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25日新增感染者中至少两人为高校教职工 分别来自浙大、厦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6 20:04

国家卫健委26日通报称,11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上海3例,其中浦东新区2例、青浦区1例;辽宁1例,在大连市。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浙江2例,均在杭州市;江苏1例,在徐州市。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26日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发布声明称,该校有教职工在25日被确认感染,学校已落实相关防疫措施。

上海新增3例本土病例 有病例曾到苏州旅游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26日发布消息称,截至11月26日8时,当地累计排查11月25日上海确诊的3例本土病例在沪密切接触者182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337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在沪筛查人员54759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260份,其中29份样本(均为一病例临时居住地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据此前通报显示,上海相关确诊病例曾到江苏苏州旅游。据江苏苏州疫情防控指挥部11月26日通报,截至11月26日7时,已累计核酸采样24604人,其中2450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累计排查到在苏密切接触者510人,次密切接触者823人,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采集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93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苏州市发布的信息显示,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于11月19日至21日在苏州市多地活动。经流行病学调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乘坐2路、219路、轨交1号线等公共交通工具。苏州市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寻找在上述时空可能与确诊病例有接触的人员,请相关人员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和单位(或学校、宾馆等)报备,并按照“苏康码”赋黄码人员进行管理。被赋予黄码人员需7天内去指定机构进行3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14天健康监测期满前48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

上海确诊病例包括一名厦门大学教职工 校内接触人员检测均为阴性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上海此次发布的3例确诊病例中,包括一名厦门大学的教职工。11月26日,厦门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称,11月25日上海通报新增3例本土病例。其中病例1系该校教职工。该病例于11月12日自厦门前往北京,15日自北京抵沪,至今尚未返厦。

厦门大学发布的轨迹情况显示,该教职工曾先后于11月8日、10日、11日在学校法学院授课或参加教研室会议。

目前,厦门大学已排查确认93名校内接触人员。11月25日,厦门市疾控部门对93名校内接触人员采集鼻咽拭子标本93件,结果均为阴性;对法学院办公区域进行环境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上述校内接触人员已安排在校内健康观察区进行集中健康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学校将按照厦门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频次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浙江大学一教职工感染 学生建立“物资互助群”交流互助信息

此前浙江大学25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于25日接到杭州市疾控中心通报,确认该校区出现外地疫情关联病例。该病例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教职工,家住河滨之城小区,11月20日曾与上海确诊病例在苏州有密切接触史,22日晚返杭,23日至24日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上班,其中24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曾在西区生活组团食堂二楼西面风味餐厅用餐,25日上午接外地疾控部门通知,按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25日18时左右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26日从浙江大学获悉,确认该校紫金港校区发现外地疫情关联病例后,该校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在各校区设立核酸检测点,迅速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确定为密接者或次密接者实行隔离观察。对重点场所和部位进行彻底卫生清洁消毒,全力做好封闭管理期间师生员工饮食和各项生活服务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立即转入线上进行,全校师生员工暂停所有聚集性活动和外出交流活动。

26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多名浙江大学学生处了解到,从25日晚开始,一份在线共享文档在不少浙江大学学生中传播。该文档中,学生可以发布自己的物资需求,其他学生看到相关情况后,可以拿出自己的物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浙江大学了解到,这份共享文档是25日晚上7时许由该校动物科学学院2018级学生王舒悦和生工食品学院2018级学生尹俐清一起创建的。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文档中看到,有求助人发消息称:“需要被子”或“有没有人有充电器”“有人有肠胃炎的药吗”。也有学生发信息称:“可以提供口罩、小零食、手机充电器”,文档中还有一些已经毕业的浙大学生为学弟学妹鼓劲儿:“毕业校友为母校加油,希望大家注意防护”、“人在法兰西为母校加油。”

一名浙大人文学院的学生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25日下午她还在图书馆看书,突然收到了学校内有人感染的消息。她回忆说, 25日她在午夜才做完核酸检测回到寝室,一直到早晨5时才睡着。“做核酸时还有同学一边看书一边排队,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很多计划,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做一些事。”

这名同学说,当晚她注意到了分享互助物资的在线共享文档,她在很多求助信息后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尽可能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该同学表示,从25日晚到26日,她一共跑了8次腿,送出了两床被子、牙膏、牙刷、数据线、止痛药等, “我看我是绿码,核酸结果也是阴性的,所以我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见习记者 李晶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北京东城区所有14万余在校学生、教职工完成核酸采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5
河北清河县启动停课应急处置 全县师生停课不离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06
河南安阳相关感染者确系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 持核酸证明返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1-11
Qnews|东莞新增1例确诊病例系封控区内的7岁学生 该校已停课纳入封控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3
浙大紫金港校区已解封 有7337人有序离开该校区
中国新闻网 2021-1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