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成都一周之内两上热搜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背后有科技治气硬实力
成都商报 2021-08-26 10:03

上周,成都因“雪山”两次登上热搜,第一次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点赞成都空气质量改善,并用“窗含西岭千秋雪”为例介绍在成都遥望雪山。另一次则是处暑当日凌晨,朝霞与雪山遥相辉映刷爆社交平台。

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背后,是成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久久为功所带来的生态改善,而科技手段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成都大气环境治理领域的特色经验。

“成都在大气科研方面走在前列,比如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稳定运行以来,基本上每天都会通过观测数据,给出污染的成因分析和好的对策建议,供决策部门使用。”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宋丹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成都还建成了四川盆地首个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引进全国大气领域顶尖的院士专家团队,来给成都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出谋划策,参与一些顶层设计。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

一大批全国首创技术助力科技治气

遥望雪山的记录总是与优良空气质量相伴而生。来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6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4天,优良率79.6%,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优良率上升10.4个百分点。

这样的成绩来源于成都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大气十条”,印发实施了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年度方案及其考核办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以优化调整“四大结构”为抓手,连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

当然,除了不断细化措施,科技的力量也贯穿在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宋丹林介绍,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依托成都市环科院建立,持续开展成都市大气污染成因和来源研究、源排放特征解析、大气环境政策评估以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工作。目前,实验室拥有在线观测设备30余台,外场实验和移动观测设备百余台套,可对超过100项大气参数进行分析监测,覆盖大气物理、化学、光学以及数值模拟等多个领域。

“在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稳定运行的同时,成都市也建成了四川盆地首个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工作站,引进了全国大气领域顶尖的院士专家团队。”这一顶级团队将为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顶层设计和决策支撑,在科学研判分析、重点区域污染精准管控、重点行业减排策略和减排路径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深入推进成都市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统筹部署大气污染防治与低碳发展,助力公园城市建设。

事实上,在科技治气领域,成都有一大批全国首创技术、经验。不仅建立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大气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中环院成都创新研究院。同时,市级建成空气自动监测微站660个,在西部率先建成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超级站),大气综合观测能力全国领先。自主研发成都平原经济区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创新实现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月度和季节尺度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连续13年系统开展颗粒物源解析工作,是全国唯一连续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自主开发空气质量预报系统,7日空气质量预报等级准确率超90%,未漏报一次重污染过程。

此外,成都还在全国率先开发“大气污染源电子地图”,将27万余户固定污染源企业动态清单标注于上,提高了固定源点源化率。

瞄准污染源“靶向”治理

一大批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当“卫士”

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各类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成都最新污染源分析,在PM2.5来源中,移动源占比最高,达32.3%,其排放的NOx和VOCs是O3的主要来源。目前,成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14万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达7.5万台,可以说移动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成都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症结。

8月20日上午,一场以“低碳蓉城行·守护成都蓝”为主题的成都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在盛云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和石羊场客运站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点位举行,一大批尾气污染物检测高科技仪器也随之亮相,比如OBD检测,技术人员只要手持OBD检测设备,车辆故障代码就能一目了然,故障暗病都无处遁形。

“环保检测数据是由检测系统自动计算出排放结果并实时将数据上传至市生态环境局后台系统,整个过程不可人为干预,保证了检测的公正性。”检测站负责人介绍道。

在石羊场客运站机动车尾气排放路检点位,现场来往的柴油大货车非常多,现场抽检车辆排起长队,成都市生态环境和成都市公安交管部门正在有序地进行车辆尾气监督检测。“随着成都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对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的抽测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入城柴油车做到应检尽检,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精细治理和重拳治理的监管态势正逐步形成。”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中心现场负责人介绍。

同时,他也向广大柴油车主们提出倡议: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定期对车辆发动机和尾气处理装置进行维护保养;在正规加油站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油和使用正规的“尿素”;合理驾驶车辆,日常使用不超载超限;对于使用年限高、维修后仍然污染严重的车辆要及时淘汰报废。

文/李彦琴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协同降碳、控车减油 成都制定6大行动铁腕治理大气污染
中国新闻网 2024-05-09
全国政协委员刘炳江: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非“功成身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2024全国两会 解码中国动力源 |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建设美丽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人民日报 2023-07-20
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人民日报 2023-05-18
探访成都市环科院超级站:空气有啥污染物 它全能监测到
成都商报 2023-03-09
海南11月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优
中国新闻网 2022-12-06
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升至87.5% 提前实现2025年目标
工人日报 2022-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