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去世 曾为写《邓小平时代》倾十年之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21 14:06

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布了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去世的讣告。据悉,傅高义于当地时间12月20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0岁。

讣告中写道:“我们非常悲伤地宣布我们的前主任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1930-2020年)去世。傅高义教授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担任中心主任,他是我们中心真正的守护者,一位博学的学者,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会非常想念他。”

傅高义   邵聪/摄

傅高义精通中文和日文,撰有《邓小平时代》《日本新中产阶级》等著作,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他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40年,对中国的政情、舆情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在哈佛大学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时,到哈佛大学演讲,傅高义教授负责接待、介绍江泽民主席,并主持了演讲活动。

多年来,傅高义教授有多部关于日本、中国和亚洲研究的社会学著作,1963年发表《日本新中产阶级》,奠定了此后日本研究的基石;1979年发表《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在西方和日本畅销多年,对学界和政商界产生重要影响;2000年出版《日本还是第一吗》,回应《日本第一》在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引发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此后陆续出版《中日美关系的黄金时代》(2002)、《邓小平时代》(2011)、《朴正熙时代》(2011)和《中国与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2019)。

2013年《邓小平时代》简体中文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在全国同步上市引起轰动,一年后该书销量已突破70万册。2020年3月,《日本还是第一吗》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这也成为傅高义生前最后一部中文版作品。

三联:傅高义先生倾十年之力完成《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简体中文版于2013年1月18日上市,这天是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1周年的日子。在书中,傅高义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做出全景式描述,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

为了《邓小平时代》的写作,傅高义教授花费10年时间,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开始入手,并综合了许多珍贵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介绍,此书综合了包括中国已公开的资料如《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文选》和各种官方出版物,各种纪念、回忆文字,外国政府公布的文件以及会见过邓小平的外国人的记录。

与此同时,傅高义教授做了大量访谈,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对很多中国高级干部的子女和曾在邓小平手下工作的年轻干部进行了访谈,同时还访问了一般不容易接触到的一些西方特别是美国官员。成书期间,他还亲往邓小平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以感受邓小平的气息,比如邓小平的出生地四川广安、太行山区、重庆和成都以及江西瑞金等处。在广泛、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排除了可信程度较差的部分,尽可能地保证资料的权威准确。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叙述和分析都相当饱满平衡的大著作,对中国读者也极具价值。

三联书店编辑还谈到这本书“不刻板”的特点:“傅高义写《邓小平时代》,最初的目标读者是美国大众,想让美国人多了解中国,多了解亚洲。所以这本书的行文不刻板,不枯燥,而是颇为流畅好读,有时还会点缀一些有趣的花絮,诸如邓小平和李光耀会谈时忍着不抽烟之类的细节。”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繁体字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首发式上的谈话

谈及此书出版的过程,三联书店编辑告诉记者:“傅高义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40年,他长期关注广东的当代变迁,中文也讲得流利,对中国的政情、舆情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相当了解,对出版《邓小平时代》简体中文版的工作也高度认可、理解和支持。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他不时予以指点和校正,改正了英文版的一些史料讹误、行文偏差,傅高义先生还为三联书店的中文版专门写了序言。”

在该书序言中,傅高义说:“我尽力客观对待邓小平的言行,也没有掩饰我对邓小平的钦佩,我希望中国人民认可这本书是对理解改革开放时代的一次严肃的尝试。”这些观点显示出作者对中国30年来社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热情肯定,有助于广大读者认识我们亲历的这个改革时代。

上译:他用近20年时间重新审视《日本第一》

自2016年起,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推出了傅高义作品《日本第一》《日本新中产阶级》。2020年3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日本还是第一吗》,这也成为傅高义生前最后一部中文版作品。

该书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陈飞雪向记者介绍了该书出版背景:1979年,傅高义社会学研究代表作《日本第一》风靡日本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引起关注,这也让全球读者认识了傅高义。此后,傅高义用了近2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研究及进行更广范围的交流,重新审视“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回应日本经济和社会“哪里出了问题”,并结合美日中关系提出解决的思路。

陈飞雪向记者介绍,2016年《日本第一》出版后,该书加印近十次,“说明这部作品在今天依然很有分量”。陈飞雪介绍说,近期出版的《日本还是第一吗》则是对前书的回应。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第一》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尤其着力早期到日本学习并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各阶层交往的观察和收获;一个是回应《日本第一》1979年出版成名后,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在日本经历从经济腾飞到‘失去的20年’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再度审视他的研究结果,重申他提出‘日本第一’的合理内核,结合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日本需要第三次改革浪潮及美日中三国必须学会共事的重要性。

“可以说,经由此书,作者比20年前著述时,更精准地概括出日本模式的优点与有待更新之处,他个人从青年学子到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的学术经历及经验教训,也借此在行将退休之际传递给学界的同行。”同时陈飞雪还补充说:“傅高义对其学术生涯做了回顾和经验总结,在社会学者的学术经验之外,平添了不少生动性。”

“在40年的研究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对日本、中国及“亚洲四小龙”有更多的了解。我尝试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结构和问题进行系统性考察,并与这些让我产生共鸣和激发深层感情的人事建立了情谊。我的目的之一是向人们展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与民众是如何面对由内部和全球政治、社会、经济改变所带来的挑战。”在《日本还是第一吗》序言中,傅高义如是写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陈晋《为什么是邓小平》出版,多角度呈现伟人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赏读|备受读者关注的吴飞《浮生取义(外两种)》修订再版了!
上海三联书店 2024-04-24
《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去世 他曾为“中国结”命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5
专访|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做书是一生一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活动|周树人的1902—1909:《越境——“鲁迅”之诞生》新书分享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