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导论》: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工人日报 2021-11-27 08:10

连日来,农民工陈直翻译哲学著作《海德格尔导论》一事被媒体报道,由此引发公众对两个身份碰撞的关注。11月24日,《工人日报》记者对陈直进行了采访,以期探寻他为何痴迷海德格尔、为何翻译《海德格尔导论》及他对自身农民工身份的看法。

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一张1.5米宽的双人床、一张放满杂物的可折叠饭桌、一张放有笔记本电脑和三摞书的书桌,一个人……

11月24日晚上7点多,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出租房内,陈直在等待妻子从工厂下班回家。

来到厦门近半年,他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固定工作。不过,这半年时间里,他翻译完成了理查德·波尔特的哲学专著《海德格尔导论》。从一页页书中,从晦涩难懂的文字里,他慢慢排解现实的压力,找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因为在网络上发帖询问哲学著作是否有出版可能,加上其农民工的身份,陈直被媒体发现。意外被关注后,有一些出版社编辑主动联系陈直,希望尝试出版他的翻译作品。与此同时,他已经开始另一本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并希望将来能接受大学教育。

翻译《海德格尔导论》,打开了他生活的另一扇窗。

20211126075405975198169.jpg

漫画:赵春青

为什么是海德格尔

陈直1990年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市农村,18岁考上了某二本学校的数学专业。陈直一直对感觉的本质、意识的本质等问题感兴趣,“对于这些问题的疑惑或困惑使我走向哲学”。

“在图书馆中几乎所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书,我都翻阅过,包括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但当时连目录都看不懂。”陈直说,由于太过沉迷哲学,忽略了课业学习,在学校建议和自身意愿权衡下,主动办理了退学。

学校教育的止步,反而让陈直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1年,当陈直租住在北京通州某地下室时,他再一次捧起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这本书非常难读,最开始我想‘挑战’自己,后来对这本书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它的思想确实非常深刻。”

陈直认为自己性格内向,再加上有口吃的毛病,使得他无法在某个工作中长时间地干下去。在这期间,他辗转去过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干过服装厂缝纫工、电子厂维修工、仓库搬货工等工作。

每天繁重、劳累且单调重复的工作内容,让陈直更加没有与人沟通的时间和欲望,他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哲学阅读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随身带着存有1200多本电子书的Kindle。

为什么做翻译

陈直告诉记者,是海德格尔的思想深度及其始终探索的“存在问题”,让他最终被这位哲学家吸引。因此,当他想要更充分地学习时,开始了对《海德格尔导论》的翻译。

这是一本英文著作,在陈直的规划中,完成初次翻译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我还需要打工,工作外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他的英文基础薄弱,需要从某翻译软件上自学词汇。

在今年正式开始翻译工作前,陈直一直保持着对哲学专著的阅读和思考。陈直告诉记者,翻译也算是一种哲学学习的活动,“因为翻译需要每一句话都必须理解清楚,但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我会跳过,所以翻译能够让我更加细致地阅读”。

为了完成翻译工作,他需要借助英语词典以及中译版的海德格尔相关书籍。除此以外,他还需要克服内心的焦虑和孤独。

“我的焦虑有多重来源,包括赚的钱不多、对家庭的愧疚、对哲学理解的困难,还有周围人的孤立与嘲讽等。”2020年,陈直通过相亲认识了同样来自农村的妻子,并和她结婚组建家庭,这让他的孤独感有所缓解。

正是在这种处境中,陈直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海德格尔导论》的翻译工作,“我的哲学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从我自身的角度看,4个月的时间算是提前完成”。

初译结束后,陈直想再进行细致地校对,并联系出版社对翻译成果进行出版。为此,他在豆瓣“海德格尔小组”发帖,介绍了自己的农民工身份和翻译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版过程并不顺利,但陈直的故事却吸引了媒体的注意。

为什么引发关注

陈直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故事会引发舆论的关注。他说:“如同有些评论说的那样,可能是‘农民工’与‘海德格尔’的差距过于巨大,因此人们才感到惊讶。”

虽然不善言谈和交际,陈直也观察到了许多农民工都喜欢看书。“有的人看书是为了考试,有的人在看杂志、小说之类的,也有的人就是觉得看书有意义、很充实。”

此前,为了有时间做翻译,他还需要时常向工厂请假,但工友们并不知道他是做什么去了。他说:“抛却读哲学书这件事,我和他们处在同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之中。”

陈直说:“10多年的务工观察和体会,让我感受到农民工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我的故事能够改变人们对‘农民工’这个身份的一些看法,那么我是很期待的。当然,农民工也要有自己的追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或学历,才能更好地生活。”

就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应受访者要求,陈直为化名)

文/记者 刘小燕 杨召奎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希腊向中国赠送两部亚里士多德珍贵古籍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引关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文学|阿伦特电视访谈合集、致雅斯贝尔斯书信选首译中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7
新知|《人类传播论:弗卢塞尔的媒介哲学》以“论”的形式总结弗卢塞尔的传播思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陈直:我为什么会读海德格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研究哲学的必须是大学教授吗?农民工陈直翻译《海德格尔导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新知|《哲学之旅:一种互动性探究》把哲学转变为读者的个人之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哲思|一卷收录本雅明代表作 本雅明经典必读书全新版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1
检察监督为农民工讨回工资
法治日报 2023-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