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京西|“老街坊”齐发力 推进垃圾分类不松劲儿
北京石景山 2021-04-28 09:47

2021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一年来,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党建引领、高位协调、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努力实现全链条精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石景山区的“老街坊”们积极参与,他们不仅从自身做起,争当“石分大人”,还投入桶站值守,督促邻里共同养成分类习惯。更有人做起社区分类“发明家”,在家中开讲厨余垃圾减量课。这一幕幕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场景,成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要闪光点。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居民们的垃圾分类习惯已逐渐养成。

祖孙三代桶站值守 帮助邻里做好分类

一位女士急急忙忙走到垃圾桶前,正要把装着矿泉水瓶子的塑料袋投进“其他”垃圾箱里,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儿走过来劝止。“阿姨,塑料瓶应该放进可回收垃圾箱里,感谢您配合。”

正要投放垃圾的居民一愣,赶忙解释,“我一直注意垃圾分类,这回是着急有事,没来及分开,谢谢你提醒啊。”

提醒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男孩儿叫刘咏新,是一名初中生,当天,他和妈妈、奶奶祖孙三代一起在社区桶站值守。“在学校里老师已经给我们讲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实践,帮着邻居一起分垃圾。”刘咏新高兴的表示。

这一幕发生在金顶街街道金三区。74岁的奶奶孙学琴表示,自己是一位老党员,垃圾分类是一件大好事,对小区和家庭都有好处,就带着孙子和儿媳妇一起来桶前值守了。儿媳徐琳表示,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全家一块值守,也可以让孩子来感受一下垃圾分类的好处。

金三区社区书记田玉茁表示,一家三口祖孙三代在桶前值守是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给社区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自2020年5月1日开始,金三区广泛发动老党员,在职党员、团员,居民志愿者等值守桶站,垃圾分类志愿者由3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

据了解,金三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除了全家上阵桶站值守外,还涌现出不少社区分类达人。居民郭宝英用两个塑料袋和几个小夹子,就把一个普通垃圾桶变成了一个分类垃圾桶。这个“小发明”别看简单,却很实用。两个塑料袋在桶里各占一半,一边专门放厨余垃圾,一边放其他垃圾。居民王淑华利用废弃果皮蔬菜制作环保酵素。橘子皮制作的酵素有橘子香味,可以做空气清新剂。蔬菜做的酵素可以浇花,刷马桶。现在,王淑华还带起了学生,邻居们跟着她一起学做酵素,实现了厨余垃圾减量。

“小巷管家”让冬奥社区 更加整洁靓丽

“请您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谢谢。”在广宁街道“冬奥社区”——高井路社区的桶站前,小巷管家张凤云耐心地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单位退休后,我就一直想在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张凤云说,2018年初,经绿憬小巷管家志愿者招募,她加入了广宁街道“小巷管家”志愿者街巷服务团队,开始为社区服务。“我在社区桶站值守,不仅可以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也为提升冬奥社区形象做了贡献。”

在做好桶站垃圾分类监督指导的同时,张凤云还参与了高井路1100米长商业街区的巡检。按照冬奥社区公约的要求,维护路面两侧的环境卫生。随时捡拾地面、花池及绿地的垃圾烟头;把散乱的共享单车码放到指定停放区域;规劝商户清理门前堆物堆料及违规广告等。

在巡检工作中,对于一些能自己处置的小广告、暴露垃圾等问题,她在第一时间处置。在对有问题不整改,规劝不配合的商户,她进行有针对性地耐心劝说。面对个别商户态度强硬,不愿配合,甚至出言不逊的情况,张凤云劝说地口干舌燥也没有打退堂鼓。今天说不通,明天去,明天说不动,就后天去。经过一次次地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商家收回了门前堆物。“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街巷环境一定会越来越整洁,我们的冬奥社区也会越来越靓丽。”

据绿憬志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广宁街道各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心专门组织了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培训,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背景意义和分类方法等内容,小巷管家志愿者们经过培训,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桶站值守工作中,为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和居民的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区桶站升级 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方面,居民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垃圾分类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完善。这几天,八角街道建钢南里社区西院的出入口,一座时尚的“分类驿站”吸引了来往居民的注意。这是八角街道在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设立的“智能式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实现了对社区生活垃圾全品类的“一站式”管理,在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垃圾异味不再外漏。

只见垃圾分类驿站主要由垃圾投放区、功能区、洗手区、宣传区四部分组成。居民可通过“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卡”刷二维码开启投放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及积分,也可通过箱体上对应投放口的按钮开启投放门分类投放垃圾。方便智能的投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扔垃圾要先去摸盖子、一只手扔垃圾不方便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驿站内还设有满溢、烟感报警,当垃圾桶达到80%容积,及其内温度达到70℃、出现明显烟雾时,就会通过手机客户端向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发出探测预警,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据建钢南里社区党委书记屈璠介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前期的宣传引导,社区由最初的5处垃圾投放点合并为1处综合垃圾回收站,腾出2个车位和一处阅报栏空间,“撤桶进站”后的改变让居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智能垃圾箱分类明确,设备投放操作很简单,老年人也一样能熟练使用,把不同的垃圾放到不同的箱子,还能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小区内看不见垃圾,大伙儿都愿意参与进来,为环保出力,让社区生活环境更美。”刘阿姨高兴地为社区垃圾分类新装备点赞。

多方参与 推动分类习惯逐步养成

据了解,过去一年来,在推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中,“老街坊”们一齐发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街道牵头、社区组织,全区共有近7000名居民志愿者自发参与桶前盯守,从宣传到引导再到监督,居民的分类习惯已逐步养成。

同时,垃圾分类宣讲团成员利用周末、假期等业余时间,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开展社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分享会,影响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在争当“石分达人”活动中,居民足不出户线上打卡获得积分,线上参与积分换礼、抽奖互动、志愿报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倡导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分类知识方法、引导更多“身边人”养成分类好习惯,每日参与分类打卡的活跃用户近3万人。

全区9个街道所辖344个居住小区,通过优化选址、更新容器、加装雨棚拉环等措施,合并升级、改造建设分类桶站3072处,建成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282处,打造分类积分与回收驿站98座,基本满足辖区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需求。9个街道全部完成再生资源中转站建设任务,依托主体企业及三方服务公司,逐步扩大全品类再生资源回收服务覆盖范围。

此外,还率先完成居民区小型收集车辆规范更新,按照每100户2000元标准,以物业单位为主体完成车辆购置、统一涂装与标识,各清洁站停止敞口车辆作业,其他垃圾收集环节全部实现100%密闭化作业。

历经一年时间,在石景山区多个部门和全体居民共同参与下,全区生活垃圾总量持续下降,居民厨余垃圾分出率大幅提升,各品类垃圾实现分类收运处置,全民参与源头分类减量的格局基本实现。

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昌平丨花样多,效果好!昌平区多元活动推进垃圾分类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8-28
城管部门开展巡查执法 确保垃圾分类稳步推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8
左家庄街道细化考评方案深入推进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海淀街道多角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学生志愿者社区值守推进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大兴丨铲冰扫雪齐行动 垃圾分类不松懈
北青社区报大兴版组 2023-12-18
顺义丨天竺镇用科技力量助力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养成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组 2023-12-04
争做绿色生活好市民 石景山“老街坊”志愿者践行垃圾分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