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创新金融政策工具更丰富 让金融“活水”直达实体企业
证券日报 2020-11-26 11:46

“中国经济能够稳定恢复,得益于我们围绕保市场主体实施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第五次“1+6”圆桌对话会上如是说。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注重采用市场化手段,集中政策资源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其中就包括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出台直达实体企业的金融政策工具。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响应及时有力,总量合理适度,为保市场主体稳就业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年内央行实施了3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降准释放流动性1.75万亿元。同时,央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先后推出了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以及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逐步发放到位,这些工具都是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

此外,6月1日,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央行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通过适当提供央行资金支持,推动银行积极办理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央行行长易纲在2020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截至8月末,银行已累计对157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本金和81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利息实施了延期,共涉及3.7万亿元到期贷款本息;3月份至8月份,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超过3000万笔,共计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00亿元。

“总的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易纲表示,金融管理部门通过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实施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方式,推动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11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根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渠道,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精准导向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而创新直达实体的金融政策工具,通过将流动性定向引入相关主体,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降低损耗,保证相关主体切实获得资金支持,是实现精准导向的主要支撑。”联储资管投资研究部总经理袁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创新直达实体的金融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小微企业等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等规模和占比均明显增加,为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于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更好地向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的精细化是明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大趋势。近年来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不管是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还是针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多样化工具调整,都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不断地向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虚向实迈进。对于服务实体经济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企业的负债端,更加强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精准投放;一个是企业的资产端,要着重解决针对民营企业的债务拖欠问题,从两端分别缓解流动性压力。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相较于上半年大概率是偏紧的,上半年释放的大量流动性需要消化,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充分发挥结构性作用将是货币政策的具体着力点。”袁东阳表示,这意味着,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类似于创新直达实体的金融政策工具等措施,依然是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途径。而且,为避免“大水漫灌”影响货币政策正常化,与降准等强刺激手段相比,MLF和公开市场操作仍然是补充流动性的主要方式,甚至在很多时候,公开市场操作会占据主导地位。从具体支持对象来看,小微企业、制造业依然是复苏的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后续将保持或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刘琪)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以金融活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人民日报 2022-08-30
金融活水“解渴”中小企业
经济参考报 2022-05-27
稳企业保就业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做“加法”
中国证券报 2022-05-25
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1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总量供给“更稳定” 新设工具“更直达”
经济参考报 2022-04-08
金融精准支持实体 货币政策“主动应对”工具充足
经济参考报 2022-03-29
金融“活水”如何浇出企业好“钱景”?
新华社 2022-02-17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加力支持小微企业
经济参考报 2022-01-06
最新评论