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如何应对接种新冠疫苗产生不良反应? 国家卫健委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19 10:57

1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并答记者问。

针对新冠疫苗接种后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的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通过接种疫苗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但是也有个别的人在接种疫苗以后,它毕竟是个外来的抗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在这里面有两个情况可能要大家区分一下。

一是叫不良反应,这个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经过规范的接种以后,产生的跟接种目的没有关系或者意外发生的一些损害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这是我们说的不良反应,所有这些药品,包括疫苗,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

还有一种情况叫偶合反应,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的时候,恰巧是处于其他一些疾病在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的状态,在接种的时候,很巧合的,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这种情况出现以后,它是跟疫苗的接种没有关系,并且跟疫苗的质量也没有关系,它不属于不良反应,所以这是一种偶合反应。

焦雅辉强调,我们从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观察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在中国的疫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我们没有出现那么严重的不良反应。那么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为了做好这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对于医疗保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在全国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要求这次的接种点一方面要符合接种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具备医疗救治条件。

第二个措施,我们要求各地把接种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我们在一个地方一般技术力量最强的都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把这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划分到若干个责任区,他们每个医院要负责责任区内若干个接种单位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些医院要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也要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及时处置。当发生还要继续处置的严重异常反应时,一方面要有120救护车快速转运,另外对口的上级医院要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多学科的诊疗,尽最大努力来确保这些接种群众的生命安全。

另外,我们也提醒各位接种者,在接种过程当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样的基础疾病,现在是不是正在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有没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等。另外,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都要在接种以后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回家以后,即便出现了刚才我提到的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周超
校对/方立

相关阅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我国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率略低于每年常规接种疫苗的报告水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3
国家卫健委:未发现“80岁老人更易出现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3-25
中疾控:儿童新冠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青少年和成人
澎湃新闻 2021-12-11
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如何防止偶合反应?专家释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05
怕不良反应拒接新冠疫苗?专家: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率不高于其他疫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