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就是年少时天天想离开,而长大了却又想回去,但已是回不去的地方。对于远离故土的游子来说,都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是深入骨髓了。十八岁那年,我离开故乡,到异地他乡谋求发展。四十多年过去了,少儿时期的一些往事,仍记忆犹新!尤其故乡的过年,亲切得让我回味与眷恋。此时此刻,情不自禁让我勾起了儿时过年的那些事,快乐的时光让人留恋!
过春节,是我们古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农村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小的时候,对过年有着特别的奢望,总是在盼望中焦急等待着,有最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有新鞋穿、有新帽戴,还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和姨姨、姑姑,他们给得红纸包。
“平时忙种田,年底忙过年”。在农村,因为忙忙碌碌了一年了,只有到过年时才能轻轻松松。每年进入腊月开始,处处充满浓浓的年味。亲帮亲、邻帮邻,整个村庄被深厚情谊充盈着!
当年的农村,生活是简陋,但日子过得很充实。再穷的人家,过年都会给孩子们扯上尺布,做一件新衣服,先放着,到过年时穿着摆显摆显。
过年最重要的是置办年货了。无论经济条件是好与不好,家家户户都会想方设法、各尽所能,多办点年货的。像我家,每年从这时起,爸爸妈妈就要准备年货了,有一些自己家里做的,还是一些要到外面去买的。
——最先做的是制冻米塘,当地人叫“压(读客)米胖糕”。要把那些事先备好的糯米,在水里浸泡一夜,然后放到饭甑里,蒸成糯米饭,如数量多时,还要分成若干次蒸。随后把糯米饭倒到笸箩里并铺开,搬到太阳底下晒晒。
压“米胖糕”的那天,妈妈要很早就去了“灶底”(厨房),先把糯米饭炒好——把糯米饭和事先准备好的沙(坚硬的细沙,洗干净后,再用油炸过;炒落花生、番薯片也要用)一起倒入锅里,两样拌着炒。火候拿捏最为关键,否则,不是夹生,就是烧焦。先烧旺灶膛,将晒好的糯米饭倒到锅里,用锅铲反复搅拌,炒到米粒变黄即可,当地人称之为“炒米胖”。如用菜油来炸,吃起来味道会更好。有时也要压点番薯丝、番薯片糕。也有几年,要炒点芝麻,压点芝麻糕。
等到中午时分,又要熬饴糖(当地人称之为“成糖”)了。早先年间,是用煮过番薯片的水,因里面含有少量糖分。每次都不倒掉,存放在一个钵头里,要用时再拿出来。
——熬饴糖是切糕的关键,老了,硬梆梆,切不开;而嫩了,黏度不足,容易散开,不能切。熬前,要放适量的红糖,以增强甜度。要文火慢炖,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糖的老与嫩。熬到融化成黄褐色,咕嘟咕嘟地冒泡了,可以熄火灶膛的明火,以炭火之余温,慢慢熬。等到泡泡都熬得鲜黄透亮,便用筷子蘸上一点点,用大拇指和食指粘上一滴,轻轻地开合拉下,看一下,如是细,还不够,若是粗,火候恰好。这时,舀一勺肉油放进去,以增其香!
——后来的日子,板桥有个亲戚,是专门熬饴塘(麦芽塘)出售的,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送点过来,给我们用用。
夜幕降临,吃过晚饭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家人又开始新一轮劳作了。有的时候,会叫上上铺“长生”姑父,过来帮帮忙,指导指导。这时,妈妈就把那炒好的“米胖”,倒到锅里去,再锅铲用力搅拌……搅拌透了。之后把它舀出来,倒入面板上的“米胖糕盒”中,用锅铲将其铺平。随后,大人用木制的桩(为之特制的,底面为长方形),前后左右不停地用力向下压,直至压实为止。随后将“米胖糕盒”小小心心地拔出来,用这“盒子”拿来做下一遍,如此反复。
刚做好时,不能马上就切,稍微放一会儿,太干不行,太湿也不行,于是时不时用手去摸一下。如行的话,把事先准备好的那块木板放到上面,用菜刀靠牢木板的一边,从前往后切开,切成一条条宽度大约三四公分长条。再就是用二木板(其中一块是前面用过的),一手一块,夹紧,往内用力,然后轻轻地敲打敲打,使之四边坚实、平整,拿起来上看看、下瞧瞧,“差不多了,可以切了!”——最后就是切片了,此人刀工务必非常要好,早年间都是由奶奶来做的,后来的日子,就由妈妈来做了。
这种时候,我与大妹就在这香甜的气味跑来跑去,拿起刚刚切好的,放到嘴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着,回味无穷!——到此,算是“全线”完工了,但已是深夜,洗洗睡。不过第二天上学就要迟到了!
——次日一早,爸爸要把它放到酒坛里去,如果酒坛放不下,也放些到米瓮去的。坛、瓮下面都要放些生石灰,可以吸收里面的水分,这样做,更容易长时间保存。
当年的农村,春节招待客人都是用“水酒”的。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都要做些糯米酒,酿制一些甜酒酿。
酿酒,先要有甜酒药(酒曲),我家一般都买来的。当年村里也有些人是自己做的,像海莲姑姑、正昌娘娘,她们有时也会送点过来。
——随后的日子,妈妈也学着做。后来才知道,主要是配方问题,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的。先把糯米弄成粉,将采回来、洗干净的辣蓼、桑树叶、马鞭草和鼠曲草,放入石臼中捣碎,然后放入糯米粉,再放一点点老酒曲(一般都是上年的)进去,加入适量的水,拌匀、搓揉成团,再做成小汤圆一样。在边上看的小孩,也会力所能及会帮着做点事。至此,即可放入吊篮里发酵了,上下还得用稻草盖上和垫上,使之保持一定的温度。
做酒,即是酿酒,先将糯米浸上5—8小时,放到饭甑里,将之蒸成糯米饭。随后,将糯米饭倒到筲箕里,待凉透后,倒入容器,我家都用大脸盆或大钵头。每铺一层饭,撒上少量的甜酒药,最上面一层,在撒酒药的同时,也要撒上少量的温开水。每做一次酒,大概需要四五克左右酒药。压压实,中间挖出一个小孔,看看有没有发酵,也可以让酒冒出来,用盖子盖上。——再把事先准备好箩筐,下面铺垫一层厚厚的稻草,放到里面去,上面再用旧棉袄、棉被盖上……这样酿出来的酒,村里人叫它为“甜酒酿”。
“甜酒酿”酿好后,把里面的酒糟捞掉,按照酒与水1:3、1:4……的比例(比例也越大,酒精度越高,酒性越强),把凉后的白开水倒进去,再把它倒到老酒坛里,让它继续发酵,把坛口用粽叶把它封上,上头再加盖一层黄泥。这样做出来的酒,村里人称之为“水酒”。为此,好多人家,都用毛竹筒做了一个“酒吊”,等到过年时再吊出来用。
那个年代,在农村里,好多人一年到头难得喝一顿酒,去拜年,就意为着去喝酒了,每次都想多喝点。当年喝酒没有杯子的,大家都用蓝边碗(碗口特别大,上边印有一条蓝线,那时家家户户都有)来喝的,喝干了再斟满,一碗接着一碗地喝……让隔壁邻舍看到了,也要过来陪陪,人越喝越多,划拳猜子,谈笑风生,有时要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因这样,家家户户每年都要过年之前,做好多好多的水酒,用来招待人客。少则二三坛,多的四五坛,有些人家还会做更多。
过年,要办些糕点、塘果、落花生、瓜子等年货。落花生、瓜子,主要是用来招待拜年人客。像芙蓉糕、鸡蛋糕,因糕与高是谐音(年年糕——年年高),于是成为拜年的必须品,因是用草纸包的,大家叫它为“草纸包”。招待客人的“糕饼子(鸡蛋)茶”上,也要需要摆放这两样糕点。其他的糕点,像糖枣、香酥、云片糕也要买些。
——不像现在,商品供过于求,那时是供不应求的,还要定量供应的,像火柴、糖、肥皂这些,都要凭购货证买的,于是大家必须要早早就要准备了。
因壮劳力白天都要出工,这些事都有家里女人做的。乡亲们拎上竹筐或篓子或筲箩(竹制盛器,当年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购物时都用它的,是非常环保的),要早早去周家合作社排队。当天会有很多人还是买不到,还得改日再去。那些买到的人回家后,都会说:“我今天买到了!”以此给大家分享她的快乐!如果还不够,择日再去排第二次队。当年的塘果,一分钱一粒,好多人家都要买些糖果(甜甜蜜蜜)。我家因家庭条件尚好,每年都要买个半斤,是用秤来称的,要多那么三四粒,总共有五十多粒。
——因我爸爸那时在周家初中当老师,有很多售货员认识的,于是这些“事体”,就由他来办了。
因正月初一到初四,周家合作社是不营业的。所以说,年前要多准备一些日常生活,去买些酱油、盐、糖、洋油(煤油)、洋火(火柴)。要带上几个瓶子和“饭筲”(也叫“蒲包”,土话叫“蒲筲”,一种是用席草编织的盛饭器具,呈扁圆形,底略大,袋口还有两条用席草搓成的绳子,平时出门带饭用的,购物时用来装盐、装糖的)装装东西。
落花生、瓜子,这类农产品,那时周家合作社还没有,有时会有人上门兜售,再不行的话,会去到杜泽镇上买点!
当年的肉价是“六毛四”一斤,吃肉是富人的象征。以那时的经济条件,农村里,很多的人家是买不起的,可以说,一年到头来基本上吃不上一次肉。
——“宁穷一年,也不穷过年”。当年的农村,像猪肉和鱼,都是年夜饭的必须要的菜。过年之前,每家每户,还是要买很多很多的猪肉,存放在家里,除自己吃外,还得招待人客。在我家里,除了过年吃的外,其他的都是用腌腊肉的,年年都是满满的一小腊缸。鱼,意为“年年有余”,富裕的人家多买几条,再穷的人家至少也要买一条,由此图个吉利!
在当地农村,过年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都要买个猪头,更重要的是作为供品祭祀用。于是说,一到了过年前夕,猪头成为抢手货,很难买到。就是这样,想方设法,最后还是好多人能买到的呐!
——有一年临近年关,奶奶家还没有买到猪头,她非常焦急,叫小叔到城里食品店去看看,能不能买到?妈妈知道后,叫我跟小叔一起去,并带上肉票,看看能不能买到……到了食品店门口,已经很多人在排队了,有人放着石头、有人放着篮子。在焦急的等待中,凌晨六点,店门终于开了,大家蜂拥而上,你挤来,我挤去,围个水泄不通,小叔力气大,还是冲在前面的,结果也没抢到,算是白跑了一次。想来想去,要不把肉票用了,就这样买了几斤肥肉回家了!回来的路上,听小叔说:“柜台其实没几个的,可能开后门开掉了吧,”“哦,这样!”——这就是当年买猪头的记忆!
最热闹的要算是“杀年猪”了,总是全村人齐出动。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不是谁家想杀猪,就可以杀的,要先同杀猪师傅“周家世木”(除了按国家收购价给钱外,还要给养猪户50斤的饲料票)讲讲,听听他的意思,看看怎么安排?如他同意了,会择日上户的。
村里有个习惯,头天晚上,主妇要把那头猪,用最好的饮料喂得饱饱的。当天早上,主人早早起来,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把水烧好。此时,全村大人都会过来帮忙,大家抢着做,抬凳子、搬楼梯、扛豆腐桶、挑水桶。全部就绪后,这时男主人就把猪从栏里赶出,此时的主妇,会依依不舍目送着它的离去。开始杀的那一刻,迅速围了上去,按头、抓耳朵、拉脚。因这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我们小孩也要赶去凑个热闹。——完工后,要烧一碗点心(面条)给师傅吃,他要割下一块小里脊肉(当地人叫“活肉”),仍给了主人,说:“把这块肉烧到点心里去”,此时,边上马上有人议论:“杀猪鬼真当快活呐,天天有肉烧面吃的!”
——因猪内脏和猪血是归主人的,事后,要把猪血、肚肠先放锅里稍微煮下,切成一块块、一段段,送点给隔壁邻舍,以示对他们帮忙的感谢,从中也体现出浓浓的乡情!
民间一直沿袭着春节前“扫尘”的习俗。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我家这一“活儿”,都是由爷爷来做的。在我老家,有个习惯的做法,“扫尘”要选在逢单之日,就这样,我家一般都放在腊月十五或十七这几天。
当天一早,就把家里的东西搬到门边上,然后戴上笠帽、穿上蓑衣。将砍来竹枝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从屋顶挨着往下扫,在“刷—刷—刷”声里,灰尘纷纷落地。——地上楼上、房前屋后、屋柱屋梁,彻底打扫,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疏通阴沟,接着,又洗刷各种生产工具、清洗灶台及其用具。每当这些时候,他总喜欢带上我,帮拿点小东西,从中更是让我享受劳动的那份快乐!那强壮的体魄,不停地晃动背影,时时呈现在我眼前——如驹过隙、光阴似箭,爷爷当年的那道背影,常常在我心头萦绕。
——家里的被褥,无论是脏的,还是干净的,都要拆开来洗一洗。暖阳普照的日子,洪洞堰、双港的清凌凌的溪水边,村里主妇们将家里的被套、床单、被里、被面,放到溪水中清洗。一边洗衣、一边欢快地说笑着,时而在大石头上搓揉,时而再用木棒棰轻轻地敲打着,随后在水中漂洗,拧干拿回来晾晒!
腊月廿四(北方为腊月廿三),是灶王神升天日子,当地人也叫这为“小年”。在旧时,一个人的贫穷与富裕,是看吃得好,还是吃得不好,因吃的东西要靠灶头烧出来。为感谢灶王爷为人间避难消灾、赐福吉祥,于是人们有了“送灶”习俗。
在这一天,位居于人间各家灶神都要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世间的情况。送灶神升天之前,家人在灶王神像摆设菜肴、米饭、糕点、水果、糖果等供品,敬奉灶神。这样事体都由爷爷、奶奶来做,口里念念有词:“请灶王爷爷上天呈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用一块糖果,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话!请灶神上天,祈求来年丰收。
这些事体忙完后,接下来就是做馃、做豆腐和包粽子了。在那个年代,没有机器设备,年货都是自家做,全靠人做出来的!
做馃、做豆腐,要用浸过的米、豆,用石磨把它磨成粉浆、豆浆。小时候,地方上有一盘石磨,是我爷爷他们五兄弟的共同财产,其他邻居们也会来“借用”一下,磨点什么东西,这盘石磨,也给村里人提供了很多方便。各家轮流放置(一般要放到有天井的屋里,便于排水),有时也会放到我家来。
那个时节,每天推磨的一家接着一家来,络绎不绝,挑着水桶,带上脚桶、脸盆、粥勺,场面很是热闹!从早上到晚上,磨盘总是不停地转动着。推磨是一种力气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力气大的一人就行。因男劳力白天要出工,在深更半夜里,时常会被推磨人说话声音吵醒。在推磨时,磨盘边上还要站一人,一般是小孩或家族主妇,等到磨盘转几圈后,要适时加点料、加些水。
在那时的农村,年前的灶头,应该是最为忙碌的。火苗舔舐着锅底,柴火在灶膛里“噼啪噼啪”地燃烧着,锅里的热气冒出来,空气中裹挟浓浓香味——村庄更热闹了,炊烟更密了,年味更浓了!
——豆浆磨好后,我家就开始做豆腐了,豆浆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等到豆浆煮熟了,用小勺子轻轻舀起一碗豆腐花,还是热呼呼的,在口中细细品尝,浓厚与其湿润的细腻相得益彰,让我美美地享受一番!似是看见我吃的样子,妈妈的脸上洋溢幸福和快乐!——还记得,也有几年,还要“发”点油豆腐。
做馃,是过年的前最重要一件事体。像我家,腊月廿五六就要动手做了,当天全家老少齐出动,各有分工,有时隔壁邻舍也会来帮下。
刚刚出来的粉浆,因含水大多,不能马上就做,要把它晾晾干,一般情况下,都要到第二天才能做——把笼布铺到筲箕(饭篮)里去,把磨好的粉浆,放到这里面去,架空(这样才能更好通风),让它慢慢干了,使之成为“粉块”。
当天一早,爷爷要把蒸笼、面板、馃印、笼布、擀杖等工具拿出来,洗洗干净,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以杀杀菌、消消毒——到了傍晚时分,就要开始做馃了!
——把“粉块”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放到蒸笼里,把它蒸熟(每回要蒸三笼),这道工序,村里人叫做“蒸馃头”。叠放好,派一人抱到厨房去,放到那口大锅(平时用来煮猪草的,过年时用来蒸馃、煮粽子,听奶奶说这口锅是10印(型号),烧饭、烧菜那口是5印的)。此时,爷爷(烧火这样事,是由爷爷划算)把最好的柴火(“硬柴”,是爷爷专门为过年蒸馃和煮粽子劈好粗粗的干树断)添加在灶膛里,顿时,滚烫的沸水在锅里翻腾着,厨房里浓烟滚滚,热气腾腾。
“馃头”蒸熟后,爷爷立即送到中央间来,倒到面板上,拿起笼布,抖几下,再放到蒸笼里去。接着,又开始第二回了,如此反复!
接下来,把“馃头”分成几堆,反复揉搓,要注意手势,使之渐渐变软,搓成长条,“这活”相对来说是个细活,一般都由奶奶和妈妈来做。用菜刀切成一个个小剂子,再用擀杖擀平,做个小窝。随后把备好的馅(把切碎的肉,放入酱里拌匀,于是当地人称之为“酱馃”)放到里面去,并马上包好。“这活”看似简单,实为“技术”活,否则要露馅的。接着就开始印馃印了,这事一般由小孩来做,不管做得好与不好,大人都是以肯定的语句鼓励我们。
——最后一道工序,是把那些做好的馃,再蒸一次,村里人称之为“蒸馃”。“馃头”蒸完后,就可以“蒸馃”了,这“两者”可同步进行,这事全由爷爷来做。刚蒸好的馃,要放到饭桌上面晾晾,次日方能存放——全部完工后,爷爷就要清场了,把一些用过的工具,洗洗干净,晾干后放好,明年拿出来用。
——早先年间,在做馃的同时,也要按(读坎)点年糕。几年后,公社机米厂添置制年糕设备,机器替换了人,再也不用自己做了!
包粽子,妈妈除了包一些肉粽外,还要包点赤豆沙粽、伏豆粽和大栗(板栗)粽。包赤豆沙粽,先要制赤豆馅,方才能包……全部煮熟后,用绳子扎成一串,挂到楼板下,易通风,好保管。小时候,我偏爱吃甜食,于是最喜欢吃的赤豆沙粽了。记忆中,到玳塘外婆家拜年的时候,大舅妈包的赤豆沙粽,是最好吃的了!
在农村,家家户户年前都要杀一些鸡、鸭、鹅。这是一件比较隆重的事体,煮熟后,有一些要先拿去祭祖的。总是有肉吃了,当然也借机可以改变一下生活的!小时候,听大人说,正月里不能见“血”(意为不能杀东西),还要选择逢单那天,比如:廿三、廿五……于是像鱼、牛、羊这些,都必须在年前杀掉。正因为就是这样,每年这个时候,每家每户屋内到处挂满鱼、鸡、鸭、猪肉等等。
过年时,也要准备一些馒头,三十夜的年夜饭上,有一道必备菜,叫“馒头夹肉”。村庄很少有人家自己做,都是到外面买的,像我家,每年都要到宋家(专门有人做的)去买点。
鸡毛、鸭毛,在那个“鸡毛换糖”年代,可以兑换一些小商品的。大家都要把拨下来的鸡毛、鸭毛,用稻草把它扎成一撮一撮,晾干放着。鸡内金(村里人叫“鸡应皮”)也可以兑换的,杀鸡后,取出鸡肫,剥下鸡内金,洗净,晒干即可。正月里,隔不了多少日子,就有货郎担(叮当担)来到村里,乡亲们以“鸡毛鸭毛、废铜烂铁、旧衣服……”换取一些小物品,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物物”交换的交易形式。还记得,鸡毛鸭毛是用秤来称的,按“两”来计量的——像我们男孩子,喜欢换点火药、火药枪、气球、橡皮筋(做弹弓用);女孩子,一般换点玻璃丝(扎头发用的)、头发夹;大人就是针头线脑了!
——这些事体忙完后,差不多要到腊月廿八九了。
除夕那天,乡亲们都会早早起来,第一件事体,就是到大溪边(那口井的地方)去挑水,要把家里水缸装得满满的。因那口井很小,要是后面去的人,已经没有水了,即使有一点,也是“水脚”(意为最底下的那些水)了。
随后,各家各户先后为烧年夜饭准备了,大人忙着炖肉,小孩也会不时去看看。等肉熟了,妈妈会给块肉骨头让我啃啃!接着,她就要炒“八宝菜”(千张、红萝卜、萝卜丝、冬菜、大蒜、红番椒)了!
——村庄瞬间炊烟袅袅,弥漫着浓浓肉香味。像我们这些小孩,只是看着大人做着,最多就是洗洗菜、跑跑腿,干点杂活了。
这些事忙完后,就要贴春联了。贴春联(“贴联对”)是过年的最重要的事情。大红的春联,洋溢着喜庆,给农家小院增添了节日气氛。
那时过年贴春联,几乎没有像现在都买现成的,很少有卖的,即使有卖的,也买不起。于是家家户户腊月二十初就会买好了红纸,找个村里读过书识字的人写几幅——大半个村的人家都会叫我爸爸给写,每年都是过了腊月十八九就要写,一直要到三十夜。给哪家写时,就按哪家房屋各自房屋结构,裁出相应的门心、门对、横批,多余的再多写几个“福”“顺‘有’倒‘有’(一张红纸上,上下各写一个有)”来!——虽然没有报酬,但这是乡亲们信任,更是自己的一份荣耀。每每如此,都是笑脸相迎!
有的人家,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大门门板的背面,各写“开门见喜”“封门大吉”;在一些附属设施上,也忘不了贴上春联,如:在猪栏贴上“六畜兴旺”、鸡舍贴上“金鸡报晓”、谷仓贴上“五谷丰登”、菜柜贴上“五香六味”、门栓贴上“开门生财”,还有其他一些地方,还贴上“顺‘有’倒‘有’”。
还记得,小时候我家的那些对联。屋柱上贴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国泰民安真富裕/人寿年丰大吉祥”“爆竹声声辞旧岁/快快乐乐迎新年”等等,大门上的对联,门心是:“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门对是“雄关漫道今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横批“喜迎新春”等等。小门和厨房门,两边贴上“福”字,横批分别为:“锦绣前程”“勤俭持家”等等。板壁贴上画纸(年画),其有:“西湖十景”“祖国风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农业学大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等和“现代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清’、《红灯记》地下交通员‘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侦察排长杨子荣’、《沙家浜》指导员‘郭建光’的舞台形象。
当天,家家户户还要在灶台的墙上贴上“灶王神画像”,两边再贴上联对“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
——平日里,老屋寂静而冷清,只有过年的时候,老屋才能热闹起来。大红的春联,热闹的年画让老屋空气丰富起来。
除夕当天,好多人家中饭都是不吃的。中午时分,主妇们纷纷开始烧年夜饭了。男人们则忙着打扫厨房、院子及门口道路,把柴火等杂物归整一下,一是整齐好看,再是在放火炮时,避免着火。还有一事,年三十也要做的,就是要把从别人那里借来农具、家什,包括钱、物,务必在这天还清。
大年三十,是灶神爷爷从天宫返回人间的日子,也是请祖先和逝者亡灵回家过年的日子。每年的下午二三点钟左右,各家各户就要开始“烧年”了。奶奶就要把事先准备的祭品,烧熟的猪头(嘴里放一根猪尾巴)、鸡(屁股上需留一根毛)、饭菜、酒,将其放入漆盒里。随后,爷爷拿一些香和纸,带上火柴,挑上漆盒担,到祖坟上去祭祀(当地人叫“烧年”)了,请列祖列宗来家过年。
——回到家里后,还要进行供奉“天地之神”仪式。从家里搬出两条四尺板凳,放到屋场上,把漆盒摆放到上面去。接着焚香、烧纸、放鞭炮,接灶神爷爷回家来。
这些事体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这是一年之中最丰盛,又是气氛最热烈的一顿饭了。家家户户都要想出各种办法,烧上个“十大碗”。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家平时吃得都是吃自己种的菜的,而鱼肉是要用钱买的,价格也不便宜,很多的人一年难得吃上一次。于是在吃年夜饭时,满桌子都是大鱼大肉,以解解馋!
——妈妈做的年夜饭就非常诱人,煎炒烹炸,只要能做的食材,都会毫不吝啬拿出来,除了猪肉外,在这顿饭里,还有猪脚、猪肚、猪肠和带鱼这些菜。
在我们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只有等长辈到了后,方能开席。这时他们都会带来糕点、压岁钱(红纸包,新岁压旧岁,又长大一岁的意思),送给晚辈们,发发彩,说上一些嘱咐的话——全家老老少少围坐餐桌前,尽情地喝酒、吃菜,谈谈一年收成,讲讲新的一年想法。团团圆圆,其乐融融,享受着天伦之乐,一派祥和气氛!
——吃年夜饭,菜是不能都吃完了,要留些给明年(初一)吃吃的,意为“年年有余”,图个吉利罢了!
吃完了盛宴团年饭,家里要烧点热水,给我们洗洗头、洗洗手、洗洗脚,搽点雪花膏或哈利油。妈妈帮我穿上了新衣服、新布鞋,那份得意,是儿时最幸福的领悟。此后提着写于“福”字的红灯笼,去向爷爷、奶奶拜年了。“你又大一岁……”奶奶一边说话,一边把糖果塞进我的口袋里,“多装点,再装点,过年吃糖果,吃得越多越好!”接下来,就把那些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和糕点给了我。
年夜饭后,小孩子们就聚集在屋场上,开始放小鞭炮了。用香火点燃,往天上一抛,看谁抛得高,看谁的炸得更响。充满童趣的年味儿,开启了村庄除夕守岁夜的前奏!
随着夜色降临,鞭炮声音的响起,家家户户相继点亮了灯盏,装点着整个小村。老老少少开始守“长寿夜”了,一家人在昏暗灯光下,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年三十那天晚上,奶奶要把家里的房间、厨房,不管是否有人,都要点亮灯盏。灯光昭示着美好与光明,乡亲们期盼在新的一年生活幸福、事事如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深夜零时到了!这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此时此刻,小村又响起了“噼里啪啦”鞭炮声,鼓乐喧天、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大年初一,农村有个开门“仪式”。每次开门,爷爷都要早早就起床,拎上一串点燃的小鞭炮,沿大门方向走去,把门栓取下来,把大门打开——预示着来年家人生活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一大早,大人们就纷纷起来,挨家挨户串门去拜年了,你上我家来,我到你家去,恭贺新禧——相互问候、相互祝福!
早晨震耳欲聋爆竹声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出门去玩了。从东头玩到西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比比谁的衣服更好漂亮,谁的鞋子更好看。玩火药枪、跳绳、踢毽子、压扑克牌……
——男孩子最钟爱的就是鞭炮了,于是每每在年前,很多家里都会给小孩买几挂小鞭炮,等到过年拿出来放。在那时候,没有谁会舍不得一挂一次就放完的,要将其拆成一个一个,每次放几个口袋里,到想放的时候,再拿出一二个出来放放。偶尔有不响的哑炮,立马跑了过去,捡起来,撕开包装纸,露出引线并点燃。 ——“啪、啪”的声响,让我们感受着那无忧无虑的欢乐!
正月初二,老家有个习俗,长辈带着晚辈、大人带上小孩,去上“新年坟”,此仪式一直沿袭到现在——像我家的上“新年坟”,是从爷爷、奶奶的坟头这边开始的,再到老太公、老太婆的坟头那边去……先把纸点燃,这时鞭炮也就要放了,接着将香点起,手拿香火向祖坟拜三拜,许愿祈祷,保佑晚辈新年平平安安!
正月初四,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下午三四点钟左右,家家户户要在家门口,放上两条四尺板凳,把装有祭品的漆盒放上去。然后烧纸、焚香,欢送先祖、逝世亡灵回家,放鞭炮与先人们告别。这一仪式,家乡人称之为“开年”。
过年,就这样既让人忙忙碌碌,又令人欢欢乐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这天以后,生产队又要开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有一段在衢县文化局任职经历。精心策划,及时部署,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一是组织农村业余剧团(婺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二是与市婺剧团联合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三是以乡镇文化中心为“主阵地”,要求乡乡(镇镇)有活动,村村有节目。这些举措,不仅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给传统春节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于是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年味是儿时的记忆,是浓浓的乡情。虽然已经遥远,但还会常常隐隐约约浮现在我的眼前。似水年华,岁月如梭,故乡的过年,依然在我心里回荡着,还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难忘,因那是我少儿时代的一段最美好时光!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