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涉残服务该有更人性化的考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0 15:43
一年多前,上海市民王先生因患脑部疾病不幸成了植物人,没有任何行为能力,然而,家属申请伤残鉴定证明时,却被要求王先生本人必须亲自到场。最后,王先生在同事、护工等人帮助下,到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完成伤残鉴定规定流程。
全国各类残疾人目前大约8500万人左右。残疾人只有持有残疾人证,证明残疾类别和等级,才能更好享受优惠政策和权益保障。上述王先生一旦办理残疾人证,会得到部分费用补助。但当地要求,必须申请人本人携带身份证等材料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像王先生这样的植物人,不可能自己去指定医院做鉴定。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有其他选择,比如通过远程视频来检查,并参考病史和相关材料进行鉴定;再如,指定医院提供上门评残服务。但杨浦区残联工作人员表示,确实要植物人本人去指定医院,没有上门评残。这就需要植物人被频繁移动,家属也要折腾一番。
为那些行动不便的申请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几年时间了。广州、北京等地已经为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的伤残鉴定申请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赢得了残疾人家庭和公众好评。在涉残服务上,有必要从制度角度为行动不便的申请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由地方残联和指定医院具体实施。
各地在具体实施“残疾评定”时,有的地方做法简单、死板,要求行动不便的申请人也得亲自到指定医院证明残疾;而有的地方灵活、区别对待不同申请人,可提供上门评残等服务。后一种才是人性化的做法。
国家层面有必要就“上门评残”做出统一制度安排,既对这种服务的申请条件进行明晰,也对上门评残服务进行规范,明确地方残联和指定医院的各自责任,并纳入考核范畴,就能引导、倒逼全国各地提供上门评残服务,可避免一些地方出现“植物人亲证残疾”等情况。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