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记 | 通州留京过年的社区工作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2-10 19:04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信仰。但是今年,面对局部疫情,许多社区工作者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全力协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通州通运街道各社区,都有着甘愿留京过年的“新通运人”。社区楼门长:周治国,河北人。他是通运街道紫荆雅园16号楼251单元的楼门长,近期获得了通运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2020年度社区益星榜样人物。来京打拼20多年的周治国今年最该回家陪陪老母亲过节。他的父亲去年刚刚去世,年迈体弱的母亲和弟弟一起生活。他本来打算今年回家陪母亲过年,然后接母亲接到身边居住,然而疫情改变了他的决定。“这个春节对我来说挺心酸的,父亲去年12月过世。老家有头七、三七、五七、百天,第一个春节和初三讲究上坟祭拜去世亲人的风俗,由于疫情的影响,我选择留京过年,在北京祭拜天堂的父亲。”周治国说。留京过年的他,和以往一样在社区防疫、垃圾分类、站岗执勤、治安巡逻等工作中少不了他的身影。

养老护理员:续平霞,山西人。续平霞是静心养老敬老中心的护理员,2020年1月21日开始,由于疫情她所在的养老中心开始实行封闭管理,直到2020年8月1日结束封闭管理,她们没有迈出过敬老院的大门。今年2月10日,由于疫情她不能接触外人,隔着大门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拍摄了她的图片。据敬老院的李院长介绍,续平霞她们小组悉心照料3个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位完全不能自理的95岁老者。“去年就由于疫情,护理员们大半年没有出过院子,每天为老人洗漱、喂饭、清理个人卫生,她们没有一句怨言。”今年1月6日敬老院又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包括家属都不能进院子探视,只能通过视频了解老人的情况。 两年没有回家和亲人团聚的续平霞,又开始了过上了封闭管理的模式,悉心照料着这里的老人们。

物业维修工:张树峰,河北人。2月10日上午,张树峰(左)和同事在武夷花园牡丹园23号楼西侧维修下沉的路面,这是他在北京过的第17个春节。“我来到这个小区上班17年,春节就没有回过家,往年都是老婆和孩子来京团聚,今年受疫情影响她们也响应政策,留在老家过年。” 张师傅说,目前临近春节小区里的路面维护,水暖都由他和留京的4个同事承担。明天大年三十儿,张师傅早晨8点值班到夜里12点,只要社区居民打来电话,他就要第一时间去处理居民遇到的问题。

社区菜店老板:李明,黑龙江人。“今年留京过年的人多,我得把蔬菜备足了。”在武夷花园牡丹园开着社区蔬菜店的李明说。他在这个社区经营蔬菜店已经13年了。

物业经理:杨广义,河北人。今年,在通运街道京贸家园物业公司像杨广义一样,选择就地过年的职工有30余名。为了给大家创造新年安全的氛围,他和留京过年的同事在抓好防疫的同时,将小区楼道里停放的1000多辆电动车全部清理到楼下。“我们会在大年三十儿下午组织留京人员一起包饺子,晚上6点开始就陆续上岗值班了,一定要保证小区居民能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杨经理说。

医务工作者:赵明立,内蒙人。赵明立所在的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潞城镇属地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潞城镇北片区、通运街道和潞源街道辖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和核酸采样任务,以及通运街道辖区居民疫苗接种工作。赵明立的妻子也是一名留京过年的医务工作者,“疫情更需要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今年号召大家就地过年,我们俩口子就决定留京,并将4岁的孩子送回内蒙老家,男孩特别黏我,但年底事儿多,实在是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赵明立快人快语。

运河广场保安:蓝学富,黑龙江人。蓝学富平时在老家以打零工为生,但是由于疫情老家的工作也不好找。2020年8月,他在通州运河广场开始从事保安工作。蓝师傅本打算在北京工作的话,下班后还可以逛逛景点,去年出现了疫情,目前,他连天安门广场还没有去过。“今年闹心的疫情又来了,我就响应号召就地过年,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看看天安门。”蓝师傅说。他每天都要在运河文化广场值班,为游客测量体温,随时提心大家注意防护、戴好口罩。

保安队长:何亚东,湖北人。通运街道紫荆雅园安保队队长何亚东,来北京13年一直在中保伟业从事安保工作。今年由于疫情他又主动放弃了回家过年,每天在社区里巡逻;大门口测温;楼门消杀,配合社区和物业做好安保工作。

社区志愿者:黄佳怡,湖北人。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黄佳怡被隔离在湖北老家,直至3月末湖北解封后才返回北京。在湖北及返京后隔离期间,黄佳怡收到了来自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和单位的关怀,这令她感动不已。 返回工作岗位后,黄佳怡积极联系社区居委会,带领员工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宣传工作。今年1月,全国防疫形势依然紧张,已经半年未回过家的她决定响应在京过年的号召。她说:“减少人员流动,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是我们的责任,疫情虽然改变了过年的地点和方式,但改变不了对家的思念。”

社区工作者:方宇鹏,河北人。北京交通大学挂职通州区通运街道办干部方宇鹏,2020年12月18日开始,就没有回过海淀的家,一直吃住在单位,每天处理疫情相关工作。“大年三十儿我值完班,就可以回家看看40多天没有见面的儿子了。”他开心地说。年后,他又将投入通运街道疫苗接种工作,负责接种点的服务保障、秩序维护等工作。

社区工作者:李川,河北人。2019年硕士毕业后,李川就在通运街道办事处从事党建工作。今年是她上班的第二个年头,受疫情影响,选择留京过年。李川的父亲在河北医院工作,母亲也在政府机关,春节期间全家三口都安排在单位值班,父母对她不能回家团圆也很理解与支持。李川说:“我觉得留京过年也是一种锻炼和成长,也别有一番滋味。”虽然不能回家,但街道、社区为她们营造了浓浓的年味,同时,她在工作之余还自学了炖肉、蒸馒头等新技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耿蕾

相关阅读
上海:年轻社区工作者怎样克服“本领恐慌”
解放日报 2024-07-05
两办发布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 2024-04-10
北京密云:居民突然晕倒 社区工作者及时送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6
北京视点 | 大风降温 通州社区工作者为值守人员送御寒物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9
北京视点 | 15位社区工作者的抗疫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8
朝阳封闭小区里社区工作者的一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3
图记 | 通州留京过年的社区工作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2-10
通州丨疫情“风眼”之下,记录四员厅社区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瞰中仓 2021-0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