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海淀|东营房废旧车棚变身垃圾分类驿站
北青社区报海淀版 2020-12-24 17:39

自全面推进居民区生活垃圾桶站设施的规范达标建设工作以来,田村路街道听民意集民智,盘活东营房甲四号院内闲置多年的边角地,建设垃圾分类驿站。这“一减一加”之间,过去堆满废弃自行车、大件堆物的废旧自行车棚没有了。功能全面,整洁干净的垃圾分类驿站建起来了。

走近东营房甲四号院新建成的两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首先看到的就是四个整齐划一的垃圾分类投放口。在投放口下方,贴有垃圾分类小常识,指导居民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除了居民投放垃圾的环境更为整洁之外,值守桶站的志愿者们也有了暂时休息的小房间。在今年8月份,这两处分类驿站还是社区内的两个废旧车棚,里面堆满了多年无人认领的自行车和一些大件堆物,不仅不美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将这两个自行车棚改造为规范化的垃圾桶站,田村路街道多次举办居民协调会,听取居民的建议,同时也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最终确定了垃圾分类驿站的改造方案。11月底,这两处垃圾分类驿站正式投入运行。

硬件提升了,东营房甲四号院也进一步提升的垃圾分类的“软件”建设。通过在职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评比“垃圾分类流动红旗”“文明之家”等长效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

居委会和物业负责人、部队负责人等积极召开协调会,就投放地点、投放时间、人员安排等进行沟通协调,将社区内原有的12个桶站合并为3个规范化的桶站,请居民进行定时定点投放,方便集中指导居民分类和保证厨余垃圾质量。

每天晚上6:30到8:30之间,社区桶站旁边的工作人员准时上岗,同时发动社区志愿者和在职党员加入垃圾分类指导的队伍中,和工作人员共同指导分类。通过每天定时定点投放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每天厨余垃圾的投放质量越来越高。

为增加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东营房甲四号院同时开展了“垃圾分类流动红旗”“文明之家”活动,每次对垃圾分类参与居民进行登记,每周进行统计公示,对积分高的单元悬挂“垃圾分类流动红旗”,对积分高的家庭粘贴“文明之家”奖状。“别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奖状,我家孩子觉得特别骄傲,每天都特别积极地进行垃圾分类。每次扔垃圾的时候也能感觉到,现在整个社区垃圾分类的风气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居住在甲四号院的王女士表示。

“下一步,东营房甲四号院将继续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努力在社区和居民中达到户户响应,人人参与的效果,使垃圾分类处理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建设更加绿色宜居的社区。”东营房社区副书记徐丽娜介绍说。

编辑/赵亚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