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科创板“2021款”公司硬科技成色足 专家建议“加速纳新、加大创新”
证券日报 2021-07-05 10:13

7月1日,利元亨登陆A股市场,成为科创板第302家上市公司。在此之前,今年上半年已有86家“2021款”科创板公司完成挂牌。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科创板坚守板块定位,通过积极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上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86家公司上市

体现上市条件高包容性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坚守板块定位,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高效对接。《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86家,首发募资金额合计达708.27亿元。

86家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硬科技”成色十足,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86家公司涉及八大行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27家)、生物医药(24家)、高端装备制造(13家)等三大行业的公司数量较多。

上市公司数量的稳步增加,离不开上市条件的高包容性。董忠云表示,“在制度设计上,科创板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通过差异化安排,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通过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5套差异化上市标准,不再对持续盈利有硬性要求,为未盈利企业和特殊架构企业打开上市通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已有2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董忠云表示,“科创板的落地,让国内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创新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本支持,从而快速发展。”

研发投入和研发水平是检验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属性的硬核指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8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研发投入金额达17.24亿元,同比增长43.48%。剔除19家未公布研发人员数据的公司,剩余67家公司中,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约209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14%,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

得益于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86家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强劲,整体维持了较强的盈利水平。Wind资讯数据统计,86家公司202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254.47亿元,同比增长13.95%,实现归母净利润134.38亿元,同比增长54.92%;2021年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长89.15%,实现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266.24%。

除已上市的公司外,科创板排队等待审核的后备军也较为充足。《证券日报》记者据上交所官网数据梳理,截至6月30日,上交所科创板新增受理企业达114家。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作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明显增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治供给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者保护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预期明显稳定,市场整体生态呈现积极向好变化。

两大关键词剧透科创板改革发力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上交所第十一次会员大会指出,科创板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切实担负起了服务科技创新的国家使命,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一个全新的子市场,科创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董登新建议,科创板继续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两方面进行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应保持足量优质的上市资源供科创板筛选;内部机制方面,多措并举继续提高科创板市场化程度,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下半年科创板改革的发力点,董登新给出两个关键词,即“加速纳新”和“加大创新”。“科创板必须通过加速纳新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基本容量。毕竟没有容量的市场,不仅无法接纳大资金的进入,而且会导致投资人气不足,从而出现发展滞阻的现象”。

“此外,科创板还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董登新建议,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各项改革应走在其他市场前面,如可考虑率先取消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售规则、实行“T+0”、取消个股涨跌幅限制、延长交易时间等,进一步打好“改革创新牌”。

文/证券日报记者 昌校宇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