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疫情下,西安大学生争当校园“守护者”
中国青年报 2022-01-05 11:06

深夜的路灯照亮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闭多日的校园,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还没来得及脱去防护服的00后志愿者,一路风驰,返回宿舍。他脚踏的“风火轮”是白天用来运送物资的滑轮小推车。

“这姿势,就一个字‘帅’”“心中有爱的小哥哥,辛苦了”……这段轻松有趣的视频,近日在网上传播。在封闭的西安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志愿者承担起了繁重的工作,还能苦中作乐自我解压,这份乐观向上让人感动。

视频中的“风驰”者,是长安大学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李元翔。因为疫情,长安大学实施了封楼的管控政策,每天由志愿者把盒饭送到每个宿舍门口。每天早中晚,李元翔都负责为封闭在宿舍的同学们送饭。2021年12月21日晚,推着小车回宿舍的李元翔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滑着回去?既快又省劲儿。”同行的志愿者李帅佳随手拍下了这一幕。

李元翔说,元旦那天,学校特意给每位学生加餐,多给了一份炒菜,还有饮料。他和室友一起在宿舍看跨年晚会,和家人视频,共迎新年。

家在安徽的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胡涵,期盼着能早日回家,但他也做好了无法回家过年的心理准备。身为党员、学生会干部,胡涵在疫情发生后马上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短短几天,西安交大雁塔校区组建的3个志愿者群里,已储备1000余名志愿者,这让胡涵很感动。

还有很多温暖的小事,让胡涵记忆深刻。一次,志愿者群临时通知有紧急任务,需要第二天6时45分集合。“通知来得特别晚,但第二天没有一人缺席”。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学生平静的生活。西安交大各院系迅速收集学生诉求,每日汇总,想方设法落实。“校内的物资比较充足,虽然食堂菜品没有之前丰富,但可以满足一日三餐需求。”元旦当天,有的学院还给学生准备了“零食盲盒”,里面有瓜子、苹果、小点心等。

为减少大家核酸检测排队等待的时间,西安交大学生团队自主开发了“西交helper”小程序。点开小程序,就能看到校内各个检测点的分布和预计等待时间。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首条“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招募信息发出后,在1小时内,就有500名志愿者报名。之后,这一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已有近3000人。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队伍往这边排,不要急”……2021年12月25日,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张海龙在学校核酸检测点坚守了5个小时。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的团总支书记,他和志愿者伙伴们忙碌到次日2时40分,才结束所有工作。志愿者们负责的态度,让回到宿舍的张海龙久久不能平静,写下了这段话:“疫情来临,你们挺身而出、逆向而行……你们身披的那抹志愿红,是抗疫一线最惊艳的色彩。”

2021年12月底的西安,夜间温度低至零下。为帮助志愿者抵御寒冷,同学们纷纷送来了保暖贴。有的保暖贴里还夹着纸条:“To最可爱的人:愿这个冬天所有的遗憾,都是春天惊喜的铺垫。”

“这是一个双向温暖的过程,志愿者尽己所能保护身边的老师、同学,同学也尽可能带给志愿者温暖的守护。”张海龙说。

疫情大考中,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全面参与了协助核酸检测、餐饮配送、环境消杀、“流调”信息采集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其中,一支由25名退伍大学生组成的环境消杀队伍格外引人注目。

“全校学生宿舍楼内的所有公共区域,都是我们的职责范围。”环境消杀组组长任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宿舍楼没有电梯,志愿者要背着20多斤重的消杀壶到每个楼层消杀,几层楼爬下来,衣服常常都湿透了。

消杀工作结束后,队员们肩背生疼。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几名志愿者在工作群里相互“支招”——“肩膀受力的地方垫上纸巾,我们以前拉练时就这样”“尽量把肩带调紧些,让药桶紧贴后背,就能受力均匀些”。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校抗疫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人次,服务时长突破3万小时。

文/石佳 孙海华 韩荣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专车”服务:定制公交开进了大学校园
西安晚报 2024-01-19
首都大学生“志愿行”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视窗 | 山东即墨:大学生“公益课堂”助力乡村孩子快乐度假
新华社 2023-08-02
300名大学生参加“湿地大会”志愿服务培训
中国新闻网 2022-10-24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公园清扫身边垃圾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2-10-11
百余大学生化身“蒲公英”送法下乡
法治日报 2022-09-04
视窗 | 山东即墨:大学生“公益课堂”添彩暑期生活
新华社 2022-07-19
彰显青年使命担当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行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