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客观看待社会心态挑战,提升治理效能
光明日报 2021-03-19 11:00

社会心态代表了全社会的心理感受、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是民心民意的晴雨表。了解社会心态,不仅对于了解社会热点和公众情绪非常重要,也是化解潜在社会矛盾、夯实社会心理基础、维护安定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主流积极健康、明显向上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成色、幸福感的暖色、安全感的底色明显提升。但近年来一些恶意伤人案和报复社会案等负面事件的出现,也说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若干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有必要予以重视。

举例来说,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心态调查显示,居民对国家治理效果评价较高,但居民生活情绪中负面情绪与正面情绪交织,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悲观、不满、浮躁情绪突出,而生活压力感是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养老”和“看病就医”是城乡居民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在法治国家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个人协商、打官司和上访等较为理性的方式来解决不公平事件,但当前民众认为最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群体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等,因此需要继续高度重视社会群际关系,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努力塑造积极社会价值观,化解消极情绪根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良好的社会“黏合剂”,具有降低社交成本、减少矛盾冲突、维护和谐稳定等多种功能。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核心动力,也是个体在社会认知情绪行为的基础。科学的信仰是缓解社会焦虑的路径之一,在全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要增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提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涵养理性自信的大国心态。

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让每个公民都有尊严、受尊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主动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解决其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完善对群众的信息反馈机制,实行人性化、透明化管理,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公共服务提升、结对帮扶困难人群等惠民行动,让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更强、认同感更高。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补齐发展过程中的民生短板,持续加大改善民生政策力度,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

精准分类化解高危群体,消除心理健康隐患。要让心理服务全面覆盖重点人群。例如,努力降低农村居民社会疏离感。由于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观念差异以及主观体验与客观现实的冲突,农村群体更易产生心理危机、更难获得心理援助。可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采取心理广场、心理周、讲座等群众易接触或接受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社区氛围,提高居民归属感,降低社会疏离感。再比如,努力提高无业失业人员的生活价值感,提高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感。制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或志愿服务政策,使老年居民重新参与社会活动,塑造和谐人际交往关系,降低孤独和压抑感,通过组织老年心理健康讲座或团体辅导,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提升社会心态。加速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形成心理评估、心理健康辅导、危机干预等配套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基层心理健康平台。从婚姻家庭、不良情绪、疾病预防等话题切入,以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开展,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社会心理服务站点。二是以科学普及为基础,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居民科学认识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避免社会偏见与刻板效应对病患产生不良影响。三是以个体咨询为手段,提供有力社会支持。建设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坚持全民心态涵养提升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培养专业性更强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文/王明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取得进展 | 试点地区近95%中小学设立辅导机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朝阳区望京街道为居民提供线上心理健康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0
苹果园街道:守护绿码 让心理健康“疫”路畅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6
开通13条心理服务热线 推线上课程 丰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2
用“心”进行心理指导 这个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很用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4
北京昌平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正式启用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2022-01-20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减压系列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5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国男性公平感高于女性
中国新闻网 2021-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