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针对两家国有大行各开出了超百万元的罚单;还对一家股份行做出了通报,“剑指”消费者权益方面。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张雪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监管层开出的罚单来看,贷款业务依然是监管层着力的方向,不仅仅涉及到保护消费者权益,更关系到系统性金融风险。例如,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本质上也是广义上的贷款业务,某些银行对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推销信用卡,或者设置过高额度,就有可能造成过度消费。
邮储银行被罚449万元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7月5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三条行政处罚信息,邮储银行因六项违规被罚款449万元,同时还对该行两任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作出了警告处罚。
具体来看,该行的六项违法违规事实分别为:违规向部分客户收取唯一账户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未经客户同意违规办理短信收费业务;信息系统相关功能在开发、投产、维护、后评估等方面存在缺陷及不足;向监管机构报送材料内容不实;未在监管要求时限内报送材料;未按监管要求提供保存业务办理相关凭证。
上述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因对银行的信息系统存在缺陷负有责任;该行另一位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对银行向监管机构报送材料内容与事实不符负有责任,皆被处警告处罚。
此前监管层针对银行信息系统存在缺陷开出的罚单非常罕见。可见,监管层对于银行业的监管方向开始发生变化。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监管对于银行业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行为也更加规范。从近期的罚单内容来看,监管对于银行业的整治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金融市场和理财、同业等业务的治理转向了贷款、信贷、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治理甚至是信用卡业务的管理等。此外,现在监管部门对于银行业高管以及从业人员等个人的处罚也多了起来。”
目前,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也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监管针对银行信息系统的缺陷做出处罚,说明商业银行的数据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客户体验有待改善,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自身系统的兼容程度、产品业务的融合程度还有待挖掘,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也需引起高度关注。但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迅速捕获到风险点,并能对相应的风险进行操作。
对于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德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模式正在向数字金融服务升级和转型。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其将经营回归到以客户为中心上,做好、做强、做大零售业务,来解决并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此推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贷款业务是否合规依旧是监管工作重点
7月8日,福建银保监局对中国银行三家分行进行了处罚。其中2家分行均因未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分别被罚100万元;另一家分行因理财产品资金投资非标债权资产投前调查不尽职、投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90万元。此外,还有多位上述分行员工被给予警告或罚款。可以看出,严查银行贷款相关业务是否合规依旧是监管工作的重点。
7月7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还对兴业银行发出通报指出,该行存在默认勾选信用卡自动分期起始金额、适当性管理落实不到位、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客户搭售人身意外险以及代销保险业务中欺骗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六类违法违规问题。该银行存在六类违法违规问题。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引起警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具体来看,该行为增加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将其信用卡自动分期起始金额调整为默认3000元,客户办卡时无法选择其他分期起始金额。根据该行规定,客户可通过客服热线修改自动分期起始金额,但在申请表及线上渠道申请页面未向客户提示。
对于下半年的监管趋势,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近一年多出台政策的领域和方向中大致可以看出未来监管行政处罚的重点,比如金融产品设计、营销、贷后等环节中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违规向房地产等领域放贷、理财业务产品设置和销售违规、数据和征信违规等等。下半年,金融业互联网存贷款、理财等业务依然处在转型过程中,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也会不断暴露,从严监管、行政处罚的高压态势依然会保持。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