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民法典今起正式实施 法规覆盖老百姓生老病死
国际在线 2021-01-01 16:35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到底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其施行后又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民法典全文超过10万字,共有1260个条文,分七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表示,从出生到死亡,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从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民法典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石宏说:“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监护就会产生,抚养关系就会产生;我们说慢慢长大之后,你就会涉及婚姻关系;就业之后会涉及合同关系;死亡的时候会涉及继承关系;所以这些都是和老百姓的权益是密切关联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民法规则覆盖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

这部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法律从起草到出台,都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立法机关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而在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民法典草案的审议持续引发全民关注。相关大数据显示,从年龄段划分,90后和00后最为关注民法典,占到了搜索人群的52.8%和23.56%。

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不同,中国的民法典里,人格权独立成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王轶认为,这在世界民事立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王轶说:“其实不仅仅对中国,对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应该说在《民法典》编纂、制定的目的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人文关怀的这种法律理念,开始在《民法典》中占据核心和首要的位置。所以在我们《民法典》中,对民事主体的人格权益、特别是对自然人的人格权益去进行相应的确认和保障,对自然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去进行充分的确定和保障 。”

在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物权领域,民法典也有诸多创新。谈到物权编的亮点,北京的何女士首先想到的就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届满自动续期,她认为这给买房者吃下了“定心丸”。

何女士说:“70年自动续期,这件事儿其实是挺好的,这样就减少了在买房时对期限的限制,特别是对一些老的房子期限的限制。虽然买完房,这房子也不一定住70年,但是我觉得至少心理上比较放心。”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大到买房购车,小到网络购物、交水电费、乘坐交通工具,都离不开各种合同。在1260个条文中占了525条的合同编中,禁止高利放贷的内容也得到了老百姓赞扬。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就此解读说:“如果是违反这条的相关规定,突破利率上限,进行放贷,有可能会导致合同的效力产生无效的后果。在民法典这样一部大法中明确禁止高息放贷的行为,肯定会对从事民间借贷行为更好地规制,也能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的相关权益。”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认为,民法典从总则编到侵权责任编,从确立民事主体到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等,都是紧紧围绕民事权利展开的。这正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孟强说:“从民事主体开始,到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到这些权利该怎么行使,最后你的权利(如果)受到侵犯了,我们怎么用侵权法来保护。我们从权利的主体开始到权利的保护结束,都是围绕着权利来展开的。”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任刘正表示,新时代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法律课题。民法典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原则也被确立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这体现了民法典立法的与时俱进。

刘正说:“民法典中也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就是每个公民生活的大环境,生态好了人人会受益。比如说合同编就有规定,交易双方在合同履行中根据交易习惯负有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义务,这条规定就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记者 林维、王洹星)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民法典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
光明日报 2023-11-17
虚拟世界的另一个“你”,民法典如何守护?
新华社 2022-05-29
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
人民日报 2021-01-21
民法典实施助力全面依法治国
人民日报 2021-01-07
民法典正式施行——法律重器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经济日报 2021-01-04
中国正式迎来“民法典时代”
光明日报 2020-12-31
最高法发布第一批民法典司法解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30
民法典:植根中华文化,彰显民族智慧
光明日报 2020-07-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