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导演乔梁:老不可怕,看五位“老闺蜜”演戏真享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4 18:39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乔梁以《塬上》获得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奖。颁奖典礼当天,恰逢乔梁导演母亲的生日,乔梁领奖时将这个奖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母亲,“我作为她的儿子感觉很自豪。”

如今,由乔梁执导,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老闺蜜》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几位戏骨的生动演绎,受到观众好评。而在这部剧中,同样延续了乔梁对母亲的爱,乔梁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弟弟看了第一集就对妈妈说:“这五个人里面都有你的影子”。乔梁表示,创造一个作品时候,肯定会从身边人中间去汲取一些东西,“这五个人里确实都有我妈妈的影子。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走上影视这条路,跟我妈有特别重要的关系,她非常支持我。”

微信图片_202202141831221.jpg

老不可怕,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好

乔梁曾执导电视剧《娘要嫁人》《新上门女婿》《爱了散了》《古城谍影》《第五个空弹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新版)等,以及电影《塬上》《前妻》《小情书》《我自己的德意志》《基隆》《贞贞》《梅雨季节》等,其中多部作品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他的作品基本都是现实题材。谈及为何偏爱拍摄现实题材,乔梁说:“因为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每天生活在沸腾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故事了,都拍不完。因为你每天都在这个里面感受着,会有很多触动你的东西。所以就更喜欢拍现代的东西,现实的东西。”

谈及拍摄《老闺蜜》的初衷,乔梁表示,自己发现这几年,人们特别害怕老,“过三十就很焦虑,‘不行了,我老了’。”分析其原因,乔梁认为一个是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另外一个就是人们们崇尚年轻,崇尚青春,“商品都是主打年轻人的,影视作品也是拍年轻人喜欢的题材,要求越来越时尚。甚至有一些东西,已经完全不管现实了,比如说古装片里,太后都是三十多岁的演员演的。很多CEO是二三十岁,我觉得除非是家族企业,这样年轻就当上CEO的并不普遍,生活中这样年轻的大佬很少,可是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这么年轻的。”

乔梁认为,这些都加重了人们害怕变老的焦虑,而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又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所以我就特别想拍一个这样题材的作品,结果有这么一个契机就拍了《老闺蜜》。”

乔梁表示,《老闺蜜》中,时尚美丽的摩登老太艾琳(潘虹 饰)、活力四射的急诊科退休医师刘大夫(许娣 饰)、和蔼可亲的独居老人梅姨(王馥荔 饰)、随时少女心萌动的老太宋老师(宋晓英 饰)和豪爽又强势的家庭主妇红姐(吴冕 饰)这五人,也分别代表着老年社会中不同的问题。“像梅姨代表着失独老人,艾琳是要强的老人,但是面对衰老和病痛,不再美丽,宋老师是老少女,永远拒绝长大,不认老不服老,什么时髦追什么。刘大夫是身体健康、经验丰富,但是到55岁就退休了,精力没处使。虹姐是最典型的我们的妈妈的代表,家里什么事都管,最后鸡飞蛋打,什么都没搞明白。她们的问题后面,又会映射到医疗问题,拆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等,最重要的是一个抱团养老的问题。”

生活虽不易,问题虽很多,《老闺蜜》却并不悲情,乔梁说他就是想告诉大家,“老不可怕,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好。我们要去学会享受,而不是因为焦虑错过了这个年龄段该享受的,也希望年轻观众看到这部剧感觉到原来老不可怕,希望老了自己也过这样的生活。我最近也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有这样反映的我就很高兴。”

也因此,乔梁说要拍的是青春版的老年题材,“所以在节奏上很明快,有轻喜剧风格。我们的色彩是明亮的,节奏是明快的,都是带有点幽默感的生活的片段。”

微信图片_202202141831222.jpg

看五位“老闺蜜”的演戏真是享受

《老闺密》集合了王馥荔、潘虹、宋晓英、许娣、吴冕五位戏骨,为作品增色不少,导演乔梁更是感谢几人的付出。“她们年龄毕竟都大了,但每一个人的重场戏都能拿下,特别了不起。因为每个人的重场,基本上都是一天十几场戏,一共连着拍十几天。对于她们来说,在体力上精力上都是巨大挑战。这几个老师都拿下来,是特别不容易的。”

五人的艺术素养,更是让乔梁深深佩服:“王馥荔老师腰不好,开始我都不知道。后来知道是因为她在现场撑不住了,站在那里往后倒,她一直坚持,包括她提出了体验生活。潘虹老师睡眠不是很好,睡不着就看剧本,把剧本放在床边上,醒了就看,看了再睡,睡了再看,再醒了再看,就这样的一个状态。许娣老师给自己设计一些爬高翻墙的动作,我还担心着呢,她自己就上了。宋晓英老师从来没有塑造过老少女这样的角色,她说‘我原来都是演革命者的,我怎么就演了这么个角色’。其实对她们来说,这部剧都有很大的改变。吴冕老师现场说错几遍词,就觉得对不起大家,就很难过。都是这样的一些艺术家,让我历历在目。”

对于乔梁来说,拍《老闺蜜》最大的挑战就是群戏多,“很多很多的戏,都是五个人一起的群戏。这种群戏的处理,在节奏的把握上,在调度上,都挺要导演吃劲的。现场我还开玩笑说哪怕今儿少一个呢,四个人的戏我都会舒服一点。这个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而说起最难忘的一场戏,乔梁回忆说是最后一场,“潘虹跟四个人告别的时候那场戏,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对,她们真的是飙戏,看她们的戏那么好,你很享受。”

微信图片_20220214183122.jpg

相比于电影 ,电视剧剪辑的节奏要更加明快

有观众评价说乔梁的电视剧中,也能看到很鲜明的电影拍摄手法和高级指导,风格比较独特。对此,乔梁表示,影视作品都是用视听语言来讲故事,这点并无区别。甚至,拍电视剧需要更用心。“因为电视剧不像电影,电影毕竟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体量。电视剧一拍要拍四十多集的话,它要靠你的一种韧性,把每一场戏都拍好,这个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我真的是热爱这个职业,所以我也很努力地让每个画面都很丰满。”

至于说二者的分别,乔梁认为主要要体现在节奏上,电视剧剪辑的节奏要更加明快,“因为画面上呈现出的信息不像电影那么大,另外由于它是小银幕,所以应该以中近景为主,不像电影有很多大的全景。比如说我以前看《指环王》,原来看DVD的时候,觉得这个片子节奏好慢,但等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棒,怎么会这样?后来我明白了,就是你在电视上看的时候,很多细节你看不到,你就觉得不对劲。走过来了,那就可以切了。为什么还不切呢?你觉得好无聊。但是你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你会看到部队,大象,象鼻子,还有闪光的刺刀,你还没看完呢,你觉得还不过瘾呢,就结束了。所以说其实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你看不到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不过瘾。后来,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在自己拍的时候,电影的节奏和电视剧的节奏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有意识的。”

而说起拍电影和拍电视剧,哪个挑战性更大,乔梁坦承各有各的难处,就像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样。“写长篇和写短篇要的那个劲儿不一样,有的人是两个都行,有的人是只能顾一头,我还比较庆幸的是我两边都还好。我知道电视剧更看重的是长篇结构的东西,你要在一个四十集左右的体量之间,找到他的起承转合的高潮点,同时你还要在每一集中间找到这个高潮点。大事件中间的起承转合,每一个人物都要把握,其实是很累的。电影因为篇幅不长,所以你要言简意赅,你不能有废话。比如说,电视剧里,这个屋子里面,可能有50场戏,你的调度上势必会重复,但是电影里,可能这个屋子里只有5场戏,那就要求这5场戏,除非我故意地要求有有一种重复的味道。除此之外,你必须要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它是有不同的劲儿。”

微信图片_20220214183129.jpg

作为老师,也很有压力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乔梁是国内典型的“学院派”。谈及学院派导演的特点和优势,乔梁认为一个好处就是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会不得不逼着你去回顾自己的创作和总结自己的创作。同时从学生那里,也会获得很多的营养,新鲜的血液,“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你也去不断地接触到更新更好的国际上的一些新观念,新的创作方法,因为毕竟在学校里,跟国际上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多。另外,学生看的新片你都没看过,那怎么去讲?所以也很有压力,你得不断地往前进步。作为一个老师,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你的戏也不能太差,这是实话实说。真的也得有一定的压力,这些都会鞭策自己往前走。”

乔梁被称为“文人导演”,与他从中文系到导演系密不可分,乔梁说自己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生,是有文学思维的人,转到有影像思维,要特别感谢电影学院老师对他的“鞭挞”,“我记得我第一次做肖像作业的时候,三次被退回来,老师也不告诉你原因,就是你自己琢磨,后来老师看我实在是不明白了,他说你所有写在纸上的东西,都是我能拍出来的,饱经风霜怎么拍?你要想拍的话,你要写‘他脸上有深深的皱纹’就可以。我一下就明白过来,就是说我要用影像来讲故事,而不是文字。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去脱胎换骨,扒一层皮是很难受的,但是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是学习过程中最受益的地方。”

乔梁说自己1998年刚毕业的时候,有幸做了谢飞老师的执行导演,“从看小说到写剧本,一直到拍完,整个过程中,我跟谢飞老师学了一部戏,点点滴滴的都学过。我现在的很多工作方式很多都是谢飞老师教我的,是非常专业的过去老电影的拍摄方式,非常有效。郑中天老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的片子他都看,一两句话就点醒我,包括我们系的好多老师,像思图老师、侯克明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所以我做老师了,把我的这些经验和教训,也传给我的学生们。我看到他们能够得奖,看到他们最后能成才,很愉快,这个愉快和自己得奖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传承,我觉得电影就是这样一代代往下走。”

入行20多年,乔梁依旧热爱导演这个职业 ,而享受生活享受当下,才有更好的创作的灵感,“生活其实每一刻都是很精彩的,不要因为去叹息自己的青春易逝,而错过了今天的美好。无论是生老病死也好,爱恨别离也好,只要我们能够去用一个平常心去看它的话,其实都会无比美好。就像我们看电视剧一样,当你跳出来,置身度外地看剧中的悲喜的时候,你会从中间获得一种享受。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我们既是演员又是一观众,只要你用一种观众的心态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很精彩。”

谈及新作, 乔梁透露刚刚完成一部文艺电影《追月》,讲述一位母亲的故事,“至少我看过的电影当中,还没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母亲,大多数母亲都含辛茹苦,为了家庭操碎了心,这个母亲完全不一样,非常独特,是何赛飞老师演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专栏|大哥 天堂有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4
专栏|大哥天堂有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4
《追月》3月8日上映 何赛飞:做演员 虽然辛苦但是幸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人物|电影《追月》3月8日上映 导演乔梁:《追月》有我的童年情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6
乔梁:《追月》何赛飞拿影后,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2
北影节I 评委关锦鹏:跟年轻导演合作,多给他们鼓励提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5
《大山的女儿》导演雷献禾:主旋律剧创作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真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2
电影人追忆黄蜀芹导演:她是我心中女性的榜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