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求资源、求场地、求人才 海归青年“组团”浙江创业
中国青年报 2021-01-12 10:27

“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农作物品质也会提升。”一个月前,左强带着公司新推出的“来稻”科技项目,走上了第十二届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的路演舞台。这是由浙江省和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的面向海归学子的招才引智活动。左强和参会学子一起,走进浙江丽水、桐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他迫切希望项目能够在浙江落地生根。

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毕业后,左强回到中国已经4年了。

教育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透露,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广大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回国创业也成为掌握了创新科技的青年海归一大选择。

创办北京领睿科技有限公司后,左强发现,公司客户多为农业企业,对农产品精准施肥用药是他们的一大难题。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农业应用技术,不仅可以针对性地提供精准用肥用药方案和产品,还可以进行土壤检测和修复。

瞄准有机农业精准赛道,左强对未来充满信心,“调研显示,国内施肥效率、肥料利用率仅为40%左右,但欧美国家已达到60%左右。我国农业还有20%的提升空间。”

3年前,还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朱天择,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看到了“基于多嵌段共聚物的新型再生塑料”的产业化价值,他带着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回国,成立北京芝诺科技有限公司。“但产品应用一直没有大规模进行,也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地点建厂”。通过活动,朱天择把目光投向了台州、慈溪和宁波,希望为厂房找到合适“落脚点”。

据《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调研得出,家人和国内经济发展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祖国市场足够大,各省市地区不断抛来橄榄枝,让海归青年纷纷走出实验室,带着自主研发的技术走向国内市场。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来自美、英、德、澳等地的150余名海归青年参会。海归青年在会场摆起了“摊位”,等待风投机构、孵化平台的关注。韩国理工大学博士刘凤林带着专利研究“血糖稳定型医药食品功能大米”,寻求落地扶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郑珉雪,想为“消化道肿瘤无创早期筛查项目”寻找新建厂址……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已有超50%项目确定了落地意向,正在进行进一步洽谈落实。

从一门心思搞科研,到科研成果成为生产力,海归青年不得不面对融资、资源对接、人才储备等诸多现实问题。

这两年,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谢云峰头疼的是,“在实验室待的时间太久了,几乎没有人脉和资源”。来到浙江实地考察后,他又马不停蹄奔赴广东东莞参加活动。尽管是在美国硅谷创办的“科学之声”,谢云峰仍想把自主研发的音频创新技术带回国,“让大家以后提到音响设备,不再只是推崇国外产品,我们也将有引以为傲的技术和产品”。这阵子,他广发“英雄帖”,“创建国内团队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挑战”。

左强最近得到了浙江丽水和桐乡政府的反馈:不仅可以提供办公场地,还可对接客户和种植资源。左强坦言,“来稻技术对于精密仪器、探测头等硬件有高度需求,作为初创企业,目前仍旧接触不到高品质的硬件提供商。这些政策恰好能弥补这一点”。在他看来,科技公司的持续研发投入,十分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果能够顺利落地浙江,他希望能够建立试验田,让新技术成效“看得见”。

得到台州和宁波反馈的朱天择认为,台州的吸引力来自提供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资金扶持,“宁波的便利性、产业链健全也是一大吸引力,客户多在宁波,还省去了运输环节。”

从资金、人才、技术、政策到后续扶持,各地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打造优质的创业生态环境。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在活动中发出邀请:“浙江将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政策,为各类人才来浙江创业提供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

作为活动主办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政认为,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端人才引进,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浙江的吸引力在于营商环境、人才引进和服务、项目落地的政府和企业支撑等”。

“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活动累计邀请超1500个海外高层次项目团队来浙江考察对接,并促成900余名海外学子落户浙江。据不完全统计,落户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带动社会有效投资超200亿元。

不过,李政也提到,许多海归人才回国仍会遇到“水土不服”等问题,“每个项目负责人都应学会调整自身心态,适应国内环境并快速融入,才能带着项目快速发展”。

文/孟佩佩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新能源、高端制造成为海归求职热门行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海归求职更看重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9-28
对薪酬的关注度降低 海归求职更看重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09-28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落幕 10亿基金领投参赛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30
朝阳区助力海归创业结硕果 格灵深瞳成“科创板人工智能第一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7
月薪13719元 海归岗位招聘薪酬上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0
“海归”变“海待”,还要出国留学吗
光明日报 2022-01-25
“海归”还是“海待”: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出国留学
光明日报 2022-0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