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科普|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蒙?——或许可以从刘勃新作中寻找答案
文景 2022-02-08 09:00

“蒙学”,是指中国古代给儿童启蒙的学问,大致近似于今天的低幼教育。蒙学教材,体现着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观念,自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古代童蒙书,文史作者刘勃的态度显得不温不火,冷静理性,却又暗含着抹不去的“理解之同情”。他认为,这类书“不属于非看不可的书,但也不妨看看”。

刘勃列举的“不妨看看”的理由有四。一是蒙学书往往和小孩子的识字教育有关,既然中国人使用的仍然是汉字,有些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古今变化不大——而且应该承认,古人的学习效率可称非常之高;二是有的蒙学书,是跟小孩子讲解人的姓氏,朝代的更迭,还有名物知识之类,这些基础知识有的今天仍然会用到,有些虽然过时,但也不妨了解一下,颇具趣味;三是诗歌类,收录一些适合儿童背诵的浅易古诗,而传统的诗文很多无疑是写得极美的;第四类是讲授做人的道理的,这是蒙学书中争议最大的一类,从古至今,社会发生了质变,对待儿童的态度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披沙拣金,也不能说和今天全无相通之处。刘勃又指出,往更大的层面说,了解传统蒙学,一重更务实的意义,就是避免“一惊一乍”。有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糟糕透了,是中国近现代以来落后的根源,旧书统统应该烧掉。在刘勃看来,太大的锅,文化背不起。了解一下古代的情境,自然也就可以明白很多文化观念产生的因缘。刘勃文字中一贯的不矫情但充满人情味儿的腔调,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写作《知道几句三字经》这本小书,缘起其实十分简单。刘勃称自己是个“孩奴”,女儿小时候,幼儿园曾要求背《三字经》,小学里又讲过《声律启蒙》,刘勃陪女儿一起读,零碎的想法也有一些,在朋友的建议下,觉得真可以好好系统地捋一捋古代蒙学教材,成果便集结为《知道几句三字经》。这本书上篇讲解《三字经》,刘勃的朋友、编辑萧桓负责对全文进行详细注释,力求准确可靠,刘勃则分段撰写“解说与引申”,“掰扯”背后林林总总的文化观念,一吐为快;下篇笼统概括为“蒙书杂谈”,其实是把《百家姓》《千字文》《急就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弟子规》 这些最常见的蒙学书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从头到尾详细地梳理了一遍。对于广大家长而言,《知道几句三字经》可视为一本极为实用的指南,回答的是“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蒙”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其他一般读者而言,这本小书其实可以看作刘勃在《失败者的春秋》《司马迁的记忆之野》《战国歧途》等历史作品之外阐释自身历史观、传统观的作品,只不过,载体从中国古代历史转变为了蒙学教材,显得更为新奇与独特。

知道几句三字经 立体书影 .jpg

知道几句三字经

刘勃的文风一向诙谐幽默,读来仿佛文字版“脱口秀”,与此同时他精读史籍,擅长比勘,段子手的气质下却隐藏着一颗严谨考据的心。例如,《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二句,我们都知道是讲孟子幼年丧父,模范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十分操心,到处更换居所的故事。而刘勃对此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孟子》原书中“乐正子入见”一条的解读,刘勃指出,孟子父亲去世确实在孟子母亲之前,但孟父去世时,孟子已是“士”,孟子父母的丧仪都由孟子操办,也就是说,其时孟子早已成年。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长时间以来人们并不予以理会,刘勃调侃,“大家都太热爱一个寡妇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成才的故事了”。再比如,《三字经》中“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这四句是讲我国的“五岳”。刘勃详细地考证了五岳的归属问题。南岳到底是哪座山,汉朝时不同的书说法已有不同,《尔雅》甚至保存了两种说法,可以是长江以南的衡山,也就是今天的衡山;也可以是霍山,即安徽潜山市的天柱山。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岳霍山的说法是占上风的。魏晋以来南北分裂,南方的政权把霍山当作南岳,祭祀都到霍山举办。随着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有利于北方,待隋文帝统一之后,以湖南衡山为南岳,而把霍山由“岳”贬为名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山名变迁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一段时期内政治重心的变化。刘勃的考证详实却无涉繁琐,读来令人津津有味。

常见童蒙书大盘点

市面上铺天盖地的童蒙书该如何择选,许多家长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检索当当网,《增广贤文》《弟子规》之类的“国学书”比比皆是,版本众多,可见市场相当庞大。对于这两本书,刘勃的意见非常明确。首先,《增广贤文》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中下层生存经验的总结。书中甚少谈及“忠”“孝”,但却经常谈“钱”,倾诉没钱的痛切,宣扬钱的魔力,例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等。此外书中宣扬最多的,便是人心的不可靠,例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总结来说,《增广贤文》称不上是“大毒草”,但确实是童蒙书里的一大“奇葩”,集结的是陌生人社会中颇为油腻的生存智慧。

就《弟子规》而言,刘勃指出,从任何角度看,它都不是“传统文化经典”,即使作为一部蒙学书,它的地位也相当尴尬。此书通篇所讲的,都是各类规矩,没有什么其他知识性的内容,毫无《三字经》“广见闻”的功能;从上规矩的角度而言,它通篇只讲服从,不讲追求,丝毫不懂儿童心理,显得过于僵化。那么,由此看来,这本书肯定是不能拿来给孩子启蒙的。

在《增广贤文》《弟子规》之外,刘勃对其他常见的蒙学书,例如《三字经》《千字文》《急就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之类的各书的来龙去脉、产生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的利弊得失,皆有全面、独到的分析与解读。全书最后还有两篇附录,分析了古代蒙学的发展,以及与蒙学关系巨大的科举考试的变迁。我们今天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启蒙?或许可以从刘勃的这本小书中寻找答案。从知道几句三字经开始,步入古代文史知识与文化观念的大千世界。

来源:文景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北大所藏汉简《仓颉篇》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出名
历史学堂君 2024-09-26
人物|继识一与箴仪女学的残碑记忆:完碑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9
人物|继识一与箴仪女学的残碑记忆:完碑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9
历史|古人为什么对《百家姓》倍加推崇
历史学堂君 2024-08-07
青睐活动|领略“我的学书之道”感受传统文化艺术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历史|国师是什么样的职位,与太师、丞相相比有哪些特权和作用
历史学堂君 2024-02-03
读书课堂进社区 传统文化润童心 八宝山街道玉泉西里西社区成立乐知经典亲子读书社
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 2023-12-27
历史 | 《文心雕龙》,那就是古代高分作文教材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