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图片I 追忆黄宗英 她曾说: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艺术
上海文联公众号 2020-12-14 10:17

12月14日凌晨3点28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逝世,享年95岁。

1607911549(1).png

1925年7月13日,黄宗英出生于北京。9岁那年父亲病故,家道由是中落,经济拮据,“我小小年纪整日做着养家孝母供兄弟上学的梦”。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043.jpg

童年黄宗英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048.jpg

黄家兄妹。前排左起:黄宗英、黄锐华(享年99岁)、黄燕玉(享年103岁)。后排左起:黄宗洛(享年86岁)、黄宗江(享年89岁)、黄宗淮(80年代去世)、黄宗汉(享年83岁)

1941年,16岁的她只身来到上海投奔大哥黄宗江,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上海职业剧团。不久,话剧《蜕变》中的一位女演员临时缺席,黄宗英作为替补救场,从此开始了舞台生涯。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221.jpg

黄宗英和大哥黄宗江在兰心剧院后台(1942年)

她陆续主演了多部话剧,声名渐起。尤其是1942年的喜剧《甜姐儿》令她红遍了上海滩,成为万众追捧的舞台明星。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228.jpg

话剧《甜姐儿》剧照

1946年她和谢添主演了生平第一部电影《追》,由舞台走上了银幕。正因为她在这部作品中的精彩表现,导演陈鲤庭决定邀请她担任影片《幸福狂想曲》的女主角,赵丹任男主角。影片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和舆论界的好评。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31.jpg

电影《追》剧照(1946年)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37.jpg

电影《幸福狂想曲》剧照(1947年)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黄宗英与年长她十岁的赵丹擦出了火花,电影中的幸福狂想曲余音未了,现实中的爱情进行曲悄然奏响。1948年,黄宗英和赵丹结为夫妇。他们既是生活中的比翼鸟,也是银幕上的双飞燕。除了他俩的定情之作《幸福狂想曲》,黄宗英的其它几部代表作品《丽人行》《乌鸦与麻雀》《聂耳》,也都是与赵丹合作的。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41.jpg

电影《丽人行》剧照(1948年)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46.gif

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年)

尤其是开拍于解放前,完成于解放后的《乌鸦与麻雀》,黄宗英在其中扮演一名国民党小官僚的情妇,时而妖媚轻浮,时而凶神恶煞。这与她之前的银幕形象反差极大,展现出不凡的演技。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51.jpg

黄宗英和赵丹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55.jpg

上海解放前夕,赵丹和黄宗英在义卖场上,为支援解放区购买医药物品,并为影迷签名(1949年初)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359.jpg

巴金(右)、黄宗英(左)在波兰第二节世界和平大会上(1950年)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03.jpg

黄宗英主演电影《为孩子们祝福》剧照(1952年)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06.jpg

黄宗英在电影《家》中扮演的梅表姐(1956年)1607911500(1).png

黄宗英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和诗情画意。上世纪50年代之后,作为演员的黄宗英渐渐淡出,作为作家的黄宗英却如鱼得水,特别是在报告文学领域更是成绩斐然,《小丫扛大旗》《新泮伯》《特别的姑娘》《美丽的眼睛》《橘》《大雁情》……读者反响热烈,并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黄宗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10.jpg

黄宗英和《大雁情》的主人公植物学家秦官属在洛南山区(1978年)

报告文学的特殊性质,注定了黄宗英必须放弃安稳舒适的生活,东奔西走,翻山越岭,甚至风餐露宿,去往各地体验生活,而她全心投入,乐此不疲。

在她的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写于1983年的《小木屋》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篇,讲述的是女科学家徐凤翔致力于建设高原生态研究站的故事。1985年,中央电视台为《小木屋》摄制专题片,她又随摄制组再度入藏。影片在第二十八届纽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电视记录片铜奖。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14.jpg

黄宗英在宿营地为徐凤翔的考察队做饭(1982年)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18.jpg

黄宗英和高山森林生态学家徐凤翔(1984年)

1990年,黄宗英临危受命,出任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外景主持人,和一伙才20出头的年轻人,一起西行挺进罗布泊。年逾花甲的她追随着古长城的遗迹,辗转跋涉于茫茫草原、漫漫戈壁,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黄宗英总是不断地把惊奇放在人们面前。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21.jpg

在古长城的身边(1990年)

1994年,69岁的黄宗英第三次跟随徐凤翔入藏考察,不料却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几乎到鬼门关转了一遭。躺在病榻上,她写了一篇小短文,题目叫《我不后悔》。

1607911942(1).png

黄宗英是一个聪颖过人的才女,更是一个对知识永远充满好奇的人。年过八十,她仍坚持每日读书,记日记,写长短不一的随笔,并把这些短文命名为“百衲衣”,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发表。她甚至尝试学英语,每天早上听半个小时的英语教学广播。“我知道学不会了。我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执著与坚毅,令人感叹不已。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27.jpg

《黄宗英文集》共四卷:第一卷《存之天下》,写亲人朋友的文章;第二卷《小丫扛大旗》,收录了报告文学、人物特写、早期的影视剧本、诗歌等作品;第三卷《我公然老了》,主要是散文作品;第四卷《纯爱》,收录了黄宗英、冯亦代的往来书信

从戏剧到文学,想象与现实,回忆与梦想,务实与浪漫,沉思与激情,这些构成了黄宗英的生命的全部内容。她是编剧,是导演,也是演员。生活其中,陶醉其中,感悟其中。

黄宗英曾对导演彭小莲说过,自己年轻时候有过一个浪漫的梦想,希望像法国女演员萨拉·伯尔娜一样,在70多岁的时候,即使坐着轮椅,还是上台演出。彭小莲一直记得她的这句话。2017年,在彭小莲电影《请你记住我》中,主演黄宗英的登场,让观众深深为之动容。

微信图片_20201214100431.jpg

“黄宗英是那种带着激情的知识分子,可是作为一个演员,她依然把舞台作为她最终挑战的地方,她不能随便屈服,整个生活不论是写作还是表演,或者是主持人,现实就是她的舞台,她不肯随便退却下来。”导演彭小莲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当黑发变成白发,当皱纹撕裂开眼角的皮肤时,黄宗英还是那样充满着浪漫的激情,似乎她从来就不觉得自己会衰老。”

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94岁的黄宗英获得终身成就奖,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去现场的她,让儿子赵佐代领了奖,并代表她读了获奖感言,“此时此刻,我要对巴老、佐临和所有的师长们说:学生没有让你们失望,小妹做到了!我要感谢上海的观众和读者,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厚爱;我要感谢党,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教导;我要感谢这片土地,感谢人民,对我将近一个世纪的抚养;我鞠躬。”

1607912059(1).png

黄老师,一路走好!

永远怀念您!

来源/上海文联公众号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京津冀版权作品首次校园联展 高校生们一睹非遗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二环地标 京印国际中心 正式入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0
26件大事你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2年度十件大事”评选案例推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逝者 | 时代不是她的人生背景,她的人生就是时代本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3
詹天佑“手书家谱”入藏詹天佑纪念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7
陕西考古博物馆建成 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
新华网 2022-04-18
走近图书馆I 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新华社客户端 2022-04-15
给公主更多人性化表达 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开启第11轮演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