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将长江大桥建设过程搬上舞台,杂技剧《大桥》深度打磨后首演
扬子晚报 2021-09-20 10:12

9月19日晚,宜兴保利大剧院歌剧厅内,舞台在光影作用下出现了一个流动的长江深水世界,一名身着潜水服的演员正沿着软梯从舞台顶部缓缓爬下,他潜行于“长江”中,艰难地下潜、停顿、再下潜,台下的观众屏气凝神,目光紧紧跟随着“潜水员”的一举一动……当演员历经万难终于完成了“水下”工作任务,台上和台下一起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是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作品、南京市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大桥》,这次演出同时也是该剧在经过今年3月、4月两轮业内试演后,听取了专家、观众、领导等各界反馈意见,历经半年深度打磨后的正式首演亮相。演出当晚,宜兴保利大剧院歌剧厅座无虚席,观众的情绪被台上的表演所牵动,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长江大桥建设过程搬上杂技舞台

作为全国现实主义题材杂技剧的开山之作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主题文艺作品,杂技剧《大桥》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历程搬上了舞台,用杂技、话剧、舞蹈、全息投影等技术,充分还原了从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初建到1968年正式通车的重要场景,将杂技表演与剧情故事有机融合,既有对历史的写意,也有对大桥建设者的群像塑造,还有对个体人物命运的演绎和对细节的把握,呈现出激情与想象力交织而成的诗意激荡,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南京市杂技团主创团队多次去剧目的原型单位——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参观了解建桥故事,研究当时的历史状况,也座谈了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桥一代”“桥二代”“桥三代”,通过大量的素材整理,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当时的施工场景。在此前的业内试演中,主创团队邀请了当初的大桥建设者们来到现场观看,演出得到了“桥一代”们的高度认可。曾任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潜水工和铆工的西狱高老人说:“每一幕的画面都非常真实,让我们这些老桥工一下就回想到了当时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场景。”

剧技结合、技舞共融

剧目的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根据剧情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了专门的杂技技巧,演员们花了一年多时间有针对性地练习这些技巧,这些技巧完全是为了剧情服务,而不是跳出剧情去迁就杂技技巧。在第二幕建设桥墩岛场景中,演员们需要在八九米高空完成“蹬传人”等一系列超难度技巧,呈现出的舞台效果与当时工地施工实景极为相似;在第五幕舍身救沉井场景中,主创团队以四人荡环来模拟波涛中的橡皮艇,并创新设计了大型杂技组合,涵盖空中、舞台及水下表演,充分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剧情的设计也十分巧妙,从一个“桥二代”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两条叙述主线:一条是以史实为依据的大桥建设线,另一条则是虚拟的人物感情线,男女主人公在建桥的过程中相识、相知、相爱,大桥的钢筋水泥见证了他们真挚的爱情。剧中,高空攀爬、头顶技巧、单杠炫技等传统杂技与桥梁工地的工业作业场景巧妙糅合,演员们的表演细腻到位,节奏控制力强,展示出了相当高的“剧技结合、技舞共融”水平。

打造新红色文化精品力作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新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特大型桥梁,融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展现出了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杂技剧《大桥》是南京市杂技团继《渡江侦察记》之后推出的“长江三部曲”第二部,作品以史实为依据,以人物塑造为情感载体,用今天的视角回眸几十年前新中国第一代桥梁建设者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同时也是对长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同志在观看此剧后,赞誉该剧“是继杂技剧《渡江侦察记》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杂技剧《大桥》拓宽了杂技剧的创作手段,延伸了杂技剧的艺术触角”。

“任何一种文化都要生长,红色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地方文化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在今年上半年杂技剧《大桥》业内试演后的专家研讨会上,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给予了该剧充分肯定,他认为这部剧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当中,提炼出当下仍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特质,是对红色文化新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红色文化”优秀作品。

“‘巍巍钟山迎朝阳,万里长江添新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难忘记忆,南京长江大桥蕴含的巨大能量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传承。”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介绍,就在此前不久,杂技剧《大桥》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成功入选文旅部2021年度“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7部重点扶持作品,接下来,南京市杂技团将对作品继续打磨提升,再接再厉,努力将《大桥》打造成为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文艺作品。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视频/王涛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