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警探号丨北京警方“放管服”亮成绩单 今年以来已办理电子居住证(卡)140余万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07 18:31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5月7日获悉,为了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首都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两年来先后推出利企便民“放管服”重点改革措施52项。其中警保合作远程处理交通事故、全面推行电子居住证(卡)等许多措施在全国具有首创性,有效激发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20年全市政法系统社会测评满意度排名第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疫情期间 推出15项防疫便民举措

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华列兵表示,两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市公安局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两手抓”,公安窗口工作全面开展延时服务。

同时,创新服务方式,从交通、户政、出入境等群众企业办事的高频事项入手,创新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加急办、便捷办、预约办等方式,推出延期办理出生登记、居住证、交管业务网上自助办理、出入境证件加急办理等15项防疫便民举措,既满足疫情防控中群众企业办事需求,又最大限度减少线下接触频率,降低疫情传染风险,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市局聚焦首都公安管理工作实际,逐一整合办理要素,制定流程标准,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2019年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66%、压缩办理时限60%;2020年,又进一步精简材料43%,压缩时限25%。

清理各类证明34项,让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替代群众“跑公章”、“开证明”。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93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实现授权窗口人员直接受理、授权进驻人员直接审批,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依托“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网上公安政务服务,全面建成集信息发布、网上办理、解读回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7×24小时网上公安局,实现了户政、出入境、治安等144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同时,通州、房山、海淀等区建成智慧出入境大厅,为申请人提供了安全、舒适、便利、智能的办证环境,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解决企业“办证难”

在护航首都发展上不断展现公安作为,为解决企业“办证难”的问题,市局将治安、网安部门12个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5个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对企业“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推动建成覆盖16个区电子印章系统,切实提高了政府和企业办事效率。对无需许可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措施进行调整,助力企业商业活动全面复苏。

同时,与国家移民管理局建立“部市合作”机制,出台系列在全国领先的移民管理服务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支持北京创新发展新政落地见效。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 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市局全面系统梳理首都公安机关行政许可等7大类1215项行政职权,动态调整公示权责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

动态调整公示首都公安机关1029项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推动实现“同案同罚”。

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推行行政检查单制度,制定12个业务系统32个检查单模板,杜绝“随意检查、任性检查”。

畅通外部监督渠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公安局分中心统筹牵动市局、分局两级“接诉即办”队伍,对所有行政管理类派单逐一盯办,解决率、满意率连年提升。

实现“网上北京市公安局”等线上平台与线下41个专业大厅“好差评”系统对接,促进窗口服务水平提升。

“放管服”改革十佳案例

案例一:全面推行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卡

北京市公安局推出线上受理核发和推行使用电子《北京市居住证》和《北京市居住登记卡》的工作模式,为全国公安机关首创,是首都公安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需要,全面深化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放管服”改革要求的创新举措。

自2021年1月1日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累计办理《北京市居住证》110.3万张,《北京市居住登记卡》32.4万张,实现居住登记卡实现居住证(卡)相关业务的全程网办,并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提交的证明材料,让群众携带使用电子居住证(卡)更加方便。

“原来办实体证,群众需要先到派出所,按规定提交材料进行办理。在14个工作日后,再去将实体证取回来。”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总队副总队长张威告诉记者,在全面推行电子居住证(卡)后,凡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有办理需求的群众,都可下载北京通APP或者北京居住证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自主办理。“像原来需要的社保证明,现在也只需要在相对的选项上打个对勾,信息就可以直接共享过来了。”张威说道。

在群众在网上提交电子居住证(卡)之后,派出所会在收到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上门进行核实,确认材料没问题后,便可通过审核。“我们规定电子居住证(卡)最长是在8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审核,甚至时间可能更短。”杨威同时表示,电子居住证(卡)办理成功后,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北京通”APP,登录后点击首页“全部电子卡证”,即可查看、展示本人的电子居住证(卡)。

同时,派出所线下还保留了部分居住证(卡)受理窗口,重点为老年人和不具备线上办理条件的来京人员提供服务。“老年人去窗口也是办理电子居住证(卡),需要使用时,如果不方便,可以持办证(卡)确认单、身份证明,到全市任意一个派出所打印使用。”杨威说道。

案例二:创建接警即处警模式 推交通事故远程处理

交管局和北京银保监局联合成立了“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警保合作远程易处理中心”,对于财产损失或造成人员受伤轻微且没有存在酒驾、闯红灯等严重违法的交通事故,122接警台会安排中心专席人员,指导驾驶员通过“远程易处理”微信小程序,运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事故处理,现场拍照、车辆挪移、电子文书签字、民警盖章全程在线办理,情形简单没有争议的事故全程10分钟就能离开现场。

中心还设有保险专席,入驻了包括人保、平安、太平洋等多家保险公司。‍‍事故处理完毕之后,由保险公司的专员主动对接,直接介入理赔,‍‍大幅提升服务感受,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案例三: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网上公安政务服务新品牌

“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是北京市公安局网上办事平台,实现了多部门信息共享、公安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等多种功能。“网上北京市公安局”上线运行两年多以来,全面建成集信息发布、网上办理、解读回应、互动交流于一体的7×24小时网上公安局,逐步实现了户政、出入境、治安等144项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两年多以来,已‍‍办理网上预审核预约事项521.3万余件,‍‍警民交流更加畅通。

下一步,将不断追赶先进科学技术,在全程电子化和自助化上狠下功夫,‍‍把“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建成集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网上公安政务服务体系,‍‍为优化北京市营商环境,助力首都经济发展,高质量服务人民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案例四:建设推广电子印章 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据了解,电子印章是指电子数据表现形式的公章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名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介绍的电子印章,是经公安机关备案,比照实物印章管理的公章电子化形式。

电子印章由经公安机关许可的公章刻制企业制作。具体的企业名录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首都治安微提示”进行查询,上面公示了企业名录,用户可以就近选择。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4月,治安总队制定出台了《关于电子印章管理工作意见》,规范全市电子印章管理,建成电子印章管理系统,‍‍在全国开创了公安主导研发建设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的先河。

截至目前已制作备案电子印章30万余枚,为全市政务服务领域的电子证照、文件上签盖‍‍410余万次。电子印章优势凸显,无需携带、无需转递、无需跑腿,秒间速达、海量储存、海量管理、海量查询,‍‍挂失、注销、补发均安全高效。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效果。‍‍

案例五:创新实现外籍人才“两证联办” 保障首都“两区”建设

出入境管理总队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两区”建设发展方向,创新外籍人才签证举措,实现了“一窗办”“就近办”“上门办”,打通了外籍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示范作用,设立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窗口,使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办理时限减半,最大限度为外籍人才‍‍提供便利;在全市建立9个外国人服务大厅或窗口,初步构建了“东西南北中”布局合理、办证便捷的全市外国人签证网点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移民出入境新政配套实施细则,对“两区”重点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服务包”,根据聘用合同有效期,为外企‍‍人才签发相应期限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并且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外籍人才“零跑路”。

出入境管理总队通过创新外籍人才签证举措,不断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服务保障首都“两区”建设。

案例六:“互联网+监管” 探索占道施工监管新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交管局以“互联网+监管”为依托和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占道施工监管新模式。

在占道施工现场安装视频探头,采集占道施工现场图像视频,实时回传至视频监管平台。检查人员登陆平台,对占道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管,实时查看每个占道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对占道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是公安交管部门的法定职责,探索监督检查方式多样性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视频监管遵循“无事不扰”的原则,对施工企业烦扰最小化;改变以往“靠腿跑”的模式,使行政监管成本最低化;发现问题更加精准,使监管效能最大化。

案例七:创立涉众型‍‍经济案件报案平台  推动服务民生“大转变”

针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受害人分布各地、量大面广,给受立案及案件办理带来很大难度的实际情况,朝阳公安分局坚持为民宗旨,依托微信公众号,在全市首创涉众型‍‍经济案件报案平台。

随着上线案件增加、推广范围扩大,投资受损群体无需长途奔波前往主办地报案,无需辗转往复获悉案件进展,平台赢得了受众群体广泛认可,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平台建设紧贴实战需求,不断提档升级。网上接报、定期通报,畅通了报案群体异地报案、获悉进展的渠道;案件咨询、意见反馈,打开了报案群体消除疑惑、反映诉求的通路;信息共享、数据应用,有效提升了线索流转的综合效能。

案例八: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意见生效执行。‍‍告知承诺是指公安机关一次性公布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和需要履行的法律责任,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条件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及违反承诺的后果。‍‍意见执行第三天,海淀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按照告知承诺制,率先核发了全市第一件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2020年9月15日至今,‍‍海淀分局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落实治安管理放管服措施,‍‍共承诺审批许可特行企业38家,‍‍均在受理当日发证。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治安支队民警傅琼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告知承诺制执指公安机关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履行法律责任,办理公章刻制;申请人同时承诺符合条件及违反承诺的后果。

“传统办理需要企业提交材料,公安现场核查,企业整改,公安复查等,一般需要20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企业提交材料,如果材料合格,公安机关当场就可进行受理。其他的环节,就是在企业正常运行之后再执行。”傅琼说道。

案例九:建设全市首家出入境“智慧服务大厅”

通州公安分局在已建立全市首家出入境自助服务厅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市首家出入境“智慧服务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从“智能引导”到“一站式智能自助办理”、“一桌式智慧受理”等服务。

同时将智慧大厅、普通接待大厅、外国人服务大厅融于一体,形成全面、智慧、高效、贴心的出入境办证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的目标,赢得了办证群众的广泛认可。

案例十:全力打造集约化公安政务服务中心

走进怀柔政务服务公安分中心,整洁明亮的空间、清晰明了的流程图,各种便民服务措施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站式‍‍大厅将公安业务进行整合,从几个大厅到一站式服务,从一站式办结到一网通办,‍‍只进一个门、事情全搞定。‍

据了解,‍22个窗口可办理106项业务,实现了出入境、‍‍户政、治安、交通管理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根据办事群众较多的情况,‍‍持续开展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六不休息等延时业务,‍‍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有满意度的怀柔公安政务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赵加琪

相关阅读
即日起 在京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只需跑一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4
川渝首张互通互认居住证发放
中国新闻网 2024-08-23
购房且实际居住分值提至80分!杭州优化调整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
​第一财经 2024-06-11
北京警方为受灾群众办理身份证开通“绿色通道” 设立临时受理点 优先审、加急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5
警探号|北京警方“放管服”改革工作:“一窗通办”两年来办件量近40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6
警探号丨北京警方陆续推出24项“放管服”改革举措 累计惠及274万余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30
广东6月1日起全面推行“电子居住证”
南方日报 2022-06-01
警探号丨西站地区居住证网上可办 北京公交警方服务永不打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