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达17.2%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5 17:35

10月25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在市级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全力推进下,今年,本市慢行交通出行品质持续升级,二环辅路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了25%;自行车专用路截至9月底,累计通勤超400万人次、减碳量超1100吨;平安大街等整条道路由主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道路;贯穿“回天”地区、北部中轴的42公里骑行慢跑绿道服务周边市民通勤、休闲;市民绿色出行意愿持续提高,截至目前,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17.2%,较2020年上升1.7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达到31.5%,较2020年上升0.3个百分点,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正在吸引更多的市民绿色出行。

近年来,本市在慢行交通建设和管理上更加强调慢行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注重标准建设,年初发布《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指导全年工作。同时,全面加大对规划、标准、指南的编制力度,从源头明确慢行系统未来的发展定位。目前,《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慢行交通品质提升规划》、《北京市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规划》、《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交通组织设计指南》等一系列规划、标准指南已陆续定稿,并对外公示,将于近期发布实施。

一年来,市级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全力推进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打造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

大力推进慢行交通示范路建设。完成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提升工程,通过增加非机动车道空间、增设相关交通安全标识、改造信号灯等举措,二环辅路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了25%,早晚高峰骑行流量和通行速度分别提升8%和5%。  积极推进“健步悦骑”的高品质慢行廊道建设;实施交通组织优化、道路林荫化改造、沿街风貌治理等措施,推动平安大街等整条道路由主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道路,让人们慢行优先、骑行顺畅、步行有道。工程任务年底前全部完工。

微信图片_20211025190153.jpg

运营好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截至9月底,累计通勤超400万人次,构建了一条全新的绿色通勤走廊,骑行成为回龙观、上地之间最便捷的出行方式,累计减碳量超1100吨,积极助力碳中和。

打通一条贯穿“回天”地区、北部中轴的42公里骑行慢跑绿道,绿道南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途经东小口森林公园、贺新公园、太平郊野公园、霍营公园、沙河湿地公园、十三陵水库,北至苹果主题公园。

工程建成后,搭建了一个安全连续、覆盖广泛的“骑行+步行”网络体系,促进自行车、步行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既为周边及回天地区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疏解途径,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通过这些措施,市民绿色出行意愿持续提升,截至目前,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17.2%,较2020年上升1.7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达到31.5%,较2020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共享单车总骑行量6.73亿人次,日均246.6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涨41.9%,其中9月18日骑行量达47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9月车辆周转率达3.9次/车,较去年同期增长15%。慢行逐渐成为城市出行新风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打造步行骑行友好城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上线慢行示范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南延至西直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慢行优先!看首都如何助力“慢出行”
新华社 2023-11-28
管好电动自行车 各地如何“出招”
广州日报 2023-11-13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