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重点工程实现新进展
经济日报 2022-01-03 16:59

北京冬奥场馆 准备就绪待开赛

站在北京延庆小海坨山最高点山顶出发区放眼望去,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技和训练雪道犹如条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远处,多台造雪车喷出茫茫白雪,覆盖各条赛道。随着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延庆冬奥村已处于冬奥会开赛前最后的细节完善阶段。北京冬奥工程建设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冬奥建设精神,全面有序向前推进。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广大冬奥建设者经过4年多艰苦卓绝努力,终于建成我国符合奥运标准的首条高山滑雪赛道和首座雪车雪橇赛场。”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文浩说。

“北京不仅重视承诺,如期完工,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更是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丁建明表示。

与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一样,北京在冬奥工程绿色生态建设中也连夺“金牌”。丁建明说,建设世界首创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届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借助科技创新,北京成为首个大规模使用当今最环保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会主办城市……绿色建筑、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北京冬奥场馆建设最亮丽的名片。

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充分利用北京夏季奥运会遗产,是北京冬奥会节俭办奥的一大亮点。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场馆的国家体育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承担冰球比赛的举办任务。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说,该场馆经过多次“相约北京”测试活动检验,已具备办赛条件。

不搞大拆大建,力求简约精彩。北京冬奥建设从规划布局就将“节俭”贯穿其中:国家速滑馆利用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用地;滑雪大跳台利用了首钢老工业遗存设施;延庆赛区没有将赛区原有村落拆迁,而是将其升级改造为服务冰雪运动的特色山村。

“承担北京冬奥会全部冰上比赛项目的北京赛区,仅新建了‘空白’项目场馆国家速滑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其他竞赛场馆全部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丁建明说。

通过提升场馆经营能力,人们又看到了一个共享成就、可持续发展的“北京方案”。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所有竞赛场馆都实现冬季和夏季场地互换功能。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场馆全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筹备赛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服务“三亿人上冰雪”。首都体育馆园区通过建设改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冰上比赛、训练、科研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将打造成为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广场;延庆冬奥村未来将作为旅游接待酒店。

“滑雪大跳台是冬奥会和世界滑雪锦标赛上最受城市年轻群体喜爱的运动之一,把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落户首钢园区,就是希望将这项特有赛事与北京城市文化完美结合,进而通过冬奥会带动城市更新。”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大跳台项目协调部部长助理刘玉川说,首钢滑雪大跳台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滑雪大跳台可实现迅速“变身”。

通过冬奥建设,推动京冀两地一体化。随着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相继建成,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正式步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通过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家口丰富的绿色能源不仅服务北京冬奥会,还将进入北京千家万户。

鄂州花湖机场 站上跑道起飞点

2021年12月29日,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校飞,预计2022年上半年通航。

2018年2月,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获批建设。项目定位为货运枢纽、客运支线、公共平台、航空基地。总投资约330亿元的鄂州花湖机场,本期飞行区跑滑系统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0万吨目标设计,航站区、转运中心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目标设计。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全球又一个超级航空货运枢纽,从这里出发,1.5小时可覆盖全国90%经济圈,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这里还将作为我国重要物资储配基地,显著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能力。

扫码、实名注册……日前,记者从南门进入鄂州花湖机场,最先看到的建筑是机场航站楼,上面已挂上“鄂州”二字。

89米高的空管塔台位于机场中轴线上,其造型灵感来源于鄂州市市花腊梅,象征着鄂州空港未来绽放于荆楚大地,傲立于世界货运枢纽之列。

记者看到,东、西两条跑道贯通成形,工人们正在加紧收尾铺装。两条跑道均长3600米、宽45米,按照4E标准建设,可以起降波音747等宽体客货机。

打造品质工程,智能建造是重要抓手。鄂州花湖机场在智能建造方面走在了前面,最主要的是全程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中建三局项目部,记者看到了BIM技术的优势。屏幕上有机场第一个地面建筑——空管塔台的三维模型,风机、裙房走道、钢筋等位置、管道走向等信息一清二楚。

空管塔台整体外形呈6个对称形花瓣,以直径10米的混凝土核心筒为“花茎”,外扩钢结构“脉络”加双曲幕墙形成直径达23.5米的“花瓣”。施工时,保证“花茎”与“花瓣”吊装、安装的平整度成为该工程的重点。中建三局鄂州机场项目副书记骆良说:“安装前,我们通过BIM对6块巨型钢模板的预埋件实施精准定位和模拟预演,不断优化设计,采用多点吊装法,最终实现‘花茎’与‘花瓣’在空中转体和就位。”

“机场在全国首个采用BIM模型进行全过程质量验评和计量计价,打通了精准建模、按模施工、按模质量验评、按模计量支付的路径。”湖北国际物流机场公司总工程师朱方海说,实体机场建成时,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孪生机场随之诞生。

围绕核心枢纽机场,鄂州市和邻近的黄冈市、黄石市三地正“错位互补、有序竞争、抱团发展”,一个以货运为基础的航空物流聚集产业核心地带呼之欲出。鄂州重点聚焦对时效性要求高,偏向临空产业的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光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黄冈“补”进来,顺丰后勤配套的“四个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共享中心、生活配套中心落户黄冈。黄冈临空经济区也定位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创教育业等产业;黄石有产业基础,因此重在布局高端制造、智能物流、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

大连湾海底隧道 破浪穿海建通途

2021年12月11日,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建设再传喜讯。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陆域工程第二轮交通导改顺利完成,位于大连港2号门东侧的F2施工段提前100天启动封闭施工,标志着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负责施工的海隧陆域工程导改调流全部完成,项目全面进入大干阶段。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项目,是贯彻落实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破解大连“C”字形空间结构形成的交通瓶颈,为大连新增一条纵贯南北、连接大连东部核心区、金普新区的快速通道,使“海角”变通途,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生态功能、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全长12.1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路,包括海底隧道工程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两个子项目。其中海底隧道主线长5.1公里,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标准管节长180米,重量约6万吨。光明路主线长7公里,顺接大连湾海底隧道。

南有港珠澳,北有大连湾。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项目,是继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后我国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第一条跨海沉管隧道。该工程汇聚多项国内外跨海通道建设顶级技术。其中,工程建设突破传统全抬升式基床整平工艺,研制出全漂浮整平施工工艺;创新研发出全国首例“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解决了高纬度寒冷地区百年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研发了北方百年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进说,项目是以PPP模式实施的辽宁省重大民生项目,2017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据介绍,该项目采取“BOT+EPC+政府付费”的PPP模式,建设期50个月,运营期20年,目前项目审定概算总投资222.93亿元。

2021年11月27日,大连湾海底隧道完成年内第11个管节——E12管节的安装,这标志着项目超额完成2021年初制定的“保九争十”的目标。自2020年12月9日首节沉管安装成功,12个月安装12个管节,创造了沉管安装的“中国速度”。

2022年是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项目建设关键之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表示,要尽最大努力建好这项“百年工程”,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施工单位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高质量项目助力大连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 柳洁 董庆森 苏大鹏)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开始“穿海”!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取得重大进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6
视窗 | 青岛胶州湾二隧:海底施工达设计最深点
新华社 2023-11-28
深中通道历时五年实现合龙 实现多项世界首创 “海底长城”如何顺利“牵手”?
南方日报 2023-06-12
“蛟龙”潜底架通途 大连湾海底隧道今天通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1
穿海地铁,隧道是怎样建成的
科技日报 2023-04-13
聚焦 | 广湛铁路“过海穿城”进展顺利
新华社 2023-03-01
视窗|海底奋战迎新春
新华社 2023-01-18
大连湾海底隧道全幅贯通 预计明年具备全线通车条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