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体验别人的人生会带来快感?"剧本杀"为什么吸引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 2021-10-05 15:00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许多“剧本杀”的玩家,因为在游戏中共度了几个小时的美妙时光而互生好感,从游戏回归现实后,仍然会保持联系,以剧中角色互相称呼,并且会相约组队一起玩下一个剧本。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剧本杀”为很多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但若选择剧本不当,也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一个经常玩“剧本杀”的网友表示,在“剧本杀”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杀是一个像“解忧杂货铺”一样的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在他人的故事里,短暂地忘却自己,度过另外一种人生。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剧本中体验别人的人生,也能给自己带来快感。在“剧本杀”的世界里,玩家需要将自己代入剧中角色,以第一视角进入游戏情境,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每个抉择背后的动机。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超过70%的“剧本杀”玩家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超过40%的人每周会玩一次以上。

为什么体验别人的人生会给自己带来快感?为什么“烧脑”的游戏会受到人们的青睐?自带社交功能的“剧本杀”,其真正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治医师邱宇甲。

“剧本杀”:成年人的“过家家”

“剧本杀”起源于欧美资产阶级家庭聚会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派对游戏“谋杀之谜”,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根据搜索案发现场的证据和与其他人的讨论交流,推理破案,找出真凶。

传到国内的“剧本杀”游戏最初是以推理破案为主,玩家追求的是寻求真相过程中的“烧脑”刺激。随着市场的扩大,“剧本杀”的剧本类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以演绎故事情节为主要目的的情感类剧本,在这类“剧本杀”游戏中,玩家追求的是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剧情吸引人、“好哭”的剧本会吸引更多玩家。

邱宇甲认为,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所有吸引人的东西,都可以调动大脑多巴胺分泌,比如好吃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好看的书或电影。推理类的“剧本杀”,需要玩家运用缜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拨开层层迷雾,解开谜团,这个过程能够刺激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奖赏系统,导致多巴胺升高,从而让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

在情感类的“剧本杀”中,玩家通过对剧本的演绎,可以主导自己扮演角色的人生,这种掌控感会让人产生成就感。同时,玩家通过在角色中体验别样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生命历程,会产生一种“实现自我”的感受,而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类高等级的心理需求。

邱宇甲指出,无论是需要“烧脑”的破案类剧本,还是情感类剧本,“剧本杀”游戏的场景设置都是在安全的环境中,玩家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掌控感,跟其他玩家的互动也遵照一定的逻辑,有迹可循。它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也没有未知的风险,既满足了人类的“猎奇”心理,又提供了无利益冲突、安全、可掌控的新型社交模式。

在邱宇甲看来,成年人玩“剧本杀”其实和小孩子玩“过家家”如出一辙,只是“剧本杀”需要更高级的智力储备,是与成年人智力相匹配的社交游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从“剧本杀”的游戏中获得快感,那些“社恐人士”就很难乐在其中。邱宇甲解释说,什么样的刺激会让哪些人产生快乐的感觉,这是由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决定的,同时,也与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身心状态相关,例如密室逃脱游戏,会让很多人“上头”,但是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来说就会难以忍受。

“剧本杀”与心理剧疗法

如果玩家选择的剧本与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某些事件比较贴近,玩家在角色扮演中能对自己的人生以及与周边人的人际关系等有所反思,得到启发,能把内心的情绪或者在过去事件中堆积的情感通过扮演的角色表达出来,达到情感宣泄的效果,那么玩家在“剧本杀”游戏中获得的不仅是快感,还有心理成长,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心理剧疗法”的效果。

邱宇甲介绍,“心理剧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在1921年创立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没有固定的剧本,如何演绎,完全取决于来访者的自身有什么困扰,想要展示怎样的事件,内心有什么感受。

心理剧疗法激发的是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来访者可以演绎一个具体事件,例如之前经历过的某个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演绎自己在经历某个事件时的态度和感受。

心理剧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觉察和体验自己内心世界的环境和机会,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自己的内心状态,了解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觉察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并且冲破固有思维,用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接受心理剧治疗的人,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也可能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重大问题,例如夫妻关系问题或者亲子关系问题等。在心理剧治疗的帮助下,来访者有可能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化解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虽然大部分“剧本杀”的剧本并不能起到心理剧治疗的功效,但是这种游戏却能够让玩家之间产生交流和互动,从而增进彼此的感情,这对每个参与者的心理都会起到良性作用。邱宇甲说,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许多“剧本杀”的玩家,因为在游戏中共度了几个小时的美妙时光而互生好感,从游戏回归现实后,仍然会保持联系,以剧中角色互相称呼,并且会相约组队一起玩下一个剧本。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剧本杀”为很多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不过,邱宇甲同时提醒,虽然“剧本杀”好玩,但在选择剧本方面也要留心。应该选择健康温和的剧本,尽量避开那些剧情恐怖的,或是会带来高强度刺激的剧本,因为太过紧张刺激的剧情,会产生后遗效应,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刺激中,也会影响身心健康。

编辑/吴鹏亮

相关阅读
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影视化 “剧本杀电影”走红
广州日报 2022-04-02
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影视化 “剧本杀电影”走红
广州日报 2022-04-02
中学生热衷剧本杀,教师担忧剧本价值观
中国青年报 2022-01-10
中学生成剧本杀行业潜在消费人群
中国青年报 2022-01-10
让年轻人“上头”的剧本杀产业该如何走向正轨
中国青年报 2021-11-30
让年轻人“上头”的剧本杀产业该如何走向“正轨”
中国青年报 2021-11-30
“剧本杀”,不能先泛滥再管理
海峡导报 2021-11-02
1万家店,千亿级市场,剧本杀不是洪水猛兽...... 有年轻人就有未来
证券时报 2021-10-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