪滕则用“完美”一词来评价“冰丝带”的冰面。

早在2015年11月,北京国资公司就主动请缨承担国家速滑馆的规划建设工作。在整个规划建设阶段,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北京国资公司聚合各方力量,成立了国家速滑馆公司,在项目规划、施工设计、科技亮点、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0年底完工,仅用三年时间,就将“冰丝带”从概念效果图打造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北京国资公司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利用2008年北京夏奥会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射箭场的“土地遗产”,为世界贡献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近1.2万平方米世界最大采用二氧化碳制冰的速度滑冰场馆,在绿色、环保、可持续方面为奥运会树立了新标杆。

专业高效 赛时服务保障安全平稳

为做好“冰丝带”场馆建设和赛时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国资公司牢牢把握“如期顺利举办即成功”的目标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建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岳鹏担任组长的冬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包括国家速滑馆工作组在内的专项工作组,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武晓南兼任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北京国资公司还从全集团抽调人员充实到场馆运行团队各业务领域中,确保提供高水平赛时服务保障。

供图/北京国资公司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在北京冬奥组委的支持指导和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统筹抓好竞赛组织、防疫安全、服务保障、媒体宣传等工作,圆满实现了冬奥会赛事的安全顺利和场馆运行的平稳有序。团队每日对场馆设施进行巡检排查,完善供电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天气变化,做好扫雪铲冰工作。在竞赛组织方面,团队加强与国际单项组织的对接,积极听取国际滑联对于竞赛组织的意见与建议;与中外制冰团队配合默契,共同完成制冰工作;配合OBS做好转播工作,解决设施、电力、技术、线缆路由等问题,提供稳定的5G网络连接,搭建8K转播平台,实现5G+4K/8K超高清视频直播;中外体育展示团队共同开展了冰面投影系统、特种灯光等创新尝试,营造出更炫更酷的赛场氛围。防疫安全方面,团队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场馆层面的防疫责任和监督机制,坚决落实各方责任,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须严管、人员不跨区”。此外,团队各业务领域通力协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服务,全力做好食品供应、交通组织、住宿服务、场馆基础设施保障等各方面工作,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共享成果 赛后打造中国冰雪亮丽名片

自北京冬奥会速滑比赛开赛以来,众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为“冰丝带”点赞,期待赛后能够到场馆亲身体验。实际上,在国家速滑馆设计建造之初,北京国资公司就统筹考虑了场馆赛后利用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落到实处。场馆内,国家速滑馆约1.2万平米的内场可以全部制冰覆盖,冰面采用分区制冷方式,做到对每一块冰面单独控温,整个场馆可实现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各类群众性冰上运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在“冰丝带”园区,将形成“一湖一场一赛道”的冬奥文化集群,同样可用于举办国际冬季运动赛事和群众冰雪运动。北京冬奥会后,“冰丝带”将打造成为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这也是北京国资公司继形成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反复利用、持久利用、综合利用”的“中国经验”之后,对奥运场馆可持续运营的又一次深化实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冰丝带+”让冬奥红利惠及更多人
新华社 2024-09-14
冬奥这两年| “冰丝带”不止在冰上做文章
新华社 2024-02-04
2022-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青年锦标赛在“冰丝带”正式开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5
北京冬奥会一周年·场馆 | “冰丝带”:成为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纽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5
视点|“冰丝带”正式对外开放 “最快的冰”等你来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9
“冰丝带”开放首日吸引众多市民体验“最快的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9
“冰丝带”为何被称为“最快的冰” 总设计师解密:背后其实还有几大“最”
新华社 2022-02-25
“冰丝带”竖起新地标
经济日报 2022-0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