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老鼠作孽不应草莓背锅
经济日报 2021-12-26 11:00

眼下正是大棚草莓上市的季节。近日,“吃草莓会导致出血热”的谣言广为传播,不少爱吃草莓的消费者不敢买了,草莓滞销,莓农苦不堪言。对此,各媒体纷纷邀请专家科普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治疗手段,辟谣称:吃草莓不会得出血热!

在网络传言中跟草莓联系起来的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对这种疫病,人们已有成熟的应对方案:灭鼠,做好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安全,不触摸鼠类排泄物;高发地区居民可以接种相关疫苗来预防;出现感冒、发烧立即去正规医院救治,以免延误治疗。

那么,吃草莓是怎么跟传染出血热联系起来的呢?这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型谣言。首先,并没有出现草莓被测出携带汉坦病毒的事件,这种联系没有现实依据。其次,老鼠主要吃粮食,很少吃水果,草莓大棚里很少见到老鼠。再次,这种病毒很脆弱,体外存活时间短,不耐酸、不耐热,非疫区居民正常清洗、疫区居民用洗洁精清洗后,即可安全地食用草莓。

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跟草莓没有关系,却让草莓种植户遭受重大损失,真可谓“老鼠作孽、草莓背锅”。然而这种“谣言伤农”的现象并非孤例。过去十多年,陆续出现的“红药水西瓜”“柑橘生蛆”“葡萄致癌”“牛奶致癌”等谣言都曾给相关农业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失。

首先,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发现涉农谣言后及时邀请专家科普辟谣,并精准锁定、依法惩处造谣传谣者。

现在的文本挖掘和智能检索技术,已经可以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及相关谣言信息。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拆解谣言传播“套路”,快速甄别谣言源头和追踪传播路径,及早锁定并依法惩处那些加剧社会焦虑的造谣传谣者;还可以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根据谣言的传播趋势、人群画像、舆论倾向等数据来剖析其传播度、影响力,在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建立防谣和辟谣机制,通过及早辟谣、群发推广来扩大真实信息的传播。

其次,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机制,让“舌尖上的安全”公开透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今天,消费者重视食品安全是健康意识充足的好事。中国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展示范探索,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但全国食品追溯一张网尚未建成。而在目前这个商品大流通的时代,显然有必要加速织就全国范围的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防护网。如果通过这张安全防护网做到食品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有保障、消费购买可查询,伤农谣言显然会逐渐失去生存空间。

谣言止于真相。让谣言止于科学,让真相跑在谣言的前面,才能避免“谣言伤农”事件的一再发生。

文/佘惠敏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京疾控提醒您:进入冬季,科学防鼠,防范流行性出血热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12-22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吗?
科学辟谣 2022-12-06
口罩上的残留物能致癌?草莓能传播出血热?12月“科学”流言榜来啦!
科学辟谣 2022-01-04
天寒地冻,12月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
科技日报 2021-12-30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患者,这种病能通过草莓传染吗?
科学辟谣 2021-12-29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两名危重型出血热患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2-25
草莓躺枪!出血热的“主谋”竟是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3
出血热“碰瓷”草莓,辟谣和科普必不可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