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全国最高金额!勾兑盐水制售假药经营者被判赔7010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7 17:51

勾兑灌装盐水宣称能“包治百病”,制售假药经营者最终被判赔约7010万。据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此前消息,有三百余名老人在此案中受骗。3月17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该案为2020年度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的一个案例,是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判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最高的消费公益诉讼案件。

勾兑灌装盐水在国内销售 引诱老年顾客购买

据常州市人民检察院2020年10月12日官网消息,2017年年初,被告人谢某伙同郭某等人,成立强盛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上海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先后4次以进口食品名义购进该公司在美国生产的“大盐湖水”共3万余瓶,在国内销售。同时,谢某另注册强盛老顽童旅游公司、强盛汽车租赁公司等公司,专为顾客提供免费旅游等服务,引诱老年顾客购买“大盐湖水”。

谢某、郭某等人自行勾兑、灌装大盐湖水饮品,并通过强盛生物公司及其门店对外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宣称大盐湖水饮品为“金能量”,含有81种矿物元素,口服“金能量”能改善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症状,外用“金能量”能改善湿疹、皮肤瘙痒等各种症状,共计取得销售收入23368530.5元。为推销勾兑灌装的大盐湖水,谢某一伙组建数十人推销团队,号称火箭队、雄鹰队。他们多为具有大专文化以上的年轻人,编制宣传手册、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以“金能量”作为产品名称,由郭某等人扮演专家在总部及门店演说授课,招揽顾客。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消息称,案件调查中发现,有41人在服用金能量大盐湖水后有腹泻、出虚汗、胃疼等不良反应。

后经检验认定,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大盐湖水的成分具有其宣称的功效;该产品中主要成分镁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正常摄取,非镁缺乏者不需额外补充,且长期或高浓度服用该产品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产生腹泻等肠胃道疾病,甚至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宣称“包治百病” 三百余名老年顾客被骗

“他说能治病。你肝不好,就治肝,有反应;你喉咙不好,就治喉咙。”一受骗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消息称,涉案受害人有305名老年顾客,最少的花了一万多元,最多的花了13万元。

据犯罪团伙主要成员、负责宣传及培训业务员的王某供述,他们的销售模式是,第一步,通过小礼品吸引老年顾客,了解他们身体基本情况,对症解说。第二步,再发送小礼品及免费理疗等项目,服务好顾客,增进感情,吸引顾客常来店里。第三步,筛选出经济条件较好的顾客,通知去公司总部开会。第四步,在总部会议上,宣传金能量大盐湖水产自美国大盐湖,有锌、铁、铬等元素,可以补充人体缺少的微量元素,达到治疗人类疾病的效果。第五步,发展老年顾客为“宣传大使”。而“宣传大使”的优惠待遇是——先期免费服用产品,获得奖励金,即交2000元试服保证金,一周内返还现金2100元,再过四天后参加总部会议,会场上再退还2100元的保证金。

从谢某一伙推销金能量大盐湖水开始至案发一年间,先后有30多位老年顾客自愿加入“宣传大使”行列,他们的现身推销,招引来很多老年顾客。最终,滚雪球般滚出305名顾客购买金能量大盐湖水。

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认为,谢某、郭某、强盛生物公司等虚假宣传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利益,构成欺诈,应按照消费总价款的三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三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法院判赔7010万

2020年12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决被告赔偿消费者损失7000余万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就欺诈销售行为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此案是常州市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法院认为,谢某、郭某等人在制作的产品说明书上虚假宣传治病效果,强盛生物公司利用其销售保健品的网络对案涉产品以传销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销售,上述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侵犯了不特定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判令谢某、郭某、强盛生物公司等按照销售额的三倍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共计70105591.5元。涉案公司股东在各自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点评称,长期以来,消费者主要通过单独提起诉讼的方式取得惩罚性赔偿金。但是,有些不法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因产品价值不高,消费者诉讼意愿较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经营者的不法经营行为。

本案是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判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最高的消费公益诉讼案件。案涉“金能量”大盐湖水产品销售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涉及不特定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检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诉讼,人民法院以销售额为基数,判令经营者支付惩罚性赔偿金,不仅有力惩处了不法经营行为,也减轻了消费者的诉讼负担。在赔偿金执行到位后,消费者可凭消费证明材料向有关机关申领赔偿金,赔偿金有结余的,还可用于其他消费公益目的。本案对探索消费赔偿性公益诉讼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夕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明知已过保质期还“知假买假” 能否获得退一赔三?法院:支持“退一”不支持“赔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涉食品知假买假能否“退一赔十” 最高法明确应以“生活消费需要”为支持范围
法治日报 2023-12-14
食品知假买假能否“退一赔十”?最高法明确回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11-30
辽宁沈阳一人非法销售假药 当庭悔过并支付十倍公益损害惩罚性赔偿金
法治日报 2023-03-29
中国检察机关2022年督促查处销售假药和走私药品539种
中国新闻网 2023-03-15
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被告湖中放生2.5万斤鲇鱼被判赔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3
经营者改生产日期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法治日报 2023-01-02
起底“养生基地”免费旅游骗局
检察日报 2022-1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