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惊呆股民!“改名上瘾”的公司第七次对自己下手
中新经纬 2021-07-06 20:20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6日电 港股信阳毛尖上市以来七度想改名。

7月5日晚,信阳毛尖公告,建议将本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Zenith Chemical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本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兜兜转转又回去了

7月5日,港股信阳毛尖建议采纳“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本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而这正是信阳毛尖三年前的名称。

信阳毛尖解释称,公司将把握最近化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的机遇,并利用进口俄罗斯水力发电的优势,集中于黑河市发展煤化工产业链(包括碳化钙、聚氯乙烯及醋酸乙烯等)生产线。另外,位于牡丹江市的精细化工生产线已达致成熟阶段,正在办理正式生产手续,并预计于八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公司正考虑利用其他闲置土地及设备,扩大产品种类及产量,以达致最高生产效益。董事会认为,建议更改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本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信阳毛尖是干嘛的?资料显示,2001年,这家公司在港股上市时所用名称为东君化工集团,主营业务为润滑油脂和防腐涂料。2002年,由于成为大庆市政府在香港与澳门的代理,协助大庆市企业在香港、澳门以及其他海外国家寻求商机与集资,东君化工更名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完成收购黑龙江牡丹江佳日热点有限公司,进入热电领域。同年5月,大庆石化欲改名为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8月获批。

消停了一阵子后,中国天化工集团又走上了改名之路。2018年11月2日,中国天化工集团宣布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6日,信阳毛尖在公告中建议将公司的第二名称更改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不过,今年2月16日,在更名“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果后,信阳毛尖又想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名称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新名称也能为公司确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及身份,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信阳毛尖彼时这样表示。

不过,此前信阳毛尖想蹭茅台热度的举动并没让网友买账。微博网友直批其“净整些花里胡哨的”“各种碰瓷”。

这些A股上市公司也爱改名

"V观财报"(微信号ID:VG-View)梳理发现,除了港股信阳毛尖外,A股公司近年来也掀起了更名潮。

Wind数据显示,近几年,平均不到两个交易日就会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名称。2021年来,已有72起上市公司更名行为,在此前的2018-2020全年,分别出现136起、122起、134起更名行为。

Wind数据显示,从有统计数据以来,学大教育和*ST新亿公司更名次数最多,均达到7次。岩石股份、启迪环境达到6次,*ST基础、*ST海创、中兵红箭、*ST天首、百川能源、*ST长动、华媒控股、普洛药业、中润资源等9家公司名称变更次数也较多,均达到5次。

上述公司中,更名最受关注的非岩石股份莫属。该公司福建豪盛最初主营建筑陶瓷业务,第一次改名“利嘉股份”,搭上房产热潮;第二次:寄托“多伦路”项目,改名“多伦实业”;第三次:P2P风口正盛,改名“匹凸匹”;第四次:摆脱P2P,改名“岩石股份”;第五次:跨界白酒行业,改名“上海贵酒”。随着更名,岩石股份也是一路走高,在今年6月23日,股价更是创新高,年内股价涨超220%。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V观财报”表示,上市公司频繁更名是自毁形象。上市公司的名称相当于它的商业品牌,甚至跟企业形象直接挂钩。一个优秀的企业是不会轻易更改自己名字的,公司频繁更名,首先代表公司的不自信,也是对企业信誉的不珍惜,对公司品牌形象的不屑一顾,公司也没有荣誉感。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接受“V观财报”采访时指出,企业更名本来是正常商业事件,企业发展一定过程中,业务扩充、转型会出现更名需要,但现在不少上市公司,更名没有什么逻辑可言,有时可能就是为蹭热度、概念,这些都可能是更名原因。频繁更名,不是一个企业认真经营、对待市场客户,维护企业形象、信用的表现。

投资者如何识别“名不副实”更名行为?

刘春生建议,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点不应放在更名上,而是要去关注公司业绩以及长期发展。

董登新认为,“正如老话所讲,‘生意不好整柜台’,只会加大成本,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甚至会被投资者鄙视、轻视,放弃对公司的信任。”

董登新称,如果公司频繁更名是“破罐子破摔”,恶意为之,或者是配合短炒投机的需要,那么这种行为更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投资者、监管层的谴责。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V观财报”表示,对投资者来说,识别更名炒作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看上市公司过去的历史更名情况,在过去十年甚至是二十年间,上市公司更名次数频繁,或超过3次的,则需要警惕上市公司更名蹭热点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观察上市公司更名后的主营业务或投资收购业务占营收比重,如果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或营收占比太低,需要警惕更名的陷阱。

央视财经曾评论指出,上市公司改名成本很低,还能瞬间傍上热点,拉抬股价,很容易成为一些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良方”。改名终究不是改善和提高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扎实做好做优公司主业,让良好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投资者心中,才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正道。(中新经纬APP)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