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交一下书学费、资料费......”老师在班级群里喊一声,家长们纷纷转钱,这本该是方便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渠道,却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
2021年1月中旬,宁波市奉化区某小学六年级的一个班级群里,昵称为“晶莹”的班主任忽然发了一个“大秦书店”的收款二维码,并说明是要收取寒假作业资料等费用共498元,还在群里一直催家长们付款。看到有家长发送消息说“已支付”,再加上班主任的微信头像和昵称都与原先的一样,于是其余家长不虞有诈,也都陆陆续续扫码付款。
十几分钟后,班主任再次发了信息,不过这一次,却是提醒大家不要扫码付款,学校根本没有收费通知。原来,一开始发收款信息的“班主任”竟是骗子假冒的,他将昵称和头像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趁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的空档,在群里实施诈骗。还有一名骗子则冒充一位家长,发出一张支付成功的截图企图混淆视听,误导其他家长付钱。直到群里的家长们反应过来时,骗子就直接退群了。最终有十几位家长被骗,被骗金额六千余元。班主任以及受害家长纷纷报案。
后公安机关在办案中查获一群电信诈骗团伙(已被外省公安机关抓获),发现他们专门通过各种手段混入全国各地学校的班级群、家长群,以冒充班主任发布收款信息的手段来实施诈骗,涉案金额惊人,受害人数众多,分布较广。同时,该诈骗团伙联系了诸多下家帮助转移犯罪所得赃款。其中一位下家阿豪(化名),在明知上家所要转移的资金系犯罪所得的赃款的情况下,仍采用叫他人制作收款聚合码来收取并通过银行卡或微信及支付宝账户转出的方式,帮助上家转移资金,并按照转移资金15%的比例收取好处费。目前,阿豪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已被公安机关移送至宁波市奉化区检察院审查起诉,该案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为什么骗子能够混入家长群,他们又是如何实施诈骗,检察官分析认为,骗子首先可能会冒充师生或家长,通过搜索、骗取其他家长与孩子分享班级群二维码等形式,扫码进群。
伪装进群后,骗子会暗中观察,精确分辨“班主任”与其他老师,掌握老师的活动规律,为下步诈骗找出“时间差”。
利用老师上课或批改作业时不接触手机的“黄金时间”,骗子便立即实施诈骗,用提前克隆好的“班主任”信息,发布各类“缴费”通知,并会要求家长尽快完成转账。
检察官温馨提醒,家长切记不要随意泄露群号和二维码,妥善保存老师电话,遇到群内有收费通知或是老师私信要求缴费,应保持警惕,及时与老师通话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
班主任要积极检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严格落实实名制度并核实所有成员身份,对身份存疑应进一步核实并考虑是否踢出群,同时一定要将群设置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并关闭“允许被搜索”。
学校也应该在校内设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栏目,提升全校师生及家长的防骗意识,防止此类案件发生。
编辑/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