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瞰冬奥·相约北京 | 测试赛打响头炮 “冰丝带”呈现别样精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10 19:36

101013.jpg

10日下午,2021“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结束了最后一天的比赛后顺利落幕。作为冬奥系列测试赛的第一站,这场在新建的国家速滑馆举行的赛事吸引了各方的目光,从综合情况来看,本届赛事无论在硬软件条件、赛事组织运行和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都交出了一分令人满意的答卷。科技感满满的场地、人性化的“云转播”系统的使用以及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服务,都让前来采访报道的媒体记者有着全新的体验。

“云转播科技”系统带来采访新体验

因为防疫的相关要求,本次测试赛无法让记者与运动员面对面地进行采访,而为了满足各家新闻媒体的需求,组委会特别在场馆媒体中心外搭建了一个远程采访区域,那里配备了先进的“云转播科技”系统,让运动员和媒体能够实现远程沟通互联,方便了采访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防疫安全。

10106.jpg

据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这套系统在正式运行之前已经过了多次调试,比如在防干扰方面就做了很多调整和安排,高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现场的媒体记者表示,有了这套远程“云转播科技”系统,为冬奥会举办期间的媒体采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从效果来看,是一次积极而成功的尝试。

而在这套系统整体高效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工作人员们细心而专业地调试,比如每个比赛日开始前大约2个半小时,负责这套系统控制的主机和服务器前就已经有工作人员“镇守”了,而在第二个比赛日的正式采访开始之前,志愿者们又一次次去调整话筒的音量,以做到让人听着舒服而不刺耳。从这个层面来说,“冰丝带”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采访体验。

高科技场地呈现别样精彩

完美的赛事要有出色的硬件条件作为保障,“冰丝带”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最好。作为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冰上项目场馆,这里的冰面质量得到了来自国内外运动员的一致好评。比赛第一天,夺得女子3000米比赛冠军的荷兰选手苏菲-克莱伊维尔德就评价道:“这个场馆非常漂亮,能来这里参赛非常荣幸,在这里我得到了非常愉快的比赛体验。”

10105.jpg

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场地条件,背后的制冰工作功不可没。谈到制冰工作的时候,“冰丝带”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表示,这已经是场地第三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来制冰了,而这项技术是北京冬奥会首创的。同时,国际制冰师和场馆团队协同配合,更加快捷高效,仅用了10天时间就完成了冬奥会标准的比赛场地制冰工作。

此外,本次测试赛期间,“冰丝带”的冰面还有冰面投影系统、特种灯光等内容的展示,希望让大家看到一块更加多彩炫酷的冰面。据了解,体育展示团队中有来自加拿大的场馆制作人艾米和音乐总监丹尼尔,他们与庆典仪式业务领域工作人员协同工作,帮助运动员以最佳状态融入到竞赛氛围中。而当比赛开始后,每场比赛的间隔期间,“冰丝带”都会在场地内安排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这种设计也确实让比赛增添了别样的精彩,同时也凸显了场馆的高科技元素。

志愿者贴心服务令人印象深刻

志愿服务的工作看起来默默无闻,却需要赛事志愿者们全情投入。国家速滑馆西门外的安检场所,有他们的身影,而在场馆媒体中心内,细心的志愿者们也在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媒体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第一个比赛日开始之前,有媒体在新闻工作间遇到网络连接不上的问题,在这里服务的志愿者得知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帮助咨询了专门负责信号和网络的场馆工作人员,很快解决了问题,保证了记者工作的顺利进行。

10107.jpg

而由于进入看台需要佩戴防护性能更高的N95口罩,有媒体记者忘记佩戴它,同样得到了在看台外防疫口罩发放处的志愿者们的帮助。设立这个岗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并提醒媒体工作人员佩戴N95口罩,如果发生没佩戴或者口罩损坏的情况,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拿出准备好的新口罩提供给记者。类似的贴心服务还有很多,比如把信息墙上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并把字号相应调大以方便记者的阅读等等。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贴心服务,让当参与采访的记者们及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些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张颖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