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冬奥会给“年”加点“味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2 07:25

这几年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是一方面做着“年俗”中的那些规定动作——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接财神、发红包,另一方面却也会用怀旧的口吻品评着,似乎总感觉年味儿有些淡了。细细想来,并不是年味儿真的淡了,而是人们过年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出了另一种味道的年。

以前过年家家都认真置办年货,腊月里主妇们要“忙年”,要准备丰富充足的鸡鸭鱼肉年糕饽饽等食物,好在正月里亲朋好友迎来送往之时用以待客。这些在以往我们过年时曾经特别看重的情节,如今已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与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所以才会让我们有了年味儿变淡了的感觉。

比如说过年穿新衣服这事,现在大多数人已根本无法想象以前为什么会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那种生活。正月里需要待客时,人们也大多会在饭店里解决,主妇们为客人置办酒席的机会已大为减少,女性从厨房里或餐厅里的解放那是实实在在的。至于说到扭秧歌踩高跷闹红火这些娱乐项目,人们也早已不再有以往的热情,一方面是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所谓的空心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即便是返乡过年,在短短的春节假期里也不大可能拉起一支秧歌队来进行排练;另一方面是如今人们的娱乐活动早已变得多样化了,一部手机在手可以刷剧听音乐,可以通过快手、抖音看段子听相声,可以在网上打扑克玩游戏,那些个性化的唯美的画面场景,可以轻轻松松地消耗掉人们大把的时间。还有那以往需要“在场”拜年的“程序”,也已为网络上的祝福所取代,那种“天涯咫尺”的即时问候,既省却了舟车劳顿,又传递了彼此的情意,真切而又少隔膜,也是过年的另一种样式呢。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传统模式,已为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心理所取代,在春节期间出境游或国内游等也成了一种不错的过节形式。只不过这两年受制于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的影响,出境游已暂时没了可能,国内游则因为疫情暴发点的不确定性而降低了人们出行的欲望,为了防疫而由政府倡导的“就地过年”以避免病毒的传播,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在缺少了旅游这一选项后,对于许多人来说,年味儿似乎是越发的淡了。

不过,年味儿确乎是不拘于一种“味道”的,人们总能在不同的年景中,调制出不一样的年味儿,比如,今年这个虎年的春节,我们就因着冬奥会的举办而过得有滋有味。

从八十年代开始,每年的除夕夜,一家人聚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似乎已成为了一项新“民俗”,伴随着歌舞相声小品的“守岁”,也成了过年的规定动作之一。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期间,人们又增加了一次“不约而同”收看电视的机会,那就是观看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开幕式上,“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创意给人们带来唯美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其节目设计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表达,也为深受新冠病毒荼毒影响而构筑壁垒的各国人民带来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所重点突出的“展现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和向往”“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宗旨”“展现一起向未来的愿景和期待”三个主题,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声。

北京冬奥会还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可爱的叫作“冰墩墩”的吉祥物。当经过顽强拼搏、绝地反击终获亚洲杯冠军的女足载誉归来时,水庆霞教练与队员们希望每人得到一个冰墩墩的愿望,更是将这个可爱的墩墩推到了人们的面前,拥有一个“冰墩墩”也成了许多人新年里的迫切愿望。

不仅冬奥会开幕式与吉祥物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相继展开的冬奥会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大多数人对于许多冬奥会项目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冰雪项目的参与,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但当我们看着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尤其是那些属于挑战人类极限、充满了刺激与风险的项目,虽然知道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不可能有尝试的机会,但我们却仍不乏一双欣赏与赞美的眼睛,忍不住要为运动员们喝彩。在欣赏运动员的精彩比赛时,如果还能听到王濛那犹如段子手般的解说,我们的欢乐又会扩大许多倍。

其实,对于过年,我们没有必要执着于年味儿的浓与淡,因为“年年岁岁年相似,岁岁年年味儿不同”,每一年有每一年的年味儿,比如今年,就因为有了冬奥会这一“佐料”使得今年的年味儿有了别样的芬芳。浓也好,淡也罢,年味儿都是由我们每个人调制出来的,只要我们用了心,那就一定是浓淡总相宜的。

文/马建红(法学博士)

漫画/陈彬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