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基层去,发现‘功绩’里的点点滴滴。”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处长李伯祥说。拥有40年文学创作经历的陈玉福,正因为深入八步沙,坐在沙丘上、或在沙漠里,他的脑海里才出现了八步沙六老汉身影,其笔下的人物抽着旱烟、吼着花儿和凉州贤孝……
“汲取百年党史智慧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陈玉福红色文化主题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兰州召开,陈玉福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截至目前,共发表出版长中短篇作品49部,1000多万字。
图为2017年1月,古浪八步沙林场的治沙老汉(资料图) 杨艳敏 摄
“如今的八步沙,就像一条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廊一样,将甘肃古浪县以及黄花滩移民区10多万亩农田紧紧抱在怀里。”国家一级作家陈玉福说,数十年岁月如风而过,八步沙绿了。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上世纪60年代,这里寸草不生、黄沙漫地,沙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和2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万多民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过境公路、铁路造成巨大危害。
面对步步紧逼的沙丘和没有收成的沙坡地,不少人背井离乡。上世纪70年代,“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八步沙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家园,八步沙“六老汉”自发组织治沙造林。
2018年,陈玉福历时数月吃住在八步沙采访,创作电影剧本、长篇小说《八步沙》。2019年1月,电影剧本《八步沙》被《中国作家》杂志采用,同年5月,长篇小说《八步沙》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有一次,陈玉福去八步沙搜集创作素材,刚刚下过雪的季节,他穿着棉衣棉鞋,找到一个朝着阳光且没有积雪的地方,躺下来感受沙漠的气息。在陈玉福看来,正是有了这种“扎进”八步沙的采访,自己才和这里的奋斗者结为朋友,六老汉和后代六兄弟的治沙造林事迹,以及第三代青年人的作为一次次感动着他。
由此,陈玉福花费5年时间,完成22万字的长篇小说《八步沙》、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治沙愚公》、30万字的《绿色誓言——传奇八步沙》,以及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和广播剧本《八步沙》,他要为这些最普通的治沙人树碑,为他们的高尚和伟大立传。
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陈雨欣说,陈玉福在《八步沙》中以敏感的笔触捕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时代与地域特色,写出了“我爷爷”“我爹”和“我”,三代治沙人的情怀和心路历程,作品所蕴含的乡土经验凸显出这部治沙传奇独特的审美味道与现实价值。
文/中新网记者 张婧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