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15家培训机构被顶格罚款,警示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01 17:30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市场监管。据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介绍,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培训机构弄虚作假可谓由来已久。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话题“你遇到过哪些校外培训乱象?”。结果显示,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用营销话术制造焦虑、教学内容超前超标是网友遭遇最多的校外培训乱象,占比分别为26%、15%和15%。此外,有12%的网友表示曾遇到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造假良莠不齐现象……天下苦培训机构久矣。

据悉,此次重点检查查办案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比如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虚构原有价格等。有些课程原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但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依据。

在商言商,想方设法进行促销当然无可厚非,但不能违背基本的法规。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些“优惠折价”看似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实际上是通过划线价和实际售价间的巨大利差,诱导大批家长去买单,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机构的经营不是一般意义的商业行为,还与经常引发热议的教育焦虑问题息息相关。培训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将补课美化成教育刚需,严重加剧了焦虑教育,致使众多学生和家长裹挟其中,苦不堪言。在教育资源优质化、均衡化难以一蹴而就的情形下,依法规范培训机构的经营,无疑是当务之急。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明确表态,今年教育部把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对校外培训机构将从严审批、强化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了贯彻严肃治理的精神,近期相关部门连续出手整顿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4月23日,“猿辅导”因在平台促销暑秋联报课程,违规提前招生收费,以明显低于成本价格售卖课程,被北京市教委责令立即停止违规行为。紧随其后,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虚假宣传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给予顶格罚款50万元。

相关部门频频出手对培训机构进行顶格处罚,充分表明了严格规范的态度,传递出对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已进入强监管时代,警示弄虚作假制造教育焦虑“此路不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校外培训回归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本位,还牵涉到切实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变革教育评价机制等深层次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处罚不是目的,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才是关键。回归教育本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受益的不仅是家长和孩子,也有助于让培训机构彻底摆脱“野蛮生长”走上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培训机构资金托管不能“脱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8
北青快评 | 校外培训机构安全“洼地”亟待变“高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北青快评|既非“收紧”也非“放开”,别误读《校外培训管理条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北青快评 | 以严格执法破解培训机构“退费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北青快评 | 立好规矩,让非学科类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北青快评|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需要强化过程监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9
北青快评 | “天价白菜”顶格处罚的警示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7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对15家培训机构罚款3650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