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7点34分,成都市成华区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电瓶车起火,致使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5个月大婴儿伤情较重。11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该小区物业了解到,该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刚交付不久,许多业主正在装修期,物业已在电梯内及小区多处张贴集中停放电瓶车告示。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因电瓶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导致的火灾安全事故频发,曾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公安部也曾发通告要规范电瓶车停放充电。对此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针对电瓶车这类关系公共安全的问题,应出台相应条例并明确详细罚则,这样一来,物业等执行机构在工作时也能有抓手进行处理。除了加强执法外,也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小区充电设备等配套设施,解决居民后顾之忧。
电瓶车电梯内突然起火致5人受伤 一婴儿伤势严重
发生事故小区为成都市成华区丛树家园小区。电梯内监控视频显示,5月10日晚7点34分,一男子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中,电梯内还有两名男子和一位抱着婴儿的女子。就在电梯门将要关闭时,电瓶车后方突然冒烟,随后开始起火,火苗瞬间吞没电梯内5人。据成华区应急管理局11日通报,现场造成电梯内5人不同程度受伤,起火原因初步认定为电瓶车着火引发,成华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现场目击群众在事发后拍摄的视频显示,抱着孩子的女子身上衣服被烧毁,全身多处被烧伤,而被其抱着的小婴儿全身也多处被烧伤。11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华西医院了解到,事故中受伤的婴儿及抱孩子的奶奶被送到华西医院救治,目前孩子奶奶生命体征平稳。另据川观新闻11日报道,受伤婴儿父亲表示孩子还没脱离生命危险,仍在重症监护室,孩子奶奶全身75%烧伤,医院曾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
物业称事前已张贴告示禁止电瓶车上楼
负责丛树家园小区物业管理的成都恒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11日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丛树家园是公司刚接手不久的安置房小区,目前很多业主还在装修过程中。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在小区公共场合及电梯内都张贴有温馨提示,告知业主电瓶车及建筑垃圾的集中存放点,平时也会有工作人员对业主进行引导。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11日从该小区所在的丛树社区了解到,丛树家园小区是新楼盘,业主们今年刚陆续入住。目前该小区物业正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5位伤者的医疗费由物业公司先行全额垫付。对于物业是否曾告知电瓶车不能进电梯,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确有告知,但仍有业主将电瓶车推进电梯。事发后,物业已对该小区进行了紧急处置,电瓶车一律不得进楼。
电瓶车“进楼”火灾事故频发 多因违规充电所致
近年来,小区内因电瓶车引发火灾的事故屡见不鲜,其中不少还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2020年8月8日,南京市鼓楼区一小区楼道内电瓶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据了解,该建筑为6层砖混结构,起火部位为该楼一楼楼道。电瓶车失火后引燃楼道内裸露电线等杂物,在楼内产生大量烟雾。主要烧毁8辆电动自行车、2辆自行车及一至四楼楼道内杂物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后该电瓶车车主卢某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2017年9月25日,浙江台州市一栋五层楼的出租屋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50平方米,此次火灾事故造成11人死亡10人受伤,起火原因为一层门厅充电的电瓶车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起火,最终酿成惨剧。
2016年8月29日凌晨2时45分,广东深圳沙井街道马鞍山社区安山四路一出租屋发生火灾。该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另有两人因逃生踩踏及不慎坠楼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共造成7人死亡。8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通报,此次火灾事故是因为电动单车充电引发了火灾。
物业人员:有业主怕丢要拿回家充 无执法权只能劝阻
11日,有媒体采访在丛树家园现场处理的成都恒泽物业时,物业表示他们也曾在事发前多次发出要求,住户的电瓶车不能通过电梯带回家,更不能充电,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他们只能劝阻。
一位大城市的物业从业者也面临同样难题。他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近年来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物业管理,都有规定要求电瓶车不能上楼,但是尚没有相关明确的罚则。平时如果在小区里有业主要把电瓶车带上楼,物业只能劝阻,“如果他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没有执法权。”此外他表示,有时候物业看到业主停放在楼道的电瓶车,也会把车推下来再告诉业主。
这位物业从业者表示,如今他所在的小区也在逐步完善配套,安装充电装置,“我们这边充电装置没有其他费用,就是电费,和在家充一样。”但他同时提到,目前业主普遍担心的是在楼下充电电瓶可能失窃,因此不少人还是选择拿回家充电。
专家:多措并举治理电瓶车“进楼”顽疾
面对频发的电瓶车火灾安全事故,2017年12月,公安部曾出台《关于规范电瓶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提到要规范电瓶车停放充电行为,公民应当将电瓶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瓶车或者为电瓶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瓶车或为电瓶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立即组织对住宅小区、楼院开展电瓶车停放和充电专项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检查发现电瓶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对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
但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查询后发现,各地对于电动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问题尚没有统一规定和相应处罚措施,仅部分地区曾对违规停放、违规充电制定明确罚则。自202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则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最高罚款5万元。据媒体报道,“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奉贤消防、公安等部门在某小区开展检查,对在楼道充电的居民开出首张200元罚单。
多年研究和实践基层社区治理的专家舒可心建议,对于像电瓶车这样涉及公共安全的事项,消防等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行政法规并明确详细罚则,比如明令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这样物业公司在执行中也能够有抓手,“物业如果发现有业主把电瓶车推进电梯,可以进行劝阻,如果劝阻不听就可以根据法规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处罚。”也有专家指出,除了明确法规外,还可多措并举进行治理。比如通过多在小区建设集中充电和停电瓶车场所,以及运用科技手段防范电瓶车进楼等。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梳理后发现,多地曾为规范电动车充电隐患,建立集中充电场所。广州市采取了“疏堵结合、多措并举”的方法,在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瓶车的同时,采取建设电瓶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落实防火分隔、动态巡防,加装简易喷淋等防护措施。上海在出台禁令的同时,奉贤南桥镇为了解决居民们电瓶车充电难的问题,拿出了260余万元,相继对98个有需求的新旧小区进行增设或加装电瓶车充电站,既解决了群众需求,又让“新规”更好落地。
山东多地则安装电瓶车禁入电梯智慧管控装置。据介绍,当有电瓶车进入电梯轿厢内,这一系统会自动抓拍图片并现场联动语音报警,同时输出信号到电梯主板,控制电梯停止运行。据济南市章丘区一物业经理介绍,小区内虽然张贴了严禁在室内、楼道停放电瓶车的告示,但效果不理想,物业通过安装电瓶车上楼梯防控系统,以期达到消除室内、楼道里充电的现象。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王朝
校对/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