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牛天赐》导演方旭:不反对用腕儿,但别把粉丝当韭菜来割
文汇报 2021-12-09 17:23

“它是老舍所有作品里比较冷门的一部,但完全可以和今天的观众发生有意思的对话。”与作家先生神交九年的导演方旭,在2019年把《牛天赐传》搬上了话剧舞台。小说和舞台剧讲述了一个名叫“牛天赐”的孩子的命运,牵扯出的却是时代、社会、家庭在个人成长经历中留下的各式印痕。

有意思的是,此前青年演员郭麒麟首登话剧舞台,就与“牛天赐”一角相互成就,而这一轮《牛天赐》再度来到上海,在东方艺术中心为申城观众带来跨年演出,虽没有了明星演员,但包括导演在内的主办方仍然信心满满。 “戏剧能不能有影响力,跟它是不是大IP、用不用明星,没直接关系。”方旭说。

“我不反对用腕儿,前提是他们得合适”

一年之内两度受邀来沪,足见上海观众对《牛天赐》的喜爱。此剧还获得了2021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 “年度大戏”与“年度最佳舞美”两项大奖,首登话剧舞台的郭麒麟还得到了“年度最佳新人”奖项。

用演员,方旭没有“门派之见”。一台《牛天赐》里,有戏曲老生、有资深票友、有音乐剧学生,也有一出场就成为议论焦点的流量明星。 “我不反对用腕儿,前提是他们得合适,这是我的坚持。如果把粉丝当韭菜来割,很多东西就不用费脑子了。”

《牛天赐》自首演以来,剧组在后台收到了很多粉丝的真挚反馈。这些“追星女孩”不仅深情表白了“第一次站在话剧舞台上闪闪发光”的郭麒麟,对“牛老太太” “牛爸” “纪妈” “赵先生”这些形形色色的配角也久久难忘。

由于郭麒麟、阎鹤祥的档期问题,新一轮演出中, “牛天赐”和“门墩儿”将由青年演员任岳彬、丛义林接棒出演。去年底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演出中,郭麒麟演了三场,任岳彬演了两场,那时候观众就已经看到另外一个“牛天赐”了。两位青年演员跟着《牛天赐》演出近两年,在舞台上磨砺过很多个角色。可巧的是,两人与郭麒麟、阎鹤祥一样师出同门,就像剧里的角色关系,既是玩伴,也是知心人, “非常有默契”。丛义林还将穿上带有立体浮雕装饰的新戏服,让老牛家的“门墩儿”来个华丽丽的亮相。

中国戏曲的“大写意”,“在舞台上用对了,它就放光”

“北京人老被人说嘴贫,他们心里有苦也不会愁眉苦脸地跟你说,而是拐个弯儿或者‘歪’着跟你说,你就觉得挺逗的。”四合院里长大的方旭,深爱着北京,深爱着老舍先生的作品。 《牛天赐》是他自《我这一辈子》 《猫城记》 《二妈》等作品之后,与老舍的第六次结缘。

这是一出让观众笑着看完的戏。它的幽默,来自老舍浓厚的京味儿笔触,小人物、小生活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它的幽默,来自“全男班”对舞台气质的塑造。牛老太太、纪妈、刘妈和一众妯娌婆媳全靠反串,以戏曲的行当论,几乎全是丑行应工,含蓄世故地呈现人情世态;它的幽默,来自导演对舞台不失技术和灵感的闪光。人偶结合的“牛天赐”、转场盘旋的鸽子,因注入戏曲元素而变得灵活生动的舞台……

《牛天赐》尝试用“大写意”的方式讲现实题材,在嬉笑怒骂间,贡献当下剧场中稀缺的体验。 “追求神似、意境、留白,是东方文化的一大特点,它充分打开了创作者和观赏者的想象力。”方旭说, “写意戏剧观”是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提出的,希望能够把中国戏曲很多优秀的传承带进话剧里, “在舞台上用对了,它就放光”。

老舍在《牛天赐传》的文本里藏着很多东西,有些很难直接在舞台上“掏”给观众,但有一个主题方旭认为非常值得和当代观众分享。牛爸希望他从商,牛老太太希望他当官,无边的爱把他的一生捆缚住了。家里的仆人、老师、小伙伴和亲戚们,也用各种眼光打量着他。但要问牛天赐想走到哪里去,他自己也是不清楚的。

这个87年前写下的故事,和现代观众的距离却并不遥远。看完《牛天赐》,很多人会这样想一想:一个人的一生能不能算得上成功,好像就两个标准,要么当官,要么发财,标志着这个人这辈子活得好不好。但他快乐吗、幸福吗?和他真正的精神需求相关吗?

文/童薇菁

来源/文汇报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