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第十届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6 11:32

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下,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近日在京举办。

此次研修班以“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刘耀光,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谢传晓四位农业科学家做主旨报告。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选择,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研发水平、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提升和舆论环境逐步向好,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基础条件已基本成熟。在国家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转基因育种的技术水平已经进入国际第二方阵的前列,在监管方面也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

据悉,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草害问题,2021年,我国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产业化试点。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产业化试种终于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基因产业化的推进离不开舆论的支持和大众的理解,还需要专家和媒体紧锣密鼓地继续加强科普和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产业化重要性和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认识,消除社会上对转基因技术的疑虑,消除那些刻意将转基因“妖魔化”、误导公众的谣言信息制作和传播的市场。

在主旨报告环节,刘春明在《以关于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的思考》报告中,分享了他对粮食安全、国家发展、人民美好生活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生物育种的主要途径和创新方法,呼吁科学理解“食品安全”一词的真正含义。刘耀光则以《现代生物技术》为题,介绍了多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他表示,世界上本就没有所谓的“纯天然食品”,大部分农作物都是人类将野生植物驯化和人工选育而来;谢传晓在《当代生物育种技术农业应用及其安全》主旨报告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基因编辑及生物育种相关的内容,并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除了某些特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都有望替代转基因技术;张杰则以《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种植工作进展》为题,从杂草防除、抗虫性、农艺性状及跟踪监测结果等入手,详细介绍了2021年转基因大豆玉米产业化应用试点所取得的成效。

研修班期间,媒体学员还来到先正达集团北京创新中心参观,进一步了解科技企业在育种创新领域的成果。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环球时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的记者代表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据了解,全国媒体记者转基因报道研修班已举办十届,累计邀请数十位来自转基因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参与授课。十届以来参加研修班的学员数百人,为提升媒体和公众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认识、建立“讲科学、讲事实、讲证据”的良好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通讯员 王雪莹 

摄影/张星海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