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贵州毕节脑瘫小伙苦练20年厨艺成厨师 开店卖炒鸡还资助贫困大学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5 15:52

88B5997B-3A68-4A6A-AC5D-D852A4D2AD0E.png

在贵州省毕节市,不少当地人都知道一家名叫“达达炒鸡”的小店,这家味道备受好评的小店是一名脑瘫患者开的,他还是店里的大厨。14日,厨师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他是个吃货,从小就喜欢研究做菜,从七八岁看母亲炒菜开始,他坚持自学,如今已经有20年时间。靠着自己开的小店,李湲湲不仅能自力更生养活自己,还资助了一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助残日,他还为贫困残疾人送去自己烹饪的美食,最多的时候送了一百斤炒鸡。

贵州脑瘫小伙苦练20年厨艺成厨师  

备料、颠勺、装盘……在短视频平台上,李湲湲娴熟地制作着他的拿手菜——炒鸡,以至于很多网友看到后,都看不出他实际上是有残疾的脑瘫患者。但仔细看视频的网友会发现,李湲湲在放调料、装盘时双手有些颤抖,姿势有些僵硬。

今年33岁的李湲湲在贵州毕节经营着一家炒鸡店——说是店,其实是一间只有厨房的外卖店。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此前他曾经营一家实体炒鸡店,后因为自己摔伤骨折休息了三个月,店面也转了出去。伤势好转后又遇上去年的疫情,于是将楼下无人居住的房间改造成厨房,开了一间只做外卖的炒鸡店,名字则沿用了他此前的名字——达达炒鸡。

“达达”是李湲湲的小名,出生时即患脑瘫,让达达和他同龄的孩子有些不同。李湲湲的脑瘫属于二级残疾,他说话有些慢,双手会控制不住地发抖,姿势也很僵硬,直到10多岁,吃饭都需要家人帮他夹到碗里。虽然行动受到很多限制,但小达达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当一名厨师。

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大约七八岁时他就会观察母亲做饭,自己也会跟着学习。到十一二岁时,他已经能做炒饭、青椒炒肉丝等简单的家常炒菜了。作为一名小吃货,李湲湲喜欢钻研吃,每次做了新的菜品就会给家人品尝,“家里人觉得好吃,让我觉得特别高兴,虽然我是残疾人,但也有自己的价值,那时候我就立志想当一名厨师。”

能做简单饭菜到成厨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双手止不住地颤抖,李湲湲的学厨之路非常困难,“别人可能花一两年就能学成,我要花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李湲湲说,而对于他的拿手菜炒鸡,他更是前后钻研了近10年时间,才有了现在的味道。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李湲湲炒菜做饭几乎与常人无异,拿手的炒鸡从炸制到炒制装盘,只需七八分钟即可。

主做外卖客户都是回头客 助残日曾为残疾人送百斤鸡肉

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刚开店时也曾有外卖平台联系他通过外卖送,但是考虑外卖平台提点较高,且他们嫌自己做得慢,自己后来选择通过个人微信售卖。李湲湲说,2016年他第一次开店前,微信好友只有几十个,几年下来通过客户口口相传,他微信好友已经有近5000名好友,点餐的几乎都是回头客。

作为残疾人,李湲湲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残疾人。他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除2020年因疫情原因外,近几年全国助残日,他都会做好菜给残疾人送去。李湲湲记得,2018年全国助残日,他早上5点起床准备,备菜、炒菜忙到11点,给当地贫困残疾人送去一百斤炒鸡。

516日,2021年的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14日他已和当地残联工作人员联系,因为今年人少忙不过来,他准备送蒸鸡给贫困残疾人。“我计划给20户贫困残疾人每户送半只鸡,一共送10只。”

连续资助贫困大学生3 梦想再开实体店

李湲湲说,通过开店他如今完全能够养活自己,而且除了保障自己的生活,李湲湲还资助了一名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每个月资助对方200元,至今已坚持了3年。李湲湲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每次给这名大学生转钱时,他会和对方聊几句,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这位大学生还去当了志愿者,“她放假时经常会去做志愿者,我觉得还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

如今,李湲湲的外卖生意做得不错,多的时候一餐会接到五、六个订单。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把实体店开起来。“有些顾客想到店里来,还有些原来吃过没加我微信,碰到了还问我店开在哪想过来吃,我觉得还是有个实体店好一些。”

短视频受关注后,李湲湲也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展示一些他平时做菜的视频。李湲湲说,发视频一方面是想宣传一下小店,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有残疾的朋友,一定要坚持,“虽然我们身体上有残疾,但是也不能放弃,一次做不好就反复做,别人花一年我们可以花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我觉得只要坚持,实现梦想只是时间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Qnews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张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