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西安本轮疫情结束:新冠病毒如再袭,下一个“西安”怎样应对
澎湃新闻 2022-01-25 08:00

西安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1月24日发布消息: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自2022年1月24日起,西安市降为低风险地区。

这也意味着,西安本轮新冠疫情已经结束。

从新冠病例数及规模来看,西安本轮疫情是武汉“封城”后最严重的一回。2021年12月9日,西安报告了本轮本土疫情第一例确诊病例,截至2022年1月18日24时,西安本轮本土新冠疫情累积报告确诊病例2050例。

2021年12月23日,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座人口达1300万的城市突然按下“暂停键”。此后出现陕西史上难度最大研究生考试,西安小区买菜难登上微博热搜再到西安卫健委两次为群众“就医难”在发布会道歉,本轮新冠疫情中西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情危机。

此前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西安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经验,在疫情早期失控的情况下,如何在短期内控制。今天在西安发生的事情,可以说以后在我国其他城市还可能发生。

下一个城市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复盘了本轮西安本土疫情中几个引发广泛关注的关键节点。

多次参与本土新冠疫情处置的专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也表示,西安此次本土疫情遇到的危机,在今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其他城市也会遇上,掌握我国疫情防控的弱点在哪里、短板在哪里,今后才能从容的应对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来袭。

新冠疫情防控,不能心存侥幸

“疫情要发现得早,一定要建立一个灵敏的防控网。”吴凡告诉澎湃新闻,只要一有病人触网,立马就能被发现并进行管理。

这张防控网不但要全,囊括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药店等等,更重要的是灵敏。吴凡表示,决定防控网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就是防控人员的意识、责任心和能力。

“一旦有人触网,比如因为有异常去做核酸或者去药店买退烧药,这些人员有意识、有能力识别,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上报,并且不能让有风险的人员继续扩散。”在吴凡看来,对付新冠病毒不要心存侥幸,哪里有漏洞,病毒就一定会从这个漏洞里面跑进来。

在西安本轮疫情早期,出现了三条毫不相干的传播链。第一条传播链是本轮西安本土疫情最早的确诊病例,即陕西卫健委2021年12月9日通报的隔离酒店工作专班成员向某。第二条传播链来自一门诊部药房的工作人员郭某。12月11日,西安市曲江新区在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周期性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第三条传播链也是西安本轮本土疫情一处集中暴发点,即长安大学本部家属院。12月14日,居住在长安大学本部家属院的刘某某,由其女婿杨某陪同前往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两人当天核酸检测都是阳性。

遗憾的是,除了第一条传播链,专家研判为偶发职业暴露所致,另外两条传播链的病毒到底从何而来,又延长到了哪里,流调并未给出确切答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吴凡认为,要在早期控制好疫情,就是速度要快。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在加强防控方面的最新安排,发生疫情后,地方要及时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紧紧围绕疫情处置黄金24小时的时间节点,现场流调处置要做到“2+4+24”,即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的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居住场所、工作场所、行动轨迹、家庭成员关系等具体情况调查,为后续的风险人员排查、区域管控等措施落实赢得时间,争取防控主动。

把有风险的人找到控制住,就像灭火一样,流行病学调查就是发现火点,然后迅速控制火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流调溯源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1月6日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分析,去年12月23日,西安市实行严格管控是在充分根据疫情的形势作出研判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目的就是防止疫情的外溢和内部扩散。

经专家评判,本次疫情与去年12月4日境外航班输入病例关联,到了12月下旬,西安市已有10个区27个街道出现病例,况且有些病例来源不明;多个街道、小区出现聚集性疫情。这说明已经发生社区传播并出现逐步扩散的趋势,而且面临着发生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疫情的风险。

这也意味着火势已经蔓延,西安市的严格管控为扑灭疫情争取了时间。

据雷正龙介绍,国家派出核酸检测、流调、医疗救治工作(队伍)到当地帮助处置疫情。发挥流调和卫生监督专业队伍的作用,国家专家与地方专家进行混合作战,融为一体。流调作用就是把“风险人群”找到,卫生监督队伍就是确保把“风险人群管好管住”。

吴凡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强调,流行病学调查到哪里管控措施就要落实到哪里。在疫情应对中,流行病学家是参谋,需要给坐镇的指挥官提供专业建议,在这个体系中实行扁平化管理,确保流行病学专家提出的每一项公共卫生措施能够落地。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这是吴凡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要有高质量的流调,专业的流调队伍是关键。通过专业和精准的流调溯源,把风险人员排查出来,同时也可以将对城市运行产生的影响最小化。

但从西安此次的疫情处置来看,到了去年12月下旬,西安在已经出现多点隐匿传播、大面积聚集性疫情的时候,精准流调并不容易。

1月5日晚,西安市第4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表示,截至1月4日24时,西安市正在集中隔离人员达42000余人。

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表示,实施转运和集中隔离是经过深入流调排查和专家实地研判后慎重作出的决定,是阻断疫情隐匿传播、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关键措施。

疫情防控,“暖”字很重要

“除了精准,疫情防控要有温度。”在吴凡看来,这次疫情中,西安的老百姓觉悟都很高,措施有温度,老百姓会感动,他们越感动就越会克服自己的困难配合防疫措施。疫情是无情的,措施都是刚性的,但是在操作时可以有温暖有温度。

近期西安多起非新冠病人遭遇“就医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新年前一天,39岁男子突发胸痛,相继被3家当地医院拒诊,最终猝死。元旦当日,孕妇在高新医院门口等待两小时后流产。1月2日,一位61岁的心绞痛患者因在医院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去世。

事实上,对于群众常规就医需求西安在政策有考量。早在疫情之初,西安就罗列了2家“黄码医院”、3个“黄码病区”,用于收治来自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常规诊疗需求。随后,又添加了多所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

据“西安发布”消息,去年12月31日,西安采取设立黄码医院或黄码病区的方式,保障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的血液透析、孕产妇分娩、肿瘤放化疗、婴幼儿诊疗及其他危重症等特殊诊疗需求。

但是政策在医院落地时缺乏了温度。有的医院临时抬高疫情防控“门槛”,有的患者即便按规定出具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也无法就医,遭到多次推诿。

1月6日上午,针对近日西安市多起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难突出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召开专题会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作了检查。她指出,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因此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分类救治,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没有核酸证明,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时间收治。

1月6日和1月7日连续两天的西安疫情发布会上,西安卫健委公开道歉。同时西安卫健委在发布会上表态,要严查拒诊、推诿患者行为,不再查验就医人员48小时核酸。

“新冠病人要治其他的病人也要治,在此前的多场本土疫情中已经有过经验,紧急情况下普通医院可以专门辟出病房进行救治隔离,这个医院是要有预案的。”吴凡表示,所以“暖”很重要,健康人对普通老百姓很重要,对病人更重要。

在经历过多次本土疫情的考验之后,吴凡总结了疫情防控的“五个度”的经验和参考。

“力度、精度、速度、温度和幸福度。”吴凡解释,力度、精度、速度和之前提到的早、快、准、全是同样的要求,而温度和幸福度要求的就是管理者要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市民就可以感受到温度,也才有了幸福度。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问题,它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治理问题。要做好社会治理,平时的功夫不做到应急的时候就抓瞎。”吴凡认为,基层的管理工作做细做精,这些工作都跟当地经济是否发达没关系。

“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不是一句口号。”吴凡还特别强调,这次西安老百姓表现出非常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但是怎么把这种精神有效地利用,加以引导培训,变成一支有生的力量,这是今后其他城市在遇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总结的经验。

在吴凡看来,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治理问题,需要政治意愿和决策力、完善的社会治理架构、协同合作运行的机制、先进科技的应用、优秀文化的传承、个体赋能和社会参与。

编辑/孙政洁

相关阅读
陕西省长:西安要紧抓疫情处置窗口期,其他市(区)进入战时状态
澎湃新闻 2022-07-06
Qnews|西安疫情病毒来自境外源头尚不明 全市实行7天临时管控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5
陕西西安:现有本土确诊病例5例
央视新闻 2022-05-24
陕西西安本轮疫情两条传播链清晰可追溯 均为奥密克戎BA.2毒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4-09
西安:全市粮油蔬菜库存充足 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群众防疫需要
西安晚报 2022-03-16
陕西西安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本轮累计确诊38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11
西安多区启动扩大范围核酸筛查
西安晚报 2022-03-08
陕西:西安各区解封前24小时内全员核酸检测
央视新闻 2022-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