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备受关注的2020年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将在云南腾冲开幕。为了备战一年一度的全国最高水平冰球赛事,由青年军组成的北京男子冰球队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冬奥会的筹办,让北京冰球运动发展提速不少,而在过去几届大赛中,北京冰球小将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领奖台上。
不过,2020这特殊的一年还是给冰球人制造了很多困难,年初爆发的疫情让远在美国学习训练的北京队小球员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回国,而回到北京之后的他们还要兼顾学业和训练。经过半年多的调整,这些年轻人都扛了过来。“小鬼当家”的北京冰球队已经准备好在全国锦标赛的舞台上,一展身手了。
平均年龄不足18岁 北京冰球年轻人扛大旗
全国锦标赛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有多重要,每个体育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而作为冰球项目来说更是如此,经历了几乎一整年没有任何比赛的枯竭期之后,国内最高水平的赛事到来了,而北京冰球队也为此积极准备了半年多时间,那么这过去的这6个多月,这支队伍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球队领队刘一君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介绍道:“这支北京队比较特殊,相比其他球队,我们的人员构成主要是以在美国打球读书的学生军为主,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队’为班底,配以7名国内和在其他国家读书的球员,一共22人,最大的不过18岁而已,而最小的只有15岁。年轻就是这支球队最显著的标签。”
其实,给记者介绍球队基本情况的刘一君也是年轻人,比这些小球员也大不了几岁。据了解,由于有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的任务,从2019年8月开始,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队的小伙子们就奔赴美国开始了集中备战和训练。但由于疫情的爆发,冬运会推迟,加之美国方面越发收紧的政策以及日益严重的疫情,队员们不得不考虑回国的事宜。在历经2个多月的的奔波之后,他们终于健康地回到了北京,而这也让包括北京冰球协会等相关主管部门在内的所有冰球人长舒一口气。
昌平九华山庄的训练场上,年轻人们挥汗如雨的场景每天都真实上演着。为了保证他们的训练状态,北京队教练组也没少费脑筋,每周甚至每天的训练课内容都不尽相同,而外教团队也会适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调整训练科目,最大程度激发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我们的训练一周安排的还是很紧凑的,毕竟时间不等人,虽然刚回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全国锦标赛的具体举办时间,但因为有冬运会以及未来其他比赛的任务,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随着队员人越来越齐,我们的训练效果也逐渐变好,这都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刘一君说。
据北京市冰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隺介绍,为了能够给年轻球员们提供好的训练条件,市冰协也和相关主管部门一起做了很多努力。她说:“毕竟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要在保证绝对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完成好比赛任务,从备战的角度来看,年轻的北京队球员们承受住了压力,这让我们很欣慰。”
克服学业与训练冲突 上课坚持“北美时间”
“困难当然是有的,但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队员,都克服了。”说这话的人叫段巽绗,一个有着帅气面庞留着长发的少年。15岁的他从2017年进到U12梯队算起已经为北京队效力了3年,而从去年随队前往美国长岛训练以来,他其实已经开始逐渐适应这种边学习边打球的生活。不过疫情的到来还是让他们原本按部就班的备战状态出现了变化。
而随着队员们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北京,他们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兼顾在北京的备战以及美国的学业问题?“其实最直接也是最大的考验就是时差问题,这个我们只能自己调整。”和段巽绗一起在美国读书的刘子豪说。的确,由于北京和纽约长岛地区有12小时时差,要完成每天必须进行的在线课程,这些年轻人就必须过“黑白颠倒”的日子。具体来说,他们北京时间晚上9点开始上课,直至凌晨3点,这是每周的常态。而如果赶上课时有临时调整,那更有可能是通宵上课。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已经过去了半年。
尽管长时间的熬夜势必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小球员们也在努力地克服。在加拿大上学的陈恺麟说:“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必须去努力做到最好。队里也已经尽最大限度地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我就住单人间,为的就是照顾我的起居和上课时间,所以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学习,没理由不好好训练。”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段巽绗的认可:“比如有时候我们上课到3点,我就逼着自己4点之前必须睡觉,12点定闹钟必须起床,要不然每天的训练没法保证。但为了即将开始的比赛和我们以后的冰球生涯,这些都是值得的。”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探访期间,还偶遇了几位家长,他们在闲暇时间就会来到位于九华山庄的训练场地看孩子的训练。“加入到球队就是一份荣誉,我们心疼孩子,但也支持他们兼顾学业和训练,所以即便是熬夜学习,那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在这些方面是不用监督的。”
和他们朝夕相处在一起的刘一君,对此更有发言权,他说:“的确,这些年轻人付出了很多,他们虽然都是还在上学的大男孩,但是在疫情期间,真的很辛苦。好在经过我们的一起努力,都挺过来了。”
赛期临近队员们训练热情高涨
转眼间,从6月球队正式集结到12月参加全国锦标赛,时间正好过去半年,虽然这期间北京队打过几场教学赛,但毕竟这和正式比赛有着明显的区别。竞技体育没有比赛的保证是难以出好状态和好成绩的。那么过去这段时间里,北京队教练组又是如何调整球员状态的?
北京冰球队技术总监杨有科介绍道:“因为球队的大部分队员都是高中生,他们需要兼顾学业和训练,精力有限,影响了训练效果。再加上疫情影响,没有比赛机会,所以即便是教练组变着花样进行各种有针对的训练,这些年轻人们有些时候还是没有绷起这根弦来,直到全国比赛日期的最终确定,才像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从球队集结之后开始,为了让队员们能够得到最好的休息,全队的常规训练安排在每周二至周六,一般来说都是下午进行训练,1.5小时的冰上训练外带1.5小时的陆地训练。而时间来到11月,教练组明显发现队员们的训练热情更高涨,原因很简单,因为比赛要来了。杨有科说:“所以这么看,这些队员们心里还是有数的,知道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需要拿出不一样的态度。最近3周的训练,无论是滑行、技术还是对抗,这些层面的内容大家完成的都很好,较之前有明显的提升,甚至在训练赛中都有一些‘火药味’了。无论是教练团队还是家长们都看在眼里,其实都是很欣慰的。”
既然是比赛就会有成绩的压力,虽然这次远赴云南征战全锦赛,北京队并没给这些年轻人定什么具体的目标,但当记者问到这些小球员时,大家的回应基本一致,那就是会拼尽全力,打出自己的风格。段巽绗说:“我们知道自己的水平,对手都是成年人,所以差距是有的。但比赛就是比赛,我们会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那么,球员们会不会担心自己在身体对抗上吃亏呢?陈恺麟说:“担心肯定是有的,但这就是冰球比赛的特点,到了场上我们是不会惧怕任何对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昆龙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