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大型原创歌舞剧《汉家公主》在伊犁州文化艺术中心(伊犁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剧首次在伊犁演出,此前,《汉家公主》已在江苏无锡进行了试演,并在南京首演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2021年“文化润疆”艺术精品剧目,该剧根据西汉细君、解忧两位公主和亲乌孙、交好西域诸国,促进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等事迹创作,在回顾历史传奇的同时,致敬新时代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篇章,并以时尚现代的创排手段,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体验。
两位汉家公主的传奇,一场横跨两千年的穿越
《汉家公主》集结导演周映辰、编剧颜全毅、歌唱家吕薇、歌唱家阿不力孜·聂等国内顶尖文化艺术人才,以两位“江苏”姑娘支援“新疆”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在回顾历史传奇的同时,致敬新时代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篇章,并以时尚现代的创排手段,带给观众新鲜多样的审美体验。
歌舞剧《汉家公主》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主办,由伊犁州歌舞剧院携手无锡市歌舞剧院合作打造,北京、无锡、伊犁三地主创、演员加盟。是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扎实推进文化润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大型原创历史舞台剧。
导演周映辰表示,这么好的一部戏,这么好的一个历史人物,想要穿越到2000多年前,把主人公的精神传达到现代观众面前,需要能量特别大的演员,必须歌舞俱佳,内在气质成熟,还要有足够的戏剧感染力。《汉家公主》中,解忧公主由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吕薇扮演;乌孙王军须靡,由俄罗斯族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阿不力孜·聂扮演。
视听盛宴,带给观众新鲜多样的审美体验
民乐融合呈现是本剧音乐的最大看点,伊犁州歌舞剧院民乐队9位音乐家贯穿整场演出,带来了冬不拉、高音冬不拉、低音冬不拉、马尾库布孜、高音库布孜、斯布孜额、达乌勒帕孜鼓等当地民族乐器。
在这段史诗演绎中,舞蹈亦是不容忽视的亮点:有充满汉风古韵的纺织舞、具有独特风情的乌孙舞、体现匈奴铁骑的马刀舞、营造出热烈浪漫氛围的婚礼舞蹈等,由李进、古来再两位编舞创排,无锡、伊犁两地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共同演出。
质朴浑厚、内容丰富的汉代画像石,也被运用在《汉家公主》舞美的汉朝场景中,勾勒出亭台楼阁等中国古建筑;草原石人则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人文景观,这一元素则被应用在古乌孙场景中,成为可移动的侧幕,再结合全息纱幕投影、灯光等,营造出华丽恢弘的汉朝、辽阔壮美的塞外,呈现出一幕幕诗画意境。
《汉家公主》的服饰造型同样是华丽鲜明、色调明亮温暖。主角解忧公主出场时,身穿汉朝汉服,头梳高髻,整体是橘黄相间的明亮色调。
主演阿不力孜·聂:我就是“军须靡”
在歌舞剧《汉家公主》中,先后邂逅细君、解忧的乌孙王军须靡亦是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角色。该角色的扮演者,来自空政文工团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阿不力孜·聂接受了媒体专访。
出生于新疆焉耆,高鼻深目的阿不力孜·聂是俄罗斯族。他曾出演歌剧《克里木参军》、音乐剧《刘天华》、话剧《样式雷》等等,舞台经验丰富。独特的外形条件、嗓音条件及其“能歌善舞”的扎实功底,让导演在选角阶段就一眼“相中”。“导演一看到我就想到了这个‘王’,当下就对我说‘你就是军须靡!’”
谈到自己与军须靡这个角色的缘分,他笑言:“说实话,从我接到这个角色一直到现在,好像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反而觉得很放松,因为——我就是那片土地长大的人,虽然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但是这方水土没有变。一切都很熟悉,所以我觉得这个角色也给我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而除了军须靡之外,其实阿不力孜·聂还在剧中客串了汉皇的角色。他通过对唱腔的精心设计,用不同的声音塑造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实现了在两个“王”之间的“来去自如”。
在剧中,解忧和军须靡相处短暂却刻骨铭心。在阿不力孜·聂看来,军须靡和解忧就是“一见钟情”。大汉公主远道而来,乌孙国王设盛宴迎接且以歌舞相迎,军须靡跳的是颇具塞外风情的乌孙传统舞蹈,而解忧则是以汉家的汉宫舞与之对答。
“解忧从大汉远道而来,远离故土亲人,初来乍到一定有很多的不习惯、不适应,而军须靡与她的这一番歌舞互动,恰恰能宽慰她的不安与低落。我相信也就是在这个时刻,他俩的心也彼此靠近。”
阿不力孜·聂也告诉我们,自己和吕薇因为分别来自海政文工团与空政文工团,因为同在部队文艺战线,经常会有一起演出的机会,但一起出演歌舞剧还是头一遭,这次的合作充满惊喜,也很难忘。
《汉家公主》的重磅打造,对进一步推进苏伊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深入挖掘新疆伊犁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伊犁故事、传播好新疆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曹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