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英国原子弹:丘吉尔欲迎还拒,美国人情薄如纸
中华读书报 2021-08-26 07:08

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关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核武器故事,以“曼哈顿工程”和“两弹一星”者居多,而《丘吉尔的原子弹》专谈英国核弹制造历史,相当罕见。

单从书名来看,让人以为像电影《至暗时刻》一样,又要给丘吉尔树碑立传了,其实并非如此。1952年10月3日,在丘吉尔第二次首相任上,英国首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晋级为世界第三拥核国。照理此事列入丘吉尔一生勋业,也算锦上添花,但英国官方对此鲜有提及,丘吉尔1965年1月24日去世,也几乎没有任何讣告提到他和原子弹的渊源。

英国从1940年筹划原子弹到1952年试验成功,整个过程覆盖丘吉尔两任首相最重要的政治生涯,如此重大的核战略决策,肯定与丘吉尔有关系。此书通过整理伦敦剑桥大学丘吉尔档案馆的相关材料,着力讲述丘吉尔对原子弹“欲迎还拒”的历史渊源,从中亦可了解英国官方在此事上对丘吉尔有意“过滤”的隐情。

“英国本土浪费资源制造这种武器没有意义”

让人颇感意外,“五常”国家首领中,丘吉尔是最早预见原子弹出现的人物,不过这和他政治人物的深谋远虑无关,而是来自H.G.威尔斯科幻小说的文学启蒙。

1914年,威尔斯在《获得解放的世界》中想象了一种具有神秘巨大威力的放射性武器——这种武器后来被称为“原子弹”。作为威尔斯的忠实书迷,丘吉尔对这一情节印象深刻。1924年,在一篇标题耸人听闻的文章《人类行将集体自杀?》中,丘吉尔对威尔斯的想象展开发挥,“一个比橘子还要小的炸弹”拥有“一种神秘的威力……能集中1000吨炸药”,并表示担忧“政治家没有能力掌控科学家即将交给他处置的那些可怕的武器”。

丘吉尔写下这段话的时候,还只是一位政坛失意重操旧业的作家,他可能完全没有想到,16年后,当他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搅动世界风云的人物,这句话却成了他处理核弹事务过程中始终无法放开拳脚的“魔咒”。

相较美、德、苏联早期在核武器研制上你死我活的较量,英国在此事上从未有过高调表现,不过本书提供的材料表明,丘吉尔在核武器决策上曾一度遥遥领先,主要体现在三个事件上:

1940年,英国最早成立核事务专门委员会——莫德委员会,从技术层面论证研制核武器的可能性;

1941年7月,著名核物理学家查德威克执笔完成《莫德报告》,其中明确提到铀弹可行,“有可能在战争中起到决定作用”,并敦促英国政府将此作为“最高优先”事项。

1941年8月,丘吉尔在给参谋长们的一份备忘录开头,号召“为了一个遥远和推测性的计划,动员国家全力以赴”,丘吉尔是首位批准研发核武器的国家首领。

不过丘吉尔的“批准”仅停留在书面上,他从未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对核弹研发有过任何实质性的安排和部署。从书中提供的材料来看,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英国当时面临的其他事项——与美国签订有偿援助的《租借法案》、卷入大西洋之战、应付日本扩张等问题,在丘吉尔看来比制造核弹更迫在眉睫;第二,丘吉尔把解决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尽管传言纳粹德国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核武器,但他更在意的是美国的核弹计划中有没有给英国留位置。

直到1943年4月,意识到美国曼哈顿工程完全没有带上英国的意思,丘吉尔才开始着手针对核计划布置报告、召集会议、约谈顾问。但在了解研制核弹花费巨大后,反而进一步坚定了他继续向美国“求带”的决心:

在英国本土浪费那么多宝贵资源去制造这种武器是没有意义的——与美国人密切合作,效率要高得多,即使他们拒绝共享武器,我们也会在战后利用从事该项目的经验,在英国制造自己的原子弹。

与公众熟知以强势果断著称的“斗牛犬”形象完全不同,丘吉尔在战时英国核弹计划中,对美国抱有强烈“求带欲”,让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错觉,这还是丘吉尔吗?不过从务实层面说,对当时深陷战争泥塘的英国而言,无论经费还是人员都难有余力,丘吉尔似乎也很难比书中所述做得更好了。

继任首相艾德礼发挥关键作用

尽管丘吉尔是英国第一位拥核首相,但头功无疑应计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后的继任首相艾德礼身上。艾德礼1946年上任后很快认清形势,认为英国要维持全球大国地位,应该拥有核武器,并尽快建立核能工业。他迅速将核弹项目推进到实施阶段,除了1947年1月高效成立“原子武器研究和开发”工作小组,还用非常出人意外的方式解决了制造原子弹的经费难题:在未告知议会的情况下,艾德礼和同事利用高超的会计手段,通过数字上的操作,从国家立法机关套取了一亿英镑作为研发经费——据说罗斯福当年对曼哈顿工程也是这样操作的。

1950年2月,丘吉尔再次当选首相,相较艾德礼在核事务上的杀伐决断,丘吉尔关于核事务的见解与他1945年7月离开唐宁街时几乎没有变化,认为最重要的是修复英美关系,抱怨艾德礼完全忽视了这个方面,相信只要实现这一点,英国核计划便可以在美国力量的羽翼下发展起来。

在核事务上对美国严重“等靠要”的思想影响了丘吉尔的判断,几乎让他沦为笑柄。书中提到一件事,丘吉尔二次担任首相不到两周,此时距核试验成功只差临门一脚,下属请他签署文件,确认将澳大利亚蒙特贝洛群岛选为英国首次核试验的地点——这本是例行公事,但丘吉尔的回复让人大吃一惊,他声称“从来没想到……英国会开始制造原子弹”,英国只需要拥有原子弹科学方面的专家,而无需获得核武器本身——正如他所言,“掌握技术而非拥有实物”。他确信,自己几周后会见杜鲁门,总统将高兴把美国核武器的“合理份额”移交给他。英国的首次核实验决定并不紧急,一定要等他会见完美国总统后再说。

与艾德礼思路清晰、目标坚定相比,丘吉尔对核弹感情十分复杂,既渴望拥有,又似乎觉得“消受不起”,导致他的判断力一直“不在线上”。从这个角度而言,英国官方对丘吉尔和核弹的渊源不愿多提,其中多少也有出于爱护其公共形象的考虑。

不过从本书整理的文献来看,丘吉尔对英国制造核弹并非全无贡献,他一直把英国能够参与美国核计划,视为英国科学家能够在战后制造核武器的唯一途径,这一想法实际得到了贯彻。1943年8月,他说服罗斯福同意签订《魁北克协议》,双方首次对英美核合作做出承诺。作为交换,丘吉尔将战后发展核电的权利交给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对此有否决权,获得了二十几位英国研究人员进入“曼哈顿工程”的入场券,为后来英国核弹项目的实施获得了中坚力量——其中包括项目领头人物威廉·彭尼。

丘吉尔在《魁北克协议》中交出战后核电发展权利,被他的政敌斥为“丧权辱国”,但从结果来看丘吉尔并未吃亏,罗斯福总统1945年去世,继任的杜鲁门似乎忘了此事,从未要求英国履行过协议。而进入曼哈顿工程的少数英国科学家也确实获得了项目核心信息,其中克劳斯·福克斯的传奇经历可从侧面证实这一点——此人通过窃取美国核情报,成为帮助社会主义苏联1949年进行首次核试验的四大间谍之一。在“间谍案”被揭露之前,福克斯回到英国后一直在核项目中担任关键职位,他从曼哈顿工程带回的笔记,以及一些回忆细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人“情薄如纸”

电影《至暗时刻》中有一个情节,新任首相丘吉尔陷入对德战局绝境,犹豫再三打电话向罗斯福求助,希望派航母运回此前向美国购买的战斗机。罗斯福秉持《中立法案》见死不救,但又不直接拒绝,表示可以把战斗机送到英属加拿大边境,但只允许丘吉尔用马队把飞机拉回国,或用人力推回去。据说一些美国观众看完影片后,对把他们的领袖刻画得如此鸡贼算计十分不满,不过对照《丘吉尔的原子弹》来看,电影即便只是艺术演绎,也有鲜活现实来源。

丘吉尔一直希望英美在原子弹计划方面开展没有禁区的信息交换,但美国人完全不这样想,和英国人打交道采取什么态度,取决于他们认为对方在这件事上能发挥多大作用。

美国人很快得出结论,英国对核计划能提供的资源非常有限。曼哈顿工程上马之初,面对丘吉尔表达的强烈“求带”愿望,罗斯福打起“太极”。书中提到一个事例,1942年6月,罗斯福在白宫接见丘吉尔,两人首次当面讨论核武器,给在场人的错觉是似乎达成了友好协议。三周后,罗斯福告诉万尼瓦尔·布什,他与丘吉尔立场“完全一致”——但无人清楚一致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丘吉尔后来在回忆录中曾提过此次会谈,但未包含任何细节。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后来指出,“总统在与外国政治家谈话时,几乎总是不愿意口授任何备忘录”。事后来看,丘吉尔明显着了罗斯福的道。

罗斯福手下一帮副手高参们,更是毫不掩饰对丘吉尔“求带”的厌烦和不屑。万尼瓦尔·布什很快对与英国的核合作谈判兴味索然,表示美国应该率先独立制造出核武器。部长史汀生在1942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上告诉罗斯福,美国在原子弹方面做了全部工作的90%,并建议美国应该只分享那些“我们可以帮忙的信息”。这些观点很快对罗斯福产生明显影响,他表态美国的核计划无需英国人帮助,只限定交换纯粹科学知识,不共享工程和制造方面的技术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美国能够将核武器据为己有”。曼哈顿工程展开之后,总指挥格罗夫斯确信“狡猾的英国人试图想从这个完全由美国人投资的项目中不劳而获”,除了对核物理权威查德威克这样的人物稍稍客气一些,格罗夫斯对其他英国科学家满怀戒备。

曼哈顿工程成功后,美国人立刻施展独步天下的文宣手段,再次让英国人很受伤。1945年8月,普林斯顿物理学家亨利·史密斯撰写一份报告将原子弹包装为完全“美国造”,这份报告引发全世界关注,被翻译成四十几种语言迅速传播开来。艾德礼政府被这份报告搞得措手不及——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英国人的贡献,只能匆忙让政府文书出版署出版了官员通宵起草的《关于原子弹的声明》。但为时已晚,这份英国版的“曼哈顿故事”影响太小,完全没被关注到。

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经历,让威廉·彭尼这样的英国科学家学会一件事,就是独立自主,远离满心算计和权衡的美国人。后来在领导英国核弹实验过程中,彭尼礼貌拒绝了美国人主动表达想帮助英国进行核试验的意愿。把引爆核弹的地点选在蒙特贝洛,主要考虑也是避免看美国军方脸色,不用承担他们态度突变带来的风险。

文/穆蕴秋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G7国家驻日大使未参加原子弹爆炸79周年和平祈愿仪式 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网站 2024-08-12
埃尔多安:西方在巴以问题上“双标”,以色列行为“像被西方宠坏的孩子”
环球网 2023-11-12
美媒:美军宣布将研发新型核弹 威力是投放日本广岛原子弹的24倍
海外网 2023-10-31
奥本海默无须愧疚,毕竟他是人
维舟 2023-09-28
《奥本海默》让大家感叹的不止“人类群星闪耀时”
扬子晚报 2023-09-13
岸田出席广岛原子弹爆炸遇难者悼念活动,俄媒:他没提是美国投放的
环球网 2023-08-07
外媒:普京证实首批战术核武器运抵白俄罗斯,白宫迅速谴责
环球网 2023-06-17
G7广岛峰会前,被追问拜登是否会为美曾投下原子弹道歉,白宫:不会
环球网 2023-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