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月谈:“双减”后首个寒假,对恶意涨价非学科类培训班说不
“半月谈”微信公号 2022-01-20 13:40

上不起的“天价”美术课、“一票难求”的足球训练营……“双减”后首个寒假到来,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涨价明显,给许多家长添堵,也引发公众关注。

此前,为了更好地巩固“双减”成果,教育部于1月6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

各地纷纷响应。不少地方布置了选春联识生字、和父母一起选购年货、办一份年货数字小报等一些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的寒假作业。走出校园,孩子们通过参与图书馆、博物馆的趣味活动等,让假期更加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一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借着学生放寒假与家长上班时间冲突的空当,趁机涨价、囤积课时的苗头初显。有网友反映,上了三年的足球培训班课时费提高了近一倍,老师还是原先的人员。一些以艺术、科技、体育活动为培育项目的素质教育类培训班,也被曝出存在教学资质不达标准、辅导老师从业资格不够、班次人数超标等现象,利用部分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的焦急心态,扩充班级数量,无差别招募老师。“一票难求”、价格攀升的培训机构,引发不少家长抱怨。

“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却享受扩张、涨价“盛宴”,侵蚀“双减”成果,这种现象令人忧虑。无论是艺体类的校外培训,还是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研学方式,其目的多是培养让孩子能够受益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或是健康人格。“双减”之下,这些机构肆意涨价的作法,无疑是片面的逐利思维至上,罔顾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恶意涨价之风不应纵容。目前,暂未有对非学科类培训统一的标准指导价。正因如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与管控,对恶意涨价的部分机构予以相应处罚,并着力完善管理措施,鼓励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空间主体与社区等社会组织开展实践类研学活动,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提供更多可选择方式。

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而言,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规范定价和培训行为。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参加培训并非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的唯一方式,家长们也应放下“包袱”,更多给予孩子自主安排寒假时间的空间,并加强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增进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些,同样是一堂堂生动的“实践课”。

编辑/孙政洁

相关阅读
教育部部署寒假校外培训治理,严查艺考机构开展学科培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04
石景山区一违规线下“一对一”学科培训班被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8
教育部:寒假期间各地要进行排查,严防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教育部网站 2023-01-03
八成家长想报班 非学科培训依然火爆
钱江晚报 2022-06-04
八成家长想报班,非学科培训依然火爆
钱江晚报 2022-06-04
非学科类培训不是法外之地
经济日报 2022-03-23
教育部:发现52个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恶意涨价,已严肃处理
澎湃新闻 2022-02-26
教育部:坚决查处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行为
教育部网站 2022-0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