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日前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除增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突破老城区原有密度强度,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除违法建筑和被鉴定为危房的以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等。(8月11日 《北京青年报》)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2020年全国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按照目前每平方米投入1000元的标准计算,我国老旧小区改造投资总额可达4万亿元。
随着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过去“摊大饼”模式不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它不仅过度占用农村土地,降低了每单位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加重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还大大削弱了城市的集聚效应。目前国内城镇化率总体超过60%,其中超过80%的城市有20个,超过70%的有40个。有的城市已经处于人口流失的状态,却还在搞扩张式发展。这对于未来发展是有害的,必须通过挖掘城市内部潜力、提高城市效率来获得新的增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省株洲市市长阳卫国代表认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从1978年至2018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了3.8倍,但同期城镇建成区面积却增长7.4倍,面积增长比人口增长快一倍。这导致城区内产生了大量低效土地资源,影响经济产出的效率。启动城市更新战略,可以高效利用城市存量土地资源,通过模式创新、政策调整和创造新需求来释放“过剩”产能,撬动内需空间,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如仅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旧工业区改造,以及商办物业更新的年投资规模就超过2000亿元。
目前,我国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普遍存在原设计标准较低、维护不到位、市政设施破损严重、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应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常态,而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区域再规划和环境再升级的过程,可有效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提高居民获得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自2019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业进入到了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则是开启了房地产的增量新时代,是房地产业扩张和发展带来“二次机会”。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也不仅仅是城市硬件设施局部、单体的改造。中国城市化发展到今天,要从过去注重土地红利转向未来追求效率红利,要重视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房地产开发,必须要抛弃房地产开发思维;城市更新不能用运动式的办法来推动,不能全部推倒重来、大拆大建。城市更新要在在保护城市原有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推动旧城区文化复兴、焕发存量资源新生,达到城市的有机更新,从而提升城市的品质与吸引力,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