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初心季》上期节目,再现了土地革命由星星“火种”逐渐燎原全国的那段历史。本周,节目将带领观众踏上漫漫“征途”,以视听方式去感受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史诗——长征。
一组日记还原遵义会议的日常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也为了实现自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北上抗日主张,决定退出中央根据地,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此后历时742天的万里长征。
本期《见字如面》选取了红军教员何滌宙连续10天的《遵义日记》。如战士们初到遵义,去逛街的见闻,“整起队伍,齐着步伐,从新城到老城,从大街到小巷,将遵义走了个遍”。日记还特别描摹了当地百姓第一次见到到朱德和毛泽东的情形,“丁字路上人多到挤不动了,都是想看朱毛是怎样三头六臂的群众”,大家发现“毛泽东原来是个白面书生,”而非国民党反动派所画的“那样青面獠牙的”;有的群众看着毛泽东和朱德从前面经过,却没认出,问道“朱毛来了没有”,使得何滌宙在日记里只好感叹:“只怪我们的毛主席、朱总司令,为什么不坐四人轿,不穿哔叽军衣,竟使群众当面错过”。
由演员张晞临娓娓读来的这组《遵义日记》虽只是一些日常小事,读起来却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去回望那段历史,并从中感受到当年红军秋毫无犯进遵义的军容军纪和群众夹道欢迎红军的热烈气氛。
木板上的“割麦证”见证红军的群众纪律
遵义会议后,红军以更加灵活的行军和作战,接连打了几场胜仗。但北上抗日的路线还是被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围追堵截着。红军被迫灵活应变地选择行军路线,进入川西北地区。
今天的川西北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但在当时,却是个文化陌生、异常艰苦的地区。然而红军最后不仅安全通了过里,而且留下了一路美谈。这跟他们的初心有关,也奠定了胜利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法。
1935年8月,长征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到达松潘地区的毛尔盖。这里是藏族聚居区,也正值青稞成熟的季节。老百姓因为不了解红军,全都早早地避开了。急需粮食补给的红军,面对满地成熟的青稞,就自己动手把青稞收了。为遵守群众纪律,红军总政治部专门规定,每个部队收了哪块地,必须在田头立一块“收麦牌”作为“割麦证”,上面写着部队所收粮食的数目,等青稞地的主人回来后便可以拿着木牌,向任何一支红军部队兑换粮款。
2011年,毛儿盖克藏村村民在自家房屋下发现了一块写有汉字的木板。后经确认,此木板即是当年红军留下的“割麦证”。70多年过去了,木板上的文字仍依稀可辨:“我们在这块田内割了青稞一千斤……这块木板,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苏维埃政府,都可兑取与我们吃你们青稞价值相等的银子、茶叶或你们所需的物品……”短短137个字,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严守群众纪律的优良作风。
长征日记再现茫茫草地跋涉奇迹
没走过泥淖难行草地路,难知长征的艰苦。爬雪山、过草地,原本就是红军长征经历的最艰难阶段。走进雪山草地这样的“生命禁区”、“死亡陷阱”,许多年轻的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期节目里,由演员冯嘉怡带来的红军谢扶民《草地行军六天的缩影》,从亲历者视角,带领观众走回到那段步履蹒跚且又悲壮惊世的历史。
这篇日记记录的是1935年8月,由谢扶民任团政委的红三军十三团,在长征途中由松潘草原进入茫茫大草地时的情形。
“一片漫无边际的青黄大地,根本没有路……沿途都是陷泥坑,不注意一脚踏进泥坑里去,咕的一响,稀泥水就会漂到你的鼻子尖。有的陷进去以后要同志们帮忙,很久才能拔出来。如果两腿都陷进去,会越踩越深,连你的头发也会陷进去。”
这样的画面,不禁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除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还要应对粮食的匮乏。青稞不够吃,还得四处寻找能吃的野生植物,把“野葱和草根与青稞麦合在一起煮汤”就是一顿美餐。条件困苦,但是战士们依旧不乏乐观精神,为终能吃上一碗炒过的青稞麦而满心欢喜并互开玩笑。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铁流二万五千里,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谱写的英雄史诗,也是中华民族在自己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的巍峨丰碑。它震撼了世界,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本周六(20日)21:20,黑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播出的《见字如面·初心季》第四期节目,通过文字重走长征路,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来源/中国网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