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表示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把就业放在之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2 07:52

总理记者会

3月11日下午3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步入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注意到,总理共回答了11个问题,涉及就业、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目标、门诊费用异地报销、香港选举、科技强国、中美关系、两岸关系、民生问题、新发展格局等。针对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

就业形势

新增城镇就业目标1100万人以上

就业是整场记者会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李克强说,去年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李克强表示,我国去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李克强说,所以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

“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李克强说,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确定的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李克强说,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同时,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

此外,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李克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

经济目标

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

有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中国GDP增长目标为6%以上,但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

对此,李克强表示,中国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李克强说,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

李克强表示,我们不是在定计划,而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李克强说。

李克强说,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中国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李克强表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科技发展

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就推动科技发展问题,李克强表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李克强表示,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

李克强说,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谈及创新,李克强表示,创新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全社会”口径下的研发投入。

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

同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李克强表示,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对外开放

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

“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

李克强说,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

李克强表示,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

“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此外,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

疫情溯源

需要各国加强合作 持续研究

针对美方质疑中国疫情缺乏透明度等问题,李克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能够尽快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

同时,李克强也表示,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中美关系

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

在被问及中美关系问题时,李克强表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李克强说,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此外,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李克强表示,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

他最后表示,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

民生

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 治病少一点负担

针对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

他说,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

教育

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李克强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提到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

对此,李克强表示,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

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李克强说,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医疗

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

会上,李克强谈到,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

今年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

“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有记者提到,虽然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很多人在外出打工或者异地养老的情况下,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对此,李克强说:“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

他表示,今年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

“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

养老

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

李克强提到,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李克强在发布会最后表示,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

关注

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在被问及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一事时,李克强回应称,接下来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李克强直言:“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李克强表示,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

此外,针对两岸关系,李克强表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李克强表示,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高语阳 孟亚旭 董鑫 蒋若静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李克强同志生平
新华社 2023-11-02
李克强在福建考察
央视网 2022-07-10
“今年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 总理两个小时回答13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2-03-11
“今年是我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总理两个小时回答13个问题
政知见 2022-03-11
六百字速读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澎湃新闻 2022-03-11
持续两个小时,李克强第十次总理记者会回答13位中外记者提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1
两会闭幕后,李克强马上开会部署这件事
中国政府网 2021-03-16
将近两个小时、11个问题,总理记者会上的几个细节
北京头条政知见 2021-03-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