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体育馆路街道推动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业委会实现全覆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0 11:43

为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大力推动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在小区这个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持续推动物业管理实现党建机制化、管理精细化、队伍专业化、力量多元化,把问题矛盾化解在楼门院落,打造安居乐业的和谐宜居社区。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2021年体育馆路街道成功组建了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物管会和双玉中街43号院业委会,目前街道业委会(物管会)实现了100%全覆盖。新成立的业委会(物管会)作为小区的“大管家”,聚焦居民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让小区事务有人管、马上管、能管好,改变的不只是小区面貌,还有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的精神面貌。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应对小区之乱

小区成立业委会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还得找准症结、开好方子。在13号楼业委会成立以来,就做到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强化问题导向,解决物业管理“管什么”的问题。新成立的业委会在社区指导下,梳理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台账,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下水管堵塞、院内地面不平、院里无照明灯和加装电梯问题。业委会积极联系,协调物业公司为院里安装了照明灯,推动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征集居民关于加装电梯的意见建议,与街道社区联系沟通电梯安装相关事宜。

二是强化工作融合,解决物业管理“怎么管”的问题。把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与其它工作相衔接,结合楼门院治理、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工作,做到“三个融合”。

三是强化培训指导,解决物业管理“能管好”的问题。邀请北京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宋庆华老师对业委会成员进行培训,帮助业委会成员更好地履职;建立“四项机制”,分别是例会机制、走访机制、吹哨机制和督促指导机制,搭建起业委会运行的“四梁八柱”,确保业委会能规范高效地运行。

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实现小区之变

物管会是小区的“大管家”,小区业主也不能当旁观者,而应该是参与者、奉献者。长青园20、22、24号楼物管会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协调有关单位在24号楼车棚安装电动车充电桩。东四块玉南街31号楼小区物管会成立至今,在小区内组织居民成立垃圾分类志愿队,承担小区内垃圾分类桶站值守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居民踊跃报名,为自家小区贡献力量。西四块玉胡同小区物管会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院内停车难、停车秩序混乱问题。在办事处的协助下和居民的配合下,顺利拆除违建房屋,腾退空间用于院内自治停车使用,大家齐动手规划停车位,目前院内停车秩序有了较大改善。物管会带动居民一起把小区维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小区有了看得见的变化,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从“要我管”到“我要管”,打造小区之治

西四块玉胡同物管会组织居民召开议事协商会,对院内闲置“锅炉房”改造事宜进行民主协商,先后对天坛东路64号楼开展了开放空间讨论会、居民议事会、居民项目推进会、垃圾分类桶站值守宣传和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动员会。居民的需求得到回应、权益得到维护,因此参与物业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主人翁意识也增强了。在铲冰扫雪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家积极主动报名参与,把小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从“要我管”到“我要管”,小区的治理模式发生了转变,物业管理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体育馆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物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办好居民身边的民生实事作为着力点,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积极探索党委主导、居民主体、物业主责、多方联动的工作思路,注重发挥双报到党员和社会组织等力量的重要作用,推动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以小区之治撬动社会之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设机制、建平台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推动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党建引领、问需于民,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这样抓好物业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8
协商共治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9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多管齐下抓好小区物业服务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以物业管理为抓手 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效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夯实社区治理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加强党建引领推动物业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为业主权益保驾护航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小区业委会这样办好居民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加强物业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