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苏翊鸣与李娜同属一家经纪公司,CEO呼吁重视体育IP
第一财经 2022-02-16 22:02

三金一银一铜,这是全球最大体育娱乐公司Endeavor签约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的斩获,三块金牌分别来自17岁新秀苏翊鸣、日本单板滑手平野步梦和美国花滑选手陈巍,巧合的是,他们都是亚洲选手或亚裔选手。

随着签约运动员在冬奥周期热度提升,“操盘手”Endeavor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根据Endeavor中国子公司Endeavor巍美的公开资料,其旗下共有15位/组签约运动员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各项赛事竞逐,包括三届老将汤米·福特、美国花滑双人滑一号种子选手亚历克萨·尼克姆/布兰登·弗莱泽等。

事实上,这家公司的前身、以代理顶尖运动员著称的体育经纪公司IMG,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便进入中国市场,是第一个在中国进行体育推广的国外公司,也是中超、CBA等职业联赛的运营顾问。“1979年,拳王阿里首次访问中国,是IMG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次操作。”1996年《新体育》杂志的一篇专访中这样提到。

而当运动员想要谋求职业化、商业化发展时,这家体育经纪公司也能提供一套成熟的转型机制,迄今已帮助李娜、冯珊珊等中国顶级运动员走向国际赛场,它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中的重要推手和商业力量。现在,这份签约名单上开始出现亚洲首位UFC(终极格斗冠军赛)女子世界冠军张伟丽等小众赛事选手。

IMG学院

1978年,美国福罗里达州建起了一座占地3000多亩的IMG学院(IMG Academy),从最初的网球教学逐渐拓展至8项体育专业,涵盖高尔夫、橄榄球、棒球、足球等,培养出了多位纵横国际体坛的顶尖运动员,如网球名将阿加西、莎拉波娃、大坂直美等。

现在,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开始进入这所“冠军摇篮”,目前有近20个中国学生在此就读、训练。Endeavor巍美CEO黄海晨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如果IMG学院的25%生源来自中国,那它同样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而不是一定要到中国来拿地盖学校。”

目前在IMG学院训练的网球少年商竣程,是前国脚商毅之子

进入千禧年,这家体育界的“隐形巨鳄”将触手伸向赛事运营,拿下ATP 1000大师赛、WTA皇冠赛的马德里和迈阿密两站、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世锦赛-汇丰冠军赛、别克LPGA等赛事运营权。在进行多项收购扩大资产规模之后,去年4月底,由IMG、WME、UFC合并而来的Endeavor在纽交所上市,截至2月16日,其市值约为220亿美元。

去年6月履新的黄海晨曾是兴格传媒联合创始人,参与过众多娱乐领域投资并购项目。在谈到什么样的运动员值得“投资”时,这位新掌门总结:“职业运动员的成绩是一切商业运作的前提,而成绩是很难(靠商业)运作出来的。”

Endeavor巍美CEO黄海晨

对话黄海晨:体育也好娱乐也好,最终有长期效应的是IP

第一财经:你们曾帮助李娜、庞清、佟健等运动员走上更大的全球舞台,职业化和商业化更早的国外体育产业,给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黄海晨:运动员的商业化,我觉得国内已经非常发达了。尤其是中国电商渠道的高速发展,使得品牌主在选择营销方式、代言人、代理方式的时候,其实比国外品牌更跳跃式发展、更内卷,也可以说更先进。

从经纪公司的角度,运动员和品牌方互相促进的作用主要是两点。拿苏翊鸣举例,当他成绩开始进步时,经纪团队会帮助他寻找合适的商业合作,这段时间我们需要使比较大的劲去推动。但是当他实现了中国男子单板滑雪的突破时,又会变成大量的品牌找上门来,这时我们需要立刻站在运动员的角度去考虑他的长期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意愿,也就是怎样保护好这个运动员IP。

在这一过程中,外部品牌的推动力在中国市场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商业化问题。经纪公司起到的的作用是帮助运动员和产业去做对接——一开始是帮助运动员,后来是保护运动员。因为没有一个职业运动员火了,是因为他上了一档综艺节目,永远只会因为他又为国家得到了哪个荣誉,对哪个新兴的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没有刘翔,不会有人如此关注110米跨栏;没有姚明,篮球在中国不会那么热;没有李娜,网球运动在国内不会发展得那么好;如今,没有苏翊鸣,中国的单板滑雪不见得有这种关注度。在中国市场,只要我们能够将运动员价值推行下去,是不需要考虑太多商业上的问题的,反而是要考虑如何保护好运动员IP。

第一财经:同为00后运动员,苏翊鸣的商业价值会不会像谷爱凌一样急速增长?

黄海晨:苏翊鸣的商业价值现在已经非常大了,我们也会选择一些优秀的品牌跟他进行单体量、商业价值比较大的合作。职业运动员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常人不能想象的,他们完全值得这些。

苏翊鸣的商业价值一定会呈几何量级的增长,但像我们这样的机构也在讨论如何帮助他更好地长远发展,让他成为中国单板滑雪的代名词。商业价值真的仅仅代表一部分意义,怎样通过职业化的培养、青少年的教育,让品牌方、主管机构重视、推动发展这项运动,这些都很重要。

如果因为冬奥,有200个品牌关注到了冬季项目,就意味着四五年后可能有20个品牌留了下来,最终中国会有10个优秀的品牌长期关注冰雪运动,比起5年前这个数字可能是0,我觉得这就够了。

体育也好,娱乐也好,最终有商业化价值、有长期效应的是IP。人是IP,赛事也是IP。但是回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目前大家太重视量级,而不是很重视IP。

第一财经:美国体育产业的GDP占比在3.5%-4%之间,而中国这一数字在1.7%-1.8%之间,如何填平这部分差距?

黄海晨: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口多,体育参与的人口多了以后,自然会有优秀的运动员出来,自然会有顶尖的运动员出来,这一定有百分比概率。

体育产业GDP占比或者说商业价值的构成,我不觉得是当下需要去过度关注的,反而应该关注的是整个体育产业、体育培训、青少年培养、职业赛事、职业运动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对接等面向。怎样把人送出去再把他们带回来,怎样帮助已经成功的选手延长运动寿命,这些是最根本的话题。

谈到中国的体育产业如何迎头赶上,中国现在已经出台了不少宏观政策,从“双减”到全民健身,再到冬季运动的爆发。目前有大量体制内的运动员去海外培训,这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方向。再过10年到20年,我们整个体育产业的金字塔底一定会扩得很大。等到今天七八岁学高尔夫的孩子到了十七八岁,那时候会出现更多的冯珊珊,会出现下一个甚至下面10个、20个苏翊鸣,到那时我们的商业价值总体量自然会变得很大。

这当中需要体制和机制去推动的,一是青少年培育体系,接着是各个垂类赛事的制度,然后才是顶级赛事的商业化,我觉得这三点是最重要的。像苏翊鸣的成功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家人、经纪团队和山西省体育局的支持。

哪些联赛会起来,哪些联赛会兴衰更替,一定会有,但我看到的是下沉的机遇。在保护青少年的同时,北美地区大学生联赛的商业价值已经是井喷式发展,我们这远没有开始。

大学生再往下,中学生的联赛、业余的联赛,甚至是区域性的联赛,都应该搞起来。这些是主管机构、商业机构可以联合去探讨的。把这些东西搭起来,最起码需要5到10年,10到20年也很正常。但放眼看20年后,我相信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本文图片由Endeavor巍美提供)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郑钦文将成最有商业价值体育明星?已手握近四千万代言,今年收入破亿?
澎湃新闻 2024-08-05
追光 | 苏翊鸣:正视光环 剑指米兰
新华社 2024-02-25
人物|苏翊鸣,还是那个热爱单板滑雪的少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中国青年报 2024-02-20
冬奥这两年 | 苏翊鸣:翻开人生新篇章 赛场夺冠并非唯一目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4
关注 | 苏翊鸣重回北京冬奥夺金福地 本周末再战首钢滑雪大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冬奥冠军苏翊鸣即将再战首钢大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聚焦 | 苏翊鸣清华大学报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